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呐喊(là) 颓然(tū) 瘦削(xuē)
B.懦弱(nuò ruò) 恢复(fuī fù) 橱窗(chú cāng)
C.钉钉子(dìng dīng zi) 扇扇子(shān shàn zi) 弹弹珠(tán dàn zhū)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呐喊(là)读音应为:nà;颓然(tū)读音应为:tuí ,有错误;
B:恢复(fuī fù)读音应为:huī fù;橱窗(chú cāng)读音应为:chú chāng,有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要根据所在的词语来分析,声母韵母和音节都要正确,平时注意多识记。
2.(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重整旗鼓 妨备 繁锁
B.不可记数 荡漾 迷檬
C.出谋划策 耽搁 惊惶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妨备”应改为“防备”,“ 繁锁”应改为“繁琐”,有错误;
B:“不可记数”应改为“不可计数”,“ 迷檬”应改为“迷蒙”,有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形,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多数容易错写成同音字或形近字,平时注意多区分,多识记。
3.(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质的那组词语是( )
A.志存高远 铁面无私 英勇无畏
B.面容清秀 焦躁不安 一知半解
C.悠然自得 望眼欲穿 粉墨登场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A.都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质的词语。
B.“面容清秀”是形容人的外貌的。“焦躁不安”是形容人的心理的。“一知半解”是形容人的道德品质的。
C.“悠然自得”是形容精神状态的。“望眼欲穿、粉墨登场”是形容人的动作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4.(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有错误的那个句子是( )
A.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B.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被蜘蛛和苍蝇一齐包在里头。
C.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C正确;
B.“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被蜘蛛和苍蝇一齐包在里头。”应改为: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蜘蛛和苍蝇一齐包在里头。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句子辨析,看看句子是否存着语病,病因是什么,怎么改正,平时要注意多练习,多巩固。
5.(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与例句写法相同的那个句子是( )
[例句]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A.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望着妈妈笑了。
B.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
C.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例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
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相同;
C句属于景物描写,与例句写法不同。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写法辨析,首先要明白例句的写法,然后分析每个句子运用的写法,再进行对照。
6.(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形容美好春光的诗句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形容的是夏日荷塘的美景,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秋夜景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首先要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还要能分析出每一句描写的什么,然后根据题意作答。平时注意多积累古诗。
7.(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句子中,与为人处世有关的那个句子是( )
A.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B.长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是:跟人有礼貌的说话,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
C.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与为人处世有关的那个句子是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8.(2023六下·龙岗期末)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下面有错误的那一组是( )
A.“元宵节”的风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
B.“重阳节”的风俗:登高、赏菊、挂艾叶菖蒲榕枝……
C.“除夕”的风俗:贴春联、吃团圆饭、发压岁钱……
【答案】B
【知识点】重要节日;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A、C正确;
B.“重阳节”的风俗:登高、赏菊、挂艾叶菖蒲榕枝……错误。应改为:“重阳节”的风俗:登高、赏菊、插茱萸。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传统节日风俗的了解。不但要知道是哪一天,还要知道风俗有哪些,平时注意多了解。
9.(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那一项是( )
A.我发现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这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他曲解了长辈的意思,嘴里不满地嘀咕了几句。”“从远处踉踉跄跄地走来一个人,他手中握着一把扇子,另一手拿着一个酒瓶,嘴里嘟囔着不清不楚的话。”
B.我发现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要母亲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不能离开这里。
C.我发现下面这两个句子都属于心理活动描写。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B正确;
C.有误。“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属于神态描写,不是心理活动描写。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近义词、句子理解与赏析和描写手法。考查了对人物描写。人物的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突出人物的形象。根据题干给出的细节描写深入体会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10.(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是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的内容。有A,B,C三位同学给这些内容排了序。你认为排序最恰当的那位同学是( )
①偷出右手 ②将大虫按将下来
③把大虫打做一堆 ④双手揪住大虫顶花皮
⑤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⑥提起拳头
A.④②①⑤⑥③ B.④②①⑥⑤③ C.④②⑤①⑥③
【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武松打虎》主要讲了武松在岗下喝醉酒,上景阳冈,门上有一告示警告人们不要上山,景阳冈上有老虎。他本来想回去,但怕老板笑话所以就上了景阳冈。可是真遇见了老虎,武松只好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打虎这一整段过程,表现了武松为人豪爽,武功高强,勇敢胆大的性格。
故事中武松打虎的动作是“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偷出右手,提起拳头,尽平生力气,只顾打,把大虫打做一堆”。
故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排序最恰当是④②①⑥⑤③。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0分)
11.(2023六下·龙岗期末)填空题。
(1) , 。 , 。(《示儿》宋 陆游)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
(3) ,一字值千金。
(4)树欲静而风不止, 。
(5)胤功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尝得油,夏月则 以照书, 焉。
【答案】(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读书须用意
(4)子欲养而亲不待
(5)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由题目朝代和作者:《示儿》宋 陆游,可知诗句。书写时注意“元、州、祭、翁”等字的写法。
(2)由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知下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书写时注意“稻、蛙”等字的写法。
(3)由诗句“一字值千金”可知上句是“读书须用意”。
(4)由“树欲静而风不止”可知下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5)由提示的内容“胤功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尝得油,夏月则”可知后面的内容是“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故答案为:(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读书须用意;(4)子欲养而亲不待;(5)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词填空。不但要背熟练,还要能正确书写,理解意思要学会正确运用。平时注意多积累。
三、阅读与鉴赏(35分)
12.(2023六下·龙岗期末)阅读与鉴赏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④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上面的内容节选于《为人民服务》,共有四句。其中 (填序号)这句是作者提出的观点。 (填序号)这句作者引用名人名言来论证这个观点。 (填序号)这句作者拿正反两方面对比着来证明这个观点。 (填序号)这句作者列举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对于短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语段可知,这段话作者先提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再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来论证这个观点,然后对比两种不同“死”的意义,最后列举张思德的事例来论证这一的观点。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023六下·龙岗期末)现代文阅读
惊蛰
一整天,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骄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茸茸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出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他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
——摘自《大地上的事情》作者:苇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短文主要写了哪些“物”来反映惊蛰时分万物是生机盎然的?下列是三位同学的回答。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____
A.天空 小麦 青草 柳树 杨树 小鸟
B.湖泊、池塘 新绿 沟壑和道路 柳树 杨树 小鸟
C.天空 小麦 新绿 青草 叶芽 花蕾 小鸟
14.有人说,最美的惊蛰还是在诗词里。请读一读下面这首诗,把陆游泛舟时看到的美景有关诗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里。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①,嫋嫋②柳丝摇麴尘③。
欲上兰亭却回棹④,笑谈终觉愧清真。
[注释]
①鳞,同“粼”。黛,青黑色。
②嫋,读 niǎo。嫋嫋,指细长柔软的样子。
③麴,读 qū。麴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借指柳树,柳条。
嫩柳叶色鹅黄。
④棹,读 zhào。船桨。
【答案】13.A
14.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从“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小麦已经返青”“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出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可知,短文主要写了天空 小麦 青草 柳树 杨树 小鸟。
故答案为:A
14.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及抄写句子。通过阅读可知,五、六句写春景,用了“鳞鳞“和“袅袅“两个叠词,一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二来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湖水和袅袅娜娜的柳丝,极富美感。曲尘,借指柳树、柳条。这两句写的景色非常美,波光粼粼的江水上涨淹没了黑色的礁石,嫩黄纤柔的柳枝摇摆色淡如黄尘。
故答案为: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
(2023六下·龙岗期末)现代文阅读
我小学毕业那年的一天,我丢了15张饭票,合计3斤12两(旧制16两为1斤),是5天的定量口粮。
我哭着跑回家,母亲一听慌了:“怎么得了!这5天吃什么?”
我沮丧地说:“不读了!”
父亲说:“虽然饭票丢了,但书还是要往上读!”他立即从队上的食堂称来3斤12两米。这是父母亲两天多的口粮,给了我。他们吃什么?我没要,咕哝道:“反正考上了,也供不起!”
“谁说的?丢了几张饭票就不读书了?以后不知还要碰到多少难事呢!”60岁的父亲着了魔似的把我拖到学校,把米交给学校食堂。
我担心父母亲饿肚子,中午又往家里跑,却看见他们在稻草树下忙碌。生产队的稻草扎在树腰上,下面悬空,两头小中间大,呈漂亮的弧形,像一个巨大的球,雨再大都淋不进。时令已是盛夏,树腰上只剩松松垮垮的稻草帽。父亲见了我,十分尴尬地说:“捶点谷子!”说着,解开两只稻草活结,把稻草横摆在簸箕里,他们一个一个翻找。母亲用拇指指甲小心翼翼地把夹杂在稻草中的谷穗掐断,放到身边的铜脸盆里,又继续翻找。然后是捶,接着,母亲端起簸箕颠簸——扬弃禾叶、灰尘和瘪谷,留在簸箕里的是一点点二皮谷。母亲把二皮谷颠进铜脸盆里。
我鼻子发酸,暗暗发誓努力学习。
——摘自《录取通知书》作者:廖天赐(有改动)
15.下面是四位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你认为最恰当的概括是( )
A.父母亲没有口粮了,为了不挨饿,就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
B.“我”丢了15张饭票,父母亲把自己的口粮换成了粮票让我去买饭票。
C.“我”丢了15 张饭票,两位老人在稻草堆里找补,渡过难关。
D.父母亲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感化“我”,让我努力学习。
16.请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然后围绕“尴尬”一词联系上下文好好揣摩父亲的心理,再把揣摩到的意思都写下来。
17.作者回忆的这段往事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答案】15.C
16.父亲为了补“我”丢了的15|张饭票,带母亲为了生活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却被“我”看到后,父亲很难为情,这时父亲可能想,真糟糕,给孩子丢脸了,让外人见了,孩子脸上多没面子啊
17.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能够吃上饭,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毫无怨言。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理解。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根据具体的题目来回答问题。
15.考查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通读短文,结合给出的选项可知,选项中概括的本文主要内容,最恰当的是:“我”丢了15 张饭票,两位老人在稻草堆里找补,渡过难关。
故答案为:C
16.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文中“父亲见了我,十分尴尬地说:‘捶点谷子’”这句话中的“尴尬”是指行为、神态不正常。在文中指的是父亲为了补“我”丢了的15 张饭票,带母亲为了生活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却被“我”看到后,父亲很难为情,这时父亲可能想,真糟糕,给孩子丢脸了,让外人见了,孩子脸上多没面子啊。
故答案为:父亲为了补“我”丢了的15 张饭票,带母亲为了生活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却被“我”看到后,父亲很难为情,这时父亲可能想,真糟糕,给孩子丢脸了,让外人见了,孩子脸上多没面子啊;
17.考查拓展写话。通读短文可知,父母为了补上“我”丢失的15 张饭票,两位老人在稻草堆里找二皮谷,渡过难关。这件事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能够吃上饭,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毫无怨言。
故答案为: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能够吃上饭,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毫无怨言。
四、表达与写作(35分)
18.(2023六下·龙岗期末)语言表达
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请根据这个问题,有条理地表达,如分点说明。
【答案】1、修身养性;2、磨炼耐心;3、陶冶情操。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考查看法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三条即可。比如:修身养性;磨炼耐心;陶冶情操。
故答案为:1、修身养性;2、磨炼耐心;3、陶冶情操。
【点评】考查看法建议。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19.(2023六下·龙岗期末)写作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注意:不得抄袭,或套作文;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遇见你,真好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拿着65分的卷子,我的心情低落极了。也不理人。或许觉得太伤心了吧,便趴在桌子上默默的哭泣着,这时的你犹如天使一般,降临在了我的身旁,你安慰我,鼓励我,帮助我改正出错的题,认真的复习。终于,在这次的测验中,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看着卷子,高兴极了。心里默默地对你说:遇见你,真好!
在班级里,我是一个“马虎小姐”,常常不是忘带铅笔,就是忘带了笔袋。而作为同桌的你,总是无微不至地帮助我,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忘记写名字了,结果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那时,你便向我说:“小糊涂蛋,你怎么就那么笨呢?诺,这个是备忘录,你把每天该记的作业,上课用的书,全记好了。如果这样你还忘了,看我不轻饶你!”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子,却使我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不在马虎了。我感激的抱住她:遇见你,真好!
遇见你,真好!
一次外出野炊时,我不小心被火烧伤了,我疼得哇哇直哭,而你却冷静地替我消肿,包扎,你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眯眯的看着我:“哦,你不要哭了,看你哭的。像一只小花猫,哈哈。”说完,她便哈哈大笑起来。“不理你了”。他见我生气了,便拿着毛巾到小河边,回来后让我擦脸。此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遇见你,真好!
现在我们已经分开了,但我仍旧忘不了你,待下一次遇见你时,我会大声叫出你的名字,并告诉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遇见你,真好!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难忘的人、事等。题目中的“你”,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人,包括父母,亲朋和师长;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_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还可以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思想,情感,理想等等;“相伴”二字也相当重要。“你”不是陪伴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陪伴。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还有就是这“好”字。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映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点评】本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通过记叙同桌对我的帮助,表现了同桌乐于助人的品质,句子通顺,内容较具体。如果语言再生动些就更好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呐喊(là) 颓然(tū) 瘦削(xuē)
B.懦弱(nuò ruò) 恢复(fuī fù) 橱窗(chú cāng)
C.钉钉子(dìng dīng zi) 扇扇子(shān shàn zi) 弹弹珠(tán dàn zhū)
2.(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重整旗鼓 妨备 繁锁
B.不可记数 荡漾 迷檬
C.出谋划策 耽搁 惊惶
3.(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质的那组词语是( )
A.志存高远 铁面无私 英勇无畏
B.面容清秀 焦躁不安 一知半解
C.悠然自得 望眼欲穿 粉墨登场
4.(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有错误的那个句子是( )
A.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B.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被蜘蛛和苍蝇一齐包在里头。
C.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5.(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与例句写法相同的那个句子是( )
[例句]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A.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了一下眼睛和鼻子,望着妈妈笑了。
B.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
C.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6.(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形容美好春光的诗句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句子中,与为人处世有关的那个句子是( )
A.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B.长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023六下·龙岗期末)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下面有错误的那一组是( )
A.“元宵节”的风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
B.“重阳节”的风俗:登高、赏菊、挂艾叶菖蒲榕枝……
C.“除夕”的风俗:贴春联、吃团圆饭、发压岁钱……
9.(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那一项是( )
A.我发现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这两个词语意思相近。“他曲解了长辈的意思,嘴里不满地嘀咕了几句。”“从远处踉踉跄跄地走来一个人,他手中握着一把扇子,另一手拿着一个酒瓶,嘴里嘟囔着不清不楚的话。”
B.我发现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要母亲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不能离开这里。
C.我发现下面这两个句子都属于心理活动描写。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10.(2023六下·龙岗期末)下面是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的内容。有A,B,C三位同学给这些内容排了序。你认为排序最恰当的那位同学是( )
①偷出右手 ②将大虫按将下来
③把大虫打做一堆 ④双手揪住大虫顶花皮
⑤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⑥提起拳头
A.④②①⑤⑥③ B.④②①⑥⑤③ C.④②⑤①⑥③
二、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0分)
11.(2023六下·龙岗期末)填空题。
(1) , 。 , 。(《示儿》宋 陆游)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
(3) ,一字值千金。
(4)树欲静而风不止, 。
(5)胤功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尝得油,夏月则 以照书, 焉。
三、阅读与鉴赏(35分)
12.(2023六下·龙岗期末)阅读与鉴赏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④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上面的内容节选于《为人民服务》,共有四句。其中 (填序号)这句是作者提出的观点。 (填序号)这句作者引用名人名言来论证这个观点。 (填序号)这句作者拿正反两方面对比着来证明这个观点。 (填序号)这句作者列举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2023六下·龙岗期末)现代文阅读
惊蛰
一整天,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已经返青,在骄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茸茸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出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他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
——摘自《大地上的事情》作者:苇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短文主要写了哪些“物”来反映惊蛰时分万物是生机盎然的?下列是三位同学的回答。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____
A.天空 小麦 青草 柳树 杨树 小鸟
B.湖泊、池塘 新绿 沟壑和道路 柳树 杨树 小鸟
C.天空 小麦 新绿 青草 叶芽 花蕾 小鸟
14.有人说,最美的惊蛰还是在诗词里。请读一读下面这首诗,把陆游泛舟时看到的美景有关诗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里。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①,嫋嫋②柳丝摇麴尘③。
欲上兰亭却回棹④,笑谈终觉愧清真。
[注释]
①鳞,同“粼”。黛,青黑色。
②嫋,读 niǎo。嫋嫋,指细长柔软的样子。
③麴,读 qū。麴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借指柳树,柳条。
嫩柳叶色鹅黄。
④棹,读 zhào。船桨。
(2023六下·龙岗期末)现代文阅读
我小学毕业那年的一天,我丢了15张饭票,合计3斤12两(旧制16两为1斤),是5天的定量口粮。
我哭着跑回家,母亲一听慌了:“怎么得了!这5天吃什么?”
我沮丧地说:“不读了!”
父亲说:“虽然饭票丢了,但书还是要往上读!”他立即从队上的食堂称来3斤12两米。这是父母亲两天多的口粮,给了我。他们吃什么?我没要,咕哝道:“反正考上了,也供不起!”
“谁说的?丢了几张饭票就不读书了?以后不知还要碰到多少难事呢!”60岁的父亲着了魔似的把我拖到学校,把米交给学校食堂。
我担心父母亲饿肚子,中午又往家里跑,却看见他们在稻草树下忙碌。生产队的稻草扎在树腰上,下面悬空,两头小中间大,呈漂亮的弧形,像一个巨大的球,雨再大都淋不进。时令已是盛夏,树腰上只剩松松垮垮的稻草帽。父亲见了我,十分尴尬地说:“捶点谷子!”说着,解开两只稻草活结,把稻草横摆在簸箕里,他们一个一个翻找。母亲用拇指指甲小心翼翼地把夹杂在稻草中的谷穗掐断,放到身边的铜脸盆里,又继续翻找。然后是捶,接着,母亲端起簸箕颠簸——扬弃禾叶、灰尘和瘪谷,留在簸箕里的是一点点二皮谷。母亲把二皮谷颠进铜脸盆里。
我鼻子发酸,暗暗发誓努力学习。
——摘自《录取通知书》作者:廖天赐(有改动)
15.下面是四位同学概括的主要内容。你认为最恰当的概括是( )
A.父母亲没有口粮了,为了不挨饿,就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
B.“我”丢了15张饭票,父母亲把自己的口粮换成了粮票让我去买饭票。
C.“我”丢了15 张饭票,两位老人在稻草堆里找补,渡过难关。
D.父母亲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感化“我”,让我努力学习。
16.请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然后围绕“尴尬”一词联系上下文好好揣摩父亲的心理,再把揣摩到的意思都写下来。
17.作者回忆的这段往事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四、表达与写作(35分)
18.(2023六下·龙岗期末)语言表达
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请根据这个问题,有条理地表达,如分点说明。
19.(2023六下·龙岗期末)写作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注意:不得抄袭,或套作文;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呐喊(là)读音应为:nà;颓然(tū)读音应为:tuí ,有错误;
B:恢复(fuī fù)读音应为:huī fù;橱窗(chú cāng)读音应为:chú chāng,有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要根据所在的词语来分析,声母韵母和音节都要正确,平时注意多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妨备”应改为“防备”,“ 繁锁”应改为“繁琐”,有错误;
B:“不可记数”应改为“不可计数”,“ 迷檬”应改为“迷蒙”,有错误;
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形,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多数容易错写成同音字或形近字,平时注意多区分,多识记。
3.【答案】A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A.都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质的词语。
B.“面容清秀”是形容人的外貌的。“焦躁不安”是形容人的心理的。“一知半解”是形容人的道德品质的。
C.“悠然自得”是形容精神状态的。“望眼欲穿、粉墨登场”是形容人的动作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4.【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C正确;
B.“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被蜘蛛和苍蝇一齐包在里头。”应改为: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蜘蛛和苍蝇一齐包在里头。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句子辨析,看看句子是否存着语病,病因是什么,怎么改正,平时要注意多练习,多巩固。
5.【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例句运用了拟人的写法,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
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相同;
C句属于景物描写,与例句写法不同。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写法辨析,首先要明白例句的写法,然后分析每个句子运用的写法,再进行对照。
6.【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形容的是夏日荷塘的美景,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秋夜景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首先要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还要能分析出每一句描写的什么,然后根据题意作答。平时注意多积累古诗。
7.【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是:跟人有礼貌的说话,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
C.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与为人处世有关的那个句子是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8.【答案】B
【知识点】重要节日;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A、C正确;
B.“重阳节”的风俗:登高、赏菊、挂艾叶菖蒲榕枝……错误。应改为:“重阳节”的风俗:登高、赏菊、插茱萸。
故答案为:B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传统节日风俗的了解。不但要知道是哪一天,还要知道风俗有哪些,平时注意多了解。
9.【答案】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A、B正确;
C.有误。“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属于神态描写,不是心理活动描写。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近义词、句子理解与赏析和描写手法。考查了对人物描写。人物的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突出人物的形象。根据题干给出的细节描写深入体会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10.【答案】B
【知识点】排序
【解析】【分析】《武松打虎》主要讲了武松在岗下喝醉酒,上景阳冈,门上有一告示警告人们不要上山,景阳冈上有老虎。他本来想回去,但怕老板笑话所以就上了景阳冈。可是真遇见了老虎,武松只好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打虎这一整段过程,表现了武松为人豪爽,武功高强,勇敢胆大的性格。
故事中武松打虎的动作是“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偷出右手,提起拳头,尽平生力气,只顾打,把大虫打做一堆”。
故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排序最恰当是④②①⑥⑤③。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11.【答案】(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读书须用意
(4)子欲养而亲不待
(5)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由题目朝代和作者:《示儿》宋 陆游,可知诗句。书写时注意“元、州、祭、翁”等字的写法。
(2)由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知下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书写时注意“稻、蛙”等字的写法。
(3)由诗句“一字值千金”可知上句是“读书须用意”。
(4)由“树欲静而风不止”可知下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5)由提示的内容“胤功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尝得油,夏月则”可知后面的内容是“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故答案为:(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读书须用意;(4)子欲养而亲不待;(5)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词填空。不但要背熟练,还要能正确书写,理解意思要学会正确运用。平时注意多积累。
12.【答案】①;②;③;④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对于短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语段可知,这段话作者先提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再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来论证这个观点,然后对比两种不同“死”的意义,最后列举张思德的事例来论证这一的观点。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答案】13.A
14.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从“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小麦已经返青”“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出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可知,短文主要写了天空 小麦 青草 柳树 杨树 小鸟。
故答案为:A
14.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及抄写句子。通过阅读可知,五、六句写春景,用了“鳞鳞“和“袅袅“两个叠词,一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二来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湖水和袅袅娜娜的柳丝,极富美感。曲尘,借指柳树、柳条。这两句写的景色非常美,波光粼粼的江水上涨淹没了黑色的礁石,嫩黄纤柔的柳枝摇摆色淡如黄尘。
故答案为: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曲尘。
【答案】15.C
16.父亲为了补“我”丢了的15|张饭票,带母亲为了生活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却被“我”看到后,父亲很难为情,这时父亲可能想,真糟糕,给孩子丢脸了,让外人见了,孩子脸上多没面子啊
17.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能够吃上饭,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毫无怨言。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理解。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根据具体的题目来回答问题。
15.考查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通读短文,结合给出的选项可知,选项中概括的本文主要内容,最恰当的是:“我”丢了15 张饭票,两位老人在稻草堆里找补,渡过难关。
故答案为:C
16.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文中“父亲见了我,十分尴尬地说:‘捶点谷子’”这句话中的“尴尬”是指行为、神态不正常。在文中指的是父亲为了补“我”丢了的15 张饭票,带母亲为了生活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却被“我”看到后,父亲很难为情,这时父亲可能想,真糟糕,给孩子丢脸了,让外人见了,孩子脸上多没面子啊。
故答案为:父亲为了补“我”丢了的15 张饭票,带母亲为了生活在稻草堆里找还能食用的二皮谷,却被“我”看到后,父亲很难为情,这时父亲可能想,真糟糕,给孩子丢脸了,让外人见了,孩子脸上多没面子啊;
17.考查拓展写话。通读短文可知,父母为了补上“我”丢失的15 张饭票,两位老人在稻草堆里找二皮谷,渡过难关。这件事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能够吃上饭,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毫无怨言。
故答案为: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学、能够吃上饭,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毫无怨言。
18.【答案】1、修身养性;2、磨炼耐心;3、陶冶情操。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考查看法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三条即可。比如:修身养性;磨炼耐心;陶冶情操。
故答案为:1、修身养性;2、磨炼耐心;3、陶冶情操。
【点评】考查看法建议。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19.【答案】遇见你,真好
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我拿着65分的卷子,我的心情低落极了。也不理人。或许觉得太伤心了吧,便趴在桌子上默默的哭泣着,这时的你犹如天使一般,降临在了我的身旁,你安慰我,鼓励我,帮助我改正出错的题,认真的复习。终于,在这次的测验中,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看着卷子,高兴极了。心里默默地对你说:遇见你,真好!
在班级里,我是一个“马虎小姐”,常常不是忘带铅笔,就是忘带了笔袋。而作为同桌的你,总是无微不至地帮助我,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我忘记写名字了,结果被老师好好地“教育”了一顿。那时,你便向我说:“小糊涂蛋,你怎么就那么笨呢?诺,这个是备忘录,你把每天该记的作业,上课用的书,全记好了。如果这样你还忘了,看我不轻饶你!”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本子,却使我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不在马虎了。我感激的抱住她:遇见你,真好!
遇见你,真好!
一次外出野炊时,我不小心被火烧伤了,我疼得哇哇直哭,而你却冷静地替我消肿,包扎,你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眯眯的看着我:“哦,你不要哭了,看你哭的。像一只小花猫,哈哈。”说完,她便哈哈大笑起来。“不理你了”。他见我生气了,便拿着毛巾到小河边,回来后让我擦脸。此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遇见你,真好!
现在我们已经分开了,但我仍旧忘不了你,待下一次遇见你时,我会大声叫出你的名字,并告诉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遇见你,真好!
【知识点】写人类作文;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难忘的人、事等。题目中的“你”,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人,包括父母,亲朋和师长;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_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还可以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思想,情感,理想等等;“相伴”二字也相当重要。“你”不是陪伴一瞬间,也不是一天一月,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永远的陪伴。要突出这种形影不离,陪伴左右的惯性;还有就是这“好”字。有你陪伴的好处应该明确地在文中反映出来,读者应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感受好处,体会出情感来;最后就是要注意这个人称“你”,要使全文与“你”相符,不要出现人称牵强的现象。
【点评】本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通过记叙同桌对我的帮助,表现了同桌乐于助人的品质,句子通顺,内容较具体。如果语言再生动些就更好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