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册同步学讲练测学案(全国通用)
第二章 声现象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
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阅读本节课教材,参考教材完成教师给出的知识点问题的填空:
知识点1.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知识点2.响度
(1)定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知识点3.音色
(1)定义: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决定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总结:声音的特性区别
名 称 概 念 影 响 因 素 相 关 关 系
音调 声音的高低 。 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大,则音调高 ;频率小,则音调低 。
响度 声音的大小(强弱),常用分贝(dB)表示。 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则响度大;振幅小,则响度小。
音色 声音的品质。 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体的发声方式决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不同 。
考点1. 音调
【例题1】(2023安徽)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调
【解析】调整琴弦的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同,因此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是为了改变乐音的音调。
考点2. 音调
【例题2】(2023新疆)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答案】C
【解析】听诊器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考点3. 音色
【例题3】(2023湖北天门等)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的( )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答案】C
【解析】音调是指声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响度指声的大小,振幅越大声的响度越大;音色是声音特有的品质,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演练1】(2022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
C. 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 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答案】D
【解析】A.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能观察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振幅就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与声音的振幅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演练2】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答案】C
【解析】不同乐器的结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诗人辨别出是羌笛的声音,是依据的声音的音色。故选C。
【演练3】下列实验中,属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
【答案】C
【解析】答题思路是对每个选项中的图片认真分析,明确探究目的、现象和结论,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A.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会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了,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看到烛焰摇动的更明显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C.不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幅度发生改变,响度随之改变.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符合题意;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可以发现橡皮筋越粗,振动的频率小,音调越低,说明发声体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不符合题意.
1.求振动周期或者频率
(1)周期T:物体完成1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f:物体完成在1s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1/f
2.用表格的方法区分乐音三要素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45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
一、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 曾侯乙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答案】B
【解析】A.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与钟大小无直接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钟的大小不同,即体积不同,则质量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时,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发出的音调不同。故B符合题意;
C.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同一套编钟材料和结构相同,发出的音色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钟的大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2023广东省广州市)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
A. 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 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 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 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答案】B
【解析】A.频率表示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已知M发出声音的频率为440Hz,表示该音叉每秒钟振动440次,故A不符合题意;
B.已知M和N发出声音的频率都为440Hz,所以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故B符合题意;
C.引起N音叉振动的能量是由M音叉传递来的,传递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所以N音叉发声振动的振幅应比M音叉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1福建)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音速
【答案】C
【解析】A.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听声辨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听声辨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是发声体的材料的不同,而听声辨人是指声音的特色,故C符合题意;
D.音速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听声辨人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4.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答案】A
【解析】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故A符合题意;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B不合题意;
C.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
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5.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 音调相近 B. 频率相近 C. 音色相近 D. 响度相近
【答案】C
【解析】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是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音色相近,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6.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答案】C
【解析】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化,则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7. (2022广西贵港)蓝牙音箱可在一定距离内无线连接手机进行音乐播放,蓝牙音箱播放音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 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的声音
C. 音箱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D. 调节音箱音量大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B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蓝牙音箱发声需要振动,故A错误;
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B正确;
C.音箱发出的乐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成为噪声,故C错误;
D.调节音箱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5小题,11个空,每空3分,共33分)
1.(2023广东省) 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产生,经______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_______。
【答案】 振动 空气 大
【解析】当演奏者用古琴弹奏名曲时,琴弦由于拨动而振动,发出声音,在通过空气传播到聆听者耳中。
声音的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
2.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响度
【解析】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实际上是声音的响度。
3.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______。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越高。
【答案】频率.音调
【解析】每个音叉振动时都有其发声的固有频率,即音叉上通常刻有频率这个数值,此数值越大,表示敲击时音叉振动频率越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4. 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______的音调相同,______的响度相同。
A. B. C. D.
【答案】 ABD ABC
【解析】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A、B、D图中的声波振动频率相同,因此ABD的音调相同。
其中A、B、C波形偏离原位置的幅度相同,因此振幅相同,故ABC响度相同。
5. 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______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______归为一类。
【答案】 振动 音调 笛子
【解析】从管口吹气,吸管内的空气就会振动发出类似鸟鸣的声音。
拉动棉签,吸管内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造成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就会发生变化。
“鸟鸣器”是靠吸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小提琴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笛子是笛子内空气柱振动发声,而鼓是鼓面的振动发声,所以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笛子归为一类。
三、简答题(1小题,共9分)
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阅读表格数据,参照表格回答: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写出两点)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
什么?
【答案】(1)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的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有一些动物能够听到。
【解析】(1)人的最高听觉是20000 Hz,其他动物最高听觉都大于这个数值,说明人最高听
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的发声频率是85 Hz——1100 Hz,这个范围比其他动物的都小。
(2)地震前夕,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频率小于20 Hz,人听到声必须声的频率大于20 Hz。
从表中可以看出狗就能听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从中可知,平时狗无缘无故有强烈的反应,间
接可以判断是否可能某地有地震。
四、实验探究题(2小题,共23分)
1.(9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1)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
的 有关;
(3)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答案】(1)振动;(2)振幅;(3)频率.
【解析】(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当与乒乓球接触时,会把乒乓球弹起;
(2)当敲击音叉的力增大时,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时,观察到乒乓球弹起的幅度越大;通过实验可以判断物体振幅是不同的,说明了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故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音叉振动的更快,故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1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生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1 铜 60 0.76
2 铜 60 0.89
3 铜 60 1.02
4 铜 80 0.76
5 铜
6 铜 100 0.76
7 钢 80 1.02
8 尼龙 80 1.02
9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保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1)1、2、3;1、4、6;
(2)80,1.02 100,1.02;
(3)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琴弦,测出琴弦此时的振动频率。
【解析】这是一道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的试题,试题展示了探究的全过程,要求参与器材的选择和进行剩余实验,深刻领会题中所用的实验方法,融入题中探究方案中方可准确解题。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物理量A与几个变量B、C、D的关系,在进行每个步骤时(如研究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注意保持只让被研究的变量(即弦的横截面积)发生改变,而让其它的几个变量(即弦的长短、材料)完全相同,这是运用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时选择器材的基本方法,也是进行实验的基本思路。
乐音和乐器
乐音: 声音是多种多样的。许多声 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 例如歌唱家的歌声、演奏家演奏的乐曲 声。人们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从钢琴和长笛的波形图中可以看 出,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乐器: 为了欣赏各种乐音,千百年 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民发明了各种 各样的乐器。虽然各种乐器看上去千差万别,音色和演奏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所有乐器 的物理原理都是一样的: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乐器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打击乐器: 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以鼓为例,鼓皮绷得 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声音就 越响亮。
弦乐器: 二胡、小提琴和钢琴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 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弦的振动 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响。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管乐器: 长笛、箫等乐器,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 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 产生高音。各种号也是常见的管乐器。
学习目标
自学知识点梳理
考点例题精讲
对点演练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C.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力拔尺子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D.拔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解题方法归纳
课时减负课外小测验
科学精神与担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人教版八年物理上册同步学讲练测学案(全国通用)
第二章 声现象 专题2.2 声音的特性
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阅读本节课教材,参考教材完成教师给出的知识点问题的填空:
知识点1.音调
(1)定义:声音的______(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秒内振动的次数。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______。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______音调就______,听起来尖细;频率______音调就______,听起来低沉。
知识点2.响度
(1)定义:声音的______(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______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______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知识点3.音色
(1)定义:声音的______(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决定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方式等因素决定。
总结:声音的特性区别
名 称 概 念 影 响 因 素 相 关 关 系
音调 声音的高低 。 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大,则音调高 ;频率小,则音调低 。
响度 声音的大小(强弱),常用分贝(dB)表示。 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则响度大;振幅小,则响度小。
音色 声音的品质。 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体的发声方式决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不同 。
考点1. 音调
【例题1】(2023安徽)图为我国晋代顾恺之所绘《斫(zhuó)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长度的情景。调整琴弦的长度,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点2. 音调
【例题2】(2023新疆)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考点3. 音色
【例题3】(2023湖北天门等)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的( )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演练1】(2022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
C. 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 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演练2】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演练3】下列实验中,属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
1.求振动周期或者频率
(1)周期T:物体完成1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f:物体完成在1s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1/f
2.用表格的方法区分乐音三要素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45分钟,根据下面给出的试题答案与解析自测自评)
一、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 曾侯乙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2. (2023广东省广州市)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
A. 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 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 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 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3.(2021福建)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音速
4.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5.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 )
A. 音调相近 B. 频率相近 C. 音色相近 D. 响度相近
6. 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7. (2022广西贵港)蓝牙音箱可在一定距离内无线连接手机进行音乐播放,蓝牙音箱播放音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 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的声音
C. 音箱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D. 调节音箱音量大小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5小题,11个空,每空3分,共33分)
1.(2023广东省) 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产生,经______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_______。
2.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______。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越高。
4. 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______的音调相同,______的响度相同。
A. B. C. D.
5. 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______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______归为一类。
三、简答题(1小题,共9分)
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阅读表格数据,参照表格回答: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写出两点)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2小题,共23分)
1.(9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1)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
的 有关;
(3)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2.(1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生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1 铜 60 0.76
2 铜 60 0.89
3 铜 60 1.02
4 铜 80 0.76
5 铜
6 铜 100 0.76
7 钢 80 1.02
8 尼龙 80 1.02
9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保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乐音和乐器
乐音: 声音是多种多样的。许多声 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 例如歌唱家的歌声、演奏家演奏的乐曲 声。人们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 从钢琴和长笛的波形图中可以看 出,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乐器: 为了欣赏各种乐音,千百年 来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民发明了各种 各样的乐器。虽然各种乐器看上去千差万别,音色和演奏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所有乐器 的物理原理都是一样的: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乐器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打击乐器: 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以鼓为例,鼓皮绷得 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声音就 越响亮。
弦乐器: 二胡、小提琴和钢琴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 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弦的振动 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响。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
管乐器: 长笛、箫等乐器,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 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 产生高音。各种号也是常见的管乐器。
学习目标
自学知识点梳理
考点例题精讲
对点演练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C.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力拔尺子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D.拔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解题方法归纳
课时减负课外小验
科学精神与担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