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 课时 课型
【认定目标】
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2.快速阅读,能流畅地复述故事情节。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预习检测】
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炫( )耀 愚蠢( ) 忙碌( ) 称( )职
妥( )当 呈( )报 滑稽( ) 御聘( )
爵( )士 赏赐( ) 袍( )子 圈( )定
2.看拼音写汉字
现kuǎn( ) bì( )下 精zhì( )
cái( )缝 头xián( ) xūn( )章
理zhì( ) 狡huá( ) qīn( )差
3.解释词语:
(1)骇人听闻:
(2)不可救药:
(3)随声附和:
(4)盖世无双:
【共同探究】
1.好的文章一字立骨。请为本文确定一个字,保证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与此相关。这个重点字词是?
2.围绕这个中心词来分别概括不同人物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3.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4.文章第一自然段如果删去,会对这则童话故事有怎样的影响?
5.快速浏览全文,把骗子得以行骗成功的一个关键句找出来。
6.体会第23自然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的含义,分析他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7.细品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因此就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去了。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1)赏析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色彩。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老大臣的形象。
8.请评价以下划线词语的妙处。
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归纳整理】
本文围绕新衣,并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分别刻画了皇帝、骗子 、官员、孩子等人的形象,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xuàn/chǔn/lù/chèn/tuǒ/chénɡ/jī/pìn/jué/cì/páo/quān
2.款/陛/致/裁/衔/勋/智/猾/钦
3.(1)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2)病重到无法用药物救治的地步,比喻人或事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3)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4)(才能、功绩等)高出当代之上。
【共同探究】
1.骗
2.骗——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
3.新装
4.如果删去第一自然段,就不能够很好地推动情节发展,皇帝不这么痴迷新衣服,不这么愚蠢,骗子的骗局不可能成功,所有人也不可能自欺欺人,也不需要最后由一个孩子来揭穿这个骗局。所以说,文章第一自然段是这个故事往下发展的必要前提。
5.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6.随员快乐,是因为他们也掩饰了自己的愚蠢,他们让别人都觉得他什么都能够看到!
7.(1)这位“老大臣”,在皇帝心中是“诚实”的,“很有理智”的,作者讲述他是“善良”的,当他看不见布料时,作者又说他是“可怜”的。就是这样一位诚实、善良、很有理智的老大臣,面对骗局,为了证明自己是不愚蠢的、是称职的,甘于说谎话来掩饰自己的内心。诚实何在?善良何在?这岂不是极大的讽刺吗?
(2)动作描写“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注意地听着”、语言描写“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心理描写“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神态描写“把眼睛睁得特别大”“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等,把老大臣内心的恐惧,又想要竭力掩饰自己的不安内心,他要自欺欺人来证明自己是聪明的称职的。这样一位复杂老大臣的复杂形象,就非常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8.“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两个骗子骗人时的场景,并没有什么衣服,偏要装出有很漂亮衣服的样子。不是“穿”而是“弄”,传神得很。“转了转”“扭了扭”真是写出了没有穿衣服的皇帝的丑态,自欺欺人,丑态毕露,让人好笑又生厌。生动的动词,可以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特征,多多关注细节,对于理解文本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