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7 19: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植树的牧羊人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 课时: 课型:
【认定目标】
1.学会通过人物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环境描写的烘托铺垫作用。
3.学习运用议论深化主旨的写法,感悟主人公朴实真挚的善念和执着的奉献精神。
【复习旧知】
回顾本文的行文思路。
【共同探究】
·观察言行,初识人物
细读课文,分别勾画出一处对牧羊人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语句,反复朗读。小组讨论:这两处语句分别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语句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这是一处人物的动作描写,“轻轻”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埋橡子的认真,表现了他在种树这件事上的耐心和执着。总之,这处描写表现出牧羊人一丝不苟、执着忘我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展现了植树过程的艰难。
注意:“轻轻地”轻读、慢读,“仔细”重读、慢读。
参考语句2: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这是一处语言描写,“不是”“不知道”写出了牧羊人语言的简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不简单。他坚持在土地上种树,虽然这块地不是他自己的,他也不知道这块地究竟是谁的。他只知道要多种树,只知道只要坚持,就能把荒山变成田园。他只知道自己有一个简单的愿望,他就执着地、无怨无悔地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毅力,心无旁骛地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的语言极其简单,但他的行为却是那样伟大。这处语言描写,写出了牧羊人的慷慨无私。
注意:试着读出他对土地所属的漠不关心和平淡。
除了这两处人物描写,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人物描写片段吗?用波浪线将其勾画出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肖像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牧羊人形象:
牧羊人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可以看出;
牧羊人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可以看出;
牧羊人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可以看出;
牧羊人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可以看出;
·感知环境,再识人物
文章除了使用了人物描写,还使用了______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一般有以下几种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渲染营造……的氛围。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内容埋下伏笔,为……的情节做铺垫。
③衬托人物……的心理;交代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
读下面的两段环境描写,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片段一: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生动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下文写_______________做铺垫,同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片段二:房间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上也过了油。桌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生动地表现出(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借助议论,感悟主旨
读下面议论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对表达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1.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3.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4.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他有多难!
小结:用“本文通过讲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的人物形象,赞美了……”的句式,总结归纳本文的主题。
·探究拓展,加深理解
1.下面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2.很多资料说,这篇文章的中心除了要突出牧羊人的坚持不懈,创造奇迹,还要表现“孤独人的幸福”。你如何理解“孤独人的幸福”这一中心?
【归纳整理】
1.阅读全文,说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归纳文章主旨。
3.艺术特色总结。
(1) 。文章抓住老人的语言、外貌、动作、细节等描写将植树老人平凡、孤独、安详、执着、无私、慷慨的性格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2) 。比如将废墟的荒芜贫瘠景象与绿洲生机盎然景象前后变化进行对比;将废墟上刺耳的风声,与变成绿洲后的微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牧羊人创造与战争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行对比等,通过对比,突出了牧羊人植树的伟大作用和无私奉献精神文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 。穿插于故事内容之间的议论,突出了老人的性格、品质,恰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对植树老人的赞扬、敬佩之情。
【拓展练习】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棒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房间的环境?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2.“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3.“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
4.你从“牧羊人”身上看到了什么高贵品质?
【参考答案】
【共同探究】
·观察言行,初识人物
肖像描写: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动作描写: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语言描写: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总结牧羊人形象:
认真 他挑选橡子、种橡树的情节,以及他房屋的布置和个人的装束等细节
坚持不懈 他三年来一直一个人挑选橡子、栽种橡树的情节
慷慨无私 他并不在乎土地的所属权却依然在土地上播种绿色的细节
热爱生命 他的语言“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感知环境,再识人物
环境
片段一:阿尔卑斯山区的荒凉 植树的牧羊人 后文这个地区的巨大变化
片段二: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热爱生活
·借助议论,感悟主旨
1.这段议论位于文章段首,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同时也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2.这句议论把牧羊人这一个体形象上升到“人类”的层面,赞颂了人类所具有的创造力量,抒发了赞美之情。
3.通过议论,表达了对牧羊人用自己的坚持拯救了濒临死亡的高地的崇敬、赞美之情。
4.通过议论,表达了对牧羊人顽强毅力、执着信念、无私奉献的崇敬、赞美之情。
小结:本文通过讲述一战至二战期间,法国普罗旺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坚持植树三十多年,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认真执着、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热爱生活的老者形象,赞美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探究拓展,加深理解
1.不能删去。这一段是在表明,不论土地归属为谁,牧羊人都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只是一心一意地把种树这件事情做好,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无私品格。
2.“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就是在这样平静的日子里,他选择了种树,丝毫不计报酬地默默地种了35年的树,他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因为有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使他的生命变得无比充盈。
【归纳整理】
1.牧羊人是一个认真执着、勤劳能干、坚持不懈、慷慨无私、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2.本文通过讲述一战至二战期间,法国普罗旺斯一个普通的牧羊人坚持植树三十多年,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认真执着、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热爱生活的老者形象,赞美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1)抓住特点写人物
(2)善用对比手法
(3)巧用议论
【拓展练习】
1.餐具、地板、猎枪、炉子 牧羊人生活简陋但井井有条,做事严谨、细致、认真
2.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表现了“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地埋”相照应。
3.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4.勤劳忠厚,低调做人,认真做事,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概括出两点,符合人物性格,语意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