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聚落形成因素及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聚落形成因素及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7 23: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形成因素及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想一想:你居住的环境与下面哪幅景观图更相似?说说你的家乡。
1
3
4
2
课堂导入
聚落: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称为聚落。
1.居所;
2.生产场所;
3.社会活动场所。
(二)聚落的作用
(一)聚落的概念
什么叫聚落?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聚落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想一想。
一、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差异
服务业
工业
农业
农村
牧村
渔村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三)聚落的分类
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类型。
林场
商业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一、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牧 村
渔 村
林 场
1.乡村聚落
农 村
一、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三)聚落的分类
2.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中不同规模的城市,他们的景观差异是什么?
(三)聚落的分类
大都市
小城镇
一、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3.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房屋 交通道路车辆 商店多少 学校多少 医院 多少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城市
小组讨论:填写下面的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差异表。
稀疏
稠密












一、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三)聚落的分类
(四)聚落的产生和发展
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乡村是怎样演变成城市的?
聚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发展的。地理位置越优越的聚落发展的速度越快。
乡村聚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为集镇,集镇进一步发展,楼房越来越高,农村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小城市,并由小城市逐渐向大城市发展。
乡村
集镇
小城市
大城市…
一、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小组讨论:假设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你会选择哪里?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早期人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今天,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然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区,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省会──武汉。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1
想一想:哪个地区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为什么?
2
3
4
(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其他
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作为聚居地?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想一想:聚落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有没有相似处?
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聚集人口。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想一想: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集中地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的分布呢?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因此,就少有或者没有聚落。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呈团块状。
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条带状聚落。
团块状
条带状
(二)聚落的分布与形态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厚墙+小窗
隔热、防风沙
聚落民居建筑风格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双层木楼
防潮
1.自然环境
2.生活习俗
3.历史文化
4.宗教信仰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三)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的因素
你们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他们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多,斜顶屋有利于排水。
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气候相对干燥,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掘成窑洞。
二、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三)影响聚落的建筑风格的因素
聚 落
概念
分布与形态
类型
乡村
城市
产生和发展
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其他
团块状
条带状
影响聚落建筑风格的因素
作用
自然环境
生活习俗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
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