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
课堂导入
气候要素变化及分布规律的成因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世界的气温及降水呈现上面图示的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的有哪些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想一想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其气候寒冷。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
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小结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冬季陆温低海温高
夏季陆温高海温低
近海迎风处降水多
近海无风处降水少
远海地区降水少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少雨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原因解释
1.纬度因素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2.海陆因素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近海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
3.地形因素
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山地的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某地
南极地区某地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01
太
阳
光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60°N
40°N
海陆位置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02
迎风坡
降水多
背风坡
降水少
地形因素
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03
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如:服饰、饮食、民居、交通等各个方面。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01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活动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地区生长状况不同,因此,人类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02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水稻种植与气候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
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
正常发芽。热带全年高温,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水稻从春到秋都能生长,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
阅读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异常是相对气候正常而言的。所谓气候正常,是指气候的变化接近于多年的平均状况,比较合于常规和较适宜于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异常:是不经常出现的,如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等。
气候的异常
03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途径:
①改变下垫面的性质;
②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如:二氧化碳和尘埃);
③人为地释放热量。
04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1.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探究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 候 变 暖
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了。
3.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数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阅读下面的材 料,讨论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们应该怎样应对。
探究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全球气候变化:
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
拓展资料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火山活动等。
(2)人为因素
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
(1)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区。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也可能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1.全球合作
加强全球合作,通过开展合作,共同努力。
2.科学技术手段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使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禁止乱砍滥伐。
(3)适应气候变化
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对策
拓展资料
3.政策手段
(1)直接控制
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
(2)经济手段
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
(3)鼓励公众参与
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训等。
四、气候与人类活动
拓展资料
课堂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