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宋史·杨时传》) 1.了解作者和相关文学常识,通过朗读,梳理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讨论与探究,培养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韩愈(768—824),字退之,祖
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
文(经天纬地曰“文”),又称“韩文
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唐代散文家,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宋朝的苏东坡在文中盛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前两句就韩愈的文学成就而言,后两句写的是韩愈在仕途上的一件大作为,突显出韩愈耿直不惧的个性。八代之衰顿起,听石鼓歌,诵佛骨表,舍坡老雄词而外,更谁渡海与齐名? 频年与公有缘,宿太安驿,登阳城山,皆先生宦辙所经,每以采风深尚友;【背景介绍】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文体知识】第一自然段1.古之学者必有师。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即求学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翻译: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用来……的同“授”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动词,懂得,明白代词,代道理,知识疑问代词,谁名词,疑难问题动词,跟随,追随动词,作为,成为理解翻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得不到解决。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翻译: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的时间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介词,在知道,懂得意动用法,以……为老师追随,跟随,动词,省略了宾语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翻译: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动词,学习岂,难道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所以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因此,所以连词,表条件关系,无论、不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方位,是动词的前置宾语,这里可译成“地方”句末语气词,表判断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翻译:古代从师求学的道理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很难了!第二自然段从师求学的道理动词,想要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翻译: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从老师向他请教。副词,尚且,还动词,请教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翻译: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名词,圣明的人形容词,圣明更加,越发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翻译: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连词,表顺承关系代词,他的代词,自己形容词,糊涂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前置宾语前置宾语肯定性无定代词,有的同“否”指句读丢弃翻译: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近谀。相似阿谀,奉承地位高学问道德水平翻译: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翻译: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竟然赶得上语气副词,表揣测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翻译: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第三自然段意动用法,以……为师学习,研究学问和技艺句末语气词,罢了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第四自然段赠送赞赏普遍喜爱翻译: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岁,喜爱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风气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听配乐范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句读( ) 或不焉( ) 经传( )
近谀( ) 传道( ) 无少( )
不耻相师( )dòufǒuzhuàn yúchuánshàoxiànɡ一、字音辨识二、通假字传道受业解惑
或师焉,或不焉“受”同“授”,教授、传授。“不”同“否”,不。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老师三、一词多义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从师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名词,军队1.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朔气传金柝动词,流传动词,传授名词,传记,解释六经的
著作动词,传递,传送2.传名词,道理
名词,道德学问名词,疑难问题
形容词,糊涂
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相似也 惑之不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而不从师3.道4.惑四、文言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
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惑而不从师
(3)吾从而师之
(4)择师而教之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小学而大遗
(7)则群聚而笑之
(8)如是而已(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的)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5)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
而习其句读者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9)郯子之徒
(10)作《师说》以贻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
(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这,这一类)
(代词,这,这一类)
(代词,他,指代李蟠)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
生于吾乎
(4)其皆出于此乎
(5)其可怪也欤(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代词,他的)
(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
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而耻学于师
3.小学而大遗
4.位卑则足羞
5.吾从而师之
6.吾师道也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五、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以……为耻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意动用法,以……为羞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作动词,学习(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来……的(方式、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今)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六、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两个词,跟随从而。(今)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家,许多人。3.小学而大遗4.吾从而师之5.今之众人2.不拘于时,学于余。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被动句式介宾短语后置七、特殊句式“于”为被动标志1.作者认为“师”的职责范围是什么?“从师”的原则是什么?正确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提示】
①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关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第一自然段正面立论,作者是从哪几个层次来分析论述的?
【提示】
第一层,“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来,立足古代(两汉以前),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论述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传道”是核心,“受业”是手段,“解惑”是老师最基本的任务。 第三层,从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阐明从师的必要性。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有疑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要解决疑难问题必须从师。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以“吾”之语气言之,有切身之感受。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作者是分几个层次论证的?
【提示】
本段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 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做法。
第四层,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4.上面第一、二自然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自然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提示】第三自然段以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自然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自然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最后从孔子的事例中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5.第四自然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受流俗影响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来倡导从师。 作用:交代了写作本文的原因。6.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自然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韩愈传世名言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治学名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调张籍》)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师说托古立论从师的必要: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中心
论点对比批判不良风气古圣人——从师——益圣今众人——耻学于师——益愚于其子——择师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未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则群聚而笑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对比论证)正面列举历史从师范例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分论点:圣人无常师(历史事例论证)交代缘由激励后学写作目的——赠李蟠写作原因——不拘于时写作重点——能行古道结论1.下列对画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B.是故无贵无贱 无:没有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D.士大夫之族 族:类
【解析】选B。无:无论。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是( )
A.句读之不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B.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
C.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
D.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解析】选D。“乎”相当于“于”,在。A项,宾语
前置的标志;代词,这一类。B项,用来……的;表
原因。C项,表揣测,大概;代词,他们的。··········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
B.或师焉,或不焉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
【解析】选A。B项,“不”同“否”;C项,“知”同“智”;D项,“生”同“性”。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2)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1.背诵全文。
2.整理本文文言知识。
3. 写一篇《师说》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