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2、时区 (1)时区概念 ①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②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③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2)区时的计算方法: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
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
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1如:推算116°E所在时区:
用116°÷15°得7余数为11,故116°E所在时区7+1,为东八区。 ②用两地所在时区数计算两地时差 (异区相加,同区相减) 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 ③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例:已知A地(40°N,116°E)区时为11:26,求B地(35°N,140°E(1)先求A、B、时区
A地时区=116°E÷15°=7,余11°=7+1 东8区
B地时区=140°E÷15°=9,余5°=9 东9区
(2)再求A、B之间的时差
A、B之间的时差=东9区-东8区=1小时
(3)求B的区时
B地区时=11:26+1小时=12:263、日界线(1)日界线的概念①人文日界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确定原则上以东西12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的经线,又称子夜线。
②转折性: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文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自然日界线则与经线重合。
③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变更都从这里开始;自然日界线则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2)日界线的特性①更日性:只要某地方所在经线或某时区的中央经线经过这两条日界线,日期都要发生变化。(2000年广东地理试题)下图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1)NA的经度为 ,NB的经度是 。
(2)这时北京为3月 日 时。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公转1、什么叫地球的公转?
2、绕转中心是什么?
3、公转的方向又如何?
4、周期又是多少?
5、公转的速度呢?
6、公转的轨道是什么样的?(一)地球公转1、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的公转
2、绕转中心是:太阳
3、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4、公转周期是:1恒星年=365日6时9分
5、平均公转速度是:(1)角速度 59′/天,(2)线速度30千米/秒
6、公转的轨道: (1)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近日点和远日点的速度:“近快远慢” 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地球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
“二分二至日”和“公转轨道示意”叠加图二分二至日图“近快远慢” 地球绕日运行的椭圆路线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叫黄道平面地球赤道的平面叫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称黄赤交角地轴、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关系23.5°(2)地球公转轨道面叫黄道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度。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66.5度。(1)由赤道线构成的平面叫赤道面7、黄赤交角(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昼弧和夜弧
5、四季的更替和五代的划分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ABCDABCDA′至23.50N0o23.5oS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规律?o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1)移动规律为:规律?A、半年向北移,半年向南移
B、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2)冬夏半年的分布A、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南为冬
B、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为南半球的夏半年,北为冬南北回归线上及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的次数?一回归年=?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半球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A、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C、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a、由某一条纬线(?)向两侧递减
b、距离直射点距离相等的纬线上太阳高度是相等的(2)随季节的变化规律A、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a、夏至日:太高达最大值
b、冬至日:太高大最小值B、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3)计算:H=90°-纬度差(4)应用:A、房间距:L=ctgH×h
B、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α+H=90°同纬线太阳高度是否相同
0°30°60°90°某一时刻,地球上太阳高度角是怎样分布的?答:某一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角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周围呈同心圆状递减。直射点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晨昏圈上太阳高度角最小,为0°。拓展迁移请思考下列现象与正午太阳高度之间有何关系。
现象:楼房之间的最小楼间距要求在正午的时候后面楼房的底层的屋内有阳光进入。那么,最小楼间距怎样计算?
前后楼房高度楼间距两楼之间的间距可以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切值乘以楼房的高度计算。而最小楼间距应该采用当地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进行计算。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纬度变化?季节变化?规律?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1)纬度变化规律①夏半年A、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白昼长达186天
B、南半球??②冬半年A、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且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黑夜长达179天
B、南半球??(2)季节变化规律①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②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③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时晨
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且过极点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3、昼夜的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昼夜等长昼渐长,昼 >夜昼最长
昼∨夜昼渐短昼夜等长昼渐短,昼<夜 昼渐长昼∧夜昼最短4、昼弧和夜弧(1)定义: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的两段弧线,位于昼半球的叫昼弧,位于夜半球的叫夜弧(2)规律:A、昼弧﹥夜弧——→昼长夜短:为该半球的夏半年
B、昼弧=夜弧——→昼夜平分:为二分日
C、昼弧﹤夜弧——→昼短夜长:为该半球的冬半年(3)计算:A、昼长=昼弧所夸经度数÷15°/h
B、夜长=夜弧数÷15°/h5、四季(1)气候四季的划分:
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次1、次2以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为依据(2)天文四季夏季时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6、五带的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寒带极圈之内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来划分的1.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A. 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 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 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课堂测验A2. 画图及填空:(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课堂测验 ②此时为正午12点的是 各点;而A点时间为
时,D点时间为 时。
③由于地球自转,图中各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的应该
是 各点;向左偏转的是 点;而不偏转
的是 点。
④A、D、G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应该是 。F90度ABCE、F、G48AEDFCB、GAFGBCDAE4、①此时,图中字母表示的各地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点, 此时该点的太阳高度达 。太阳高度为0度的是 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900-纬度差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太阳能热水器仰角、楼距计算)地面(或楼顶)正午太阳高度角热水器仰角某疗养院(北纬36.5°)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x=20×cot 30°=34.7 m。黄赤交角变大为24°,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29.5°),楼影变长,两楼间距应增大。答案:(1)34.7 m
(2)楼距应增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1.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0 B.59.50 C.66.50 D.360
2.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增到最大时,可能发生的是
A.天山雪线的位置最高 B.松花江流域河水封冻
C.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罗马地区高温干燥 解析: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可以求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6+23.50︱= 30.50),进一步计算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是59.50。
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最大时,是北半球冬至日。下课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