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点单元特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测试)-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梯形有两组对边平行 B.读9030600这个数时,只读一个零
C.1500÷200=7……100 D.两条平行线长都是5米
2.根据42÷7=6可以知道84÷14=( )。
A.6 B.12 C.18 D.60
3.下边的除法算式,正确的余数是( )。
A.2 B.20 C.200
4.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都除以4以后,商是30,那么原来的商是( )。
A.30 B.120 C.60
5.□×19﹤600,□中最大能填( )。
A.25 B.30 C.31
6.奇思用计算器计算4500÷15时,不小心输成了450÷15,下列( )做法可以弥补他的失误。
A.乘2 B.加10 C.乘10 D.除以10
二、填空题
7.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可写作( ),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 )秒。
8.根据56÷2=28填数,560÷20=( ),560÷2=( ),5600÷200=( )。
9.在括号里填上“>”“<”或“=”。
360÷12( )360÷15 48×48( )96×24
10.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20平方米,长是20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4米,扩大后的面积是( )平方米。
11.元旦节,灰太狼一家驾车去云南西双版纳旅行,他们8:00从家出发,轿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全程320千米,他们( )时能到达云南西双版纳。
12.□28÷42,如果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能填( );如果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 )。
三、判断题
13.把1分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厘米。( )
14.100÷50×2=100÷100=1。( )
15.因为7÷3=2……1,所以700÷300=2……1。( )
16.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2,要使商不变,除数就要乘2。( )
17.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可能1个0也没有。(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400÷80= 150×7= 5×39×2= 361÷39≈
451+80= 623-90= 270÷3÷9= 640÷81≈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76÷47 ☆ 615÷18
720÷71 ☆ 920÷30
五、解答题
20.李叔叔开车到县城送货,去的速度是40千米/时,用了3小时。原路返回来时李叔叔提高了速度,比去时平均每小时快20千米。李叔叔返回时用了多少小时?
21.翠花看到森林百货商场围巾的价格是:19元一条,24元两条,请您帮翠花算一算450元最多可以买几条围巾?还剩多少元?
22.看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他们俩谁打字的速度快?
(2)一篇2000个字的文章佩奇半小时能打完吗?
23.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24.幸福小区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15天共节约用水180吨。照这样计算,幸福小区一年节约用水多少吨?(一年按365天计算)
参考答案:
1.C
【分析】先对每个选项中的说法进行分析并判断,然后选择正确的一项即可。
A.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依此判断。
B.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依此读出这个数即可判断。
C.15÷2=7……1,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那么商不变,余数也要乘100,依此判断。
D.两条平行线都是直线,直线不能测量出长度,依此判断。
【详解】A.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即原说法错误。
B.9030600读作:九百零三万零六百,读了2个零,即原说法错误。
C.1×100=100,即1500÷200=7……100,即原计算正确。
D.不能测量出两条平行线的长度,即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梯形的特点,亿以内数的读法,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以及平行线的特点。
2.A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根据42÷7=6可以知道84÷14=6。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商不变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根据题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或都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860÷30=28……2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都除以4以后,商是30,那么原来的商是30。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商不变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C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最大填几,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入的最大数。
【详解】600÷19=31……11,31×19﹤600,□中最大能填31。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变化的规律: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
【详解】4500÷450=10
所以:把450÷15的商乘10可以弥补他的失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除数不变时,商和被除数的变化完全相同。
7. 340米/秒 5
【分析】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之间用“/”分开。
时间=路程÷速度,依此直接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可写作:340米/秒。
1700÷340=5(秒),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5秒。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28 280 28
【分析】在商不为0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的大小不变;当除数一定时,被除数乘几,商就乘几;依此填空。
【详解】56÷2=(56×10)÷(2×10)=560÷20=28;
56×10=560,28×10=280,即560÷2=280;
56÷2=(56×100)÷(2×100)=5600÷200=28。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 =
【分析】括号前后两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都是360,则除数越小,商就越大。
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时,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的大小不变,依此比较。
【详解】12<15,即360÷12>360÷15。
48×48=(48×2)×(48÷2)=96×24。
【点睛】熟练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400
【分析】长方形的宽=面积÷长,依此计算出长方形的宽,然后用原长方形的宽加4米,从而计算出扩大后的宽,通过计算可知,扩大后为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出扩大后的面积。
【详解】320÷20=16(米)
16+4=20(米)
20×20=400(平方米)
即扩大后的面积是400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先计算出原来长方形的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2
【分析】8:00=8时;先计算经过时间:路程÷速度=时间;
再计算到达时间=出发时间+经过时间;代数解答。
【详解】320÷80=4(小时)
8时+4小时=12时,所以他们12时能到达云南西双版纳。
【点睛】考查的是关于到达时间的推算应该怎么计算,还是时间、速度、路程的运用。
12. 3 4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使商是一位数,那么被除数百位、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要小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百位、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要等于或大于除数;依此填空。
【详解】□28÷42,如果要使商是一位数,则□2<42,因此□里最大能填3;
如果要使商是两位数,则□2=42或□2>42,因此□里最小能填4。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然后根据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平均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可进行解答。
【详解】1分米=10厘米
10÷10=1(厘米)
所以,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是1厘米,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进行单位换算,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14.×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0÷50×2=2×2=4,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15.×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几(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应该乘几,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商不变规律可知,7÷3=2……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商不变,余数是100×1=100,即700÷300=2……100,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商不变的性质,灵活掌握商不变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不为零),商不变。
【详解】要想使商不变,除数应该除以2,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17.√
【分析】5000÷40=125,被除数末尾有3个0,商的末尾没有0,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可能1个0也没有,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本题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原说法正确。
18.5;1050;390;9
531;533;10;8
【解析】略
19.8;34……3
10……10;30……2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376÷47=8 615÷18=34……3
验算:
720÷71=10……10 920÷30=30……20
验算:
20.2小时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依此计算出李叔叔到县城送货行驶的路程,然后计算出返回时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出李叔叔返回时用的时间即可。
【详解】40×3=120(千米)
40+20=60(千米/时)
120÷60=2(小时)
答:李叔叔返回时用了2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36条;18元
【分析】因为24÷2=12(元),所以买24元两条的比较便宜,求最多可以买多少条围巾,还剩多少钱,先求出能买多少组两条,即求450里面有几个24,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方法,用除法解答即可。再判断剩下的钱数能否再买一条围巾。最后把两种买法买的条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450÷24=18……18(元)
18<19
18×2=36(条)
答:最多可以买36条围巾,还剩18元钱。
【点睛】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方法,用除法解答。
22.(1)佩奇速度快
(2)能打完
【分析】(1)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求出工作效率,再比较即可;
(2)用佩奇的工作效率乘工作时间求出工作总量即可求解。
【详解】(1)880÷11=80(个)
975÷15=65(个)
80>65
答:佩奇打字速度快。
(2)半个小时=30分钟
30×80=2400(个)
2400>2000
答:佩奇半个小时能打完。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23.34组
【分析】要将612名学生,平均分成18人一小组的环保小组,用学生总人数除以每组人数,即可知道可以分成多少组。据此解答。
【详解】612÷18=34(组)
答:可以组成34组。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掌握。熟练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4.4380吨
【分析】先用180÷5计算出每天能节约用水多少吨,然后再用每天节约用水的吨数乘365,即可解决。
【详解】180÷15×365
=12×365
=4380(吨)
答:幸福小区一年节约用水4380吨。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每天节约用水的吨数,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