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点单元特训:分数除法(单元测试)-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已知a和b互为倒数,( )。
A. B.1 C.4
2.两个正方形边长比是2∶3,它们的面积比是( )。
A.2∶3 B.3∶2 C.4∶9 D.9∶4
3.甲数的是12,乙数是32的,甲数与乙数的差是( )
A.43 B.11 C.0 D.8
4.小刚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总页数的,剩下的页数与已经看的页数的比是( )。
A.5∶8 B.3∶8 C.3∶5
5.六(1)班有女生24人,比男生人数的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解:设男生有x人,下列方程错误的是( )。
A. B. C. D.
6.现有2吨货物,用一辆汽车运,4次运走了这堆货物的.运走这堆货物一共需要多少次?下面所列算式中,错误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7.8∶5的前项增加2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如果后项乘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增加( )。
8.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那么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 ),体积比是( )。
9.中国农历中“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一天,某地白昼与黑夜时间比是5∶7。这一天该地区白昼( )小时,黑夜( )小时。
10.540千克的是( )千克,( )米的是米。
11.食品店用巧克力糖和奶糖按质量比3∶2配制一种礼品糖。如果要配制这种礼品糖20千克,则需要巧克力糖( )千克。
12.把一根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三、判断题
13.琪琪与妈妈的年龄比是2∶7,3年后琪琪与妈妈的年龄比还是2∶7。( )
14.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这个数。( )
15.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长是厘米。( )
16.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
17.六(1)共有48人,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4∶5。(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 -= 24×= ÷4=
×= ÷= 0.32= 5÷-÷5=
19.脱式计算。
75×× ÷×
135÷÷ ÷8×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正好是300页,第二天又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22.李华买了一瓶可乐,喝去,正好是升,这瓶可乐共多少升?
23.某电视厂今年生产2520台电视,比去年多生产,去年生产了多少台?
24.红星小学的四年级有学生360人,正好是全校学生人数的,而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5.东东和奶奶一起制作面包,需要的鸡蛋、面粉和牛奶的比是1∶3∶5。每种材料东东都帮奶奶准备了4.5千克。如果制作面包时,面粉正好用完了,准备的鸡蛋和牛奶够用吗?请计算解答说明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1.A
【分析】a和b互为倒数则a×b=1,==。据此解答。
【详解】a×b=1
==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倒数的概念,知道a×b=1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边长比的平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两个正方形边长比是2∶3,它们的面积比是4∶9;
故答案为:C。
【点睛】熟记正方形边长比和面积比的关系。
3.D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甲数是1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乙数是32×,然后用减法求出两数差即可.
解:32×﹣12
=24﹣16
=8
两数的差是8.
故选D.
4.C
【分析】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已经看了总页数的,即将总页数平均分成了8份,已经看得占5份,剩下的页数为(8-5)份,据此回答即可。
【详解】(8-5)∶5=3∶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表示出对应的份数,根据比的意义,列式解答。
5.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男生人数×+4=女生人数”,据此可知“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表示“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
B.表示“男生人数×+4=女生人数”;
C.表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
D.,方程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明确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解析】略
7. 15 32
【分析】由于前项增加24,此时前项变为:8+24=3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即32÷8=4,后项也乘4,即5×4=20,则后项增加:20-5=15;由于后项乘5,则前项也乘5,即8×5=40,则前项增加:40-8=32。
【详解】由分析可知:
(8+24)÷8
=32÷8
=4
5×4=20
后项应增加:20-5=15
8×5=40
前项应增加:40-8=3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
8. 9∶4 27∶8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比假设出正方体的棱长,再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最后求出表面积之比和体积之比即可。
【详解】假设大正方体的棱长为3cm,小正方体的棱长为2cm;
大正方体的表面积:
3×3×6
=9×6
=54(cm2)
小正方体的表面积:
2×2×6
=4×6
=24(cm2)
大正方体表面积∶小正方体表面积=54∶24
=(54÷6)∶(24÷6)
=9∶4
大正方体的体积:
3×3×3
=9×3
=27(cm3)
小正方体体积:
2×2×2
=4×2
=8(cm3)
大正方体体积∶小正方体体积=27∶8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明确表面积比就是棱长的平方比,体积比就是棱长的立方比。
9. 10 14
【分析】根据题意,一昼夜是24小时,白昼和黑昼的比是5∶7,白昼占全天的,黑昼占全天的,再用一昼夜的时间乘白昼和黑昼占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白昼:24×=24×=10(小时)
黑昼:24×=24×=14(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关键是明确一昼夜是24小时。
10. 450 3
【分析】求540千克的是多少千克,用540×计算;已知未知量的是米,求未知量用÷计算。
【详解】540×=450(千克)
÷=3(米)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11.12
【分析】已知糖的总质量以及两种糖的质量比,按比例分配,先求出一份的质量,再乘巧克力糖所占份数即可。
【详解】20÷(3+2)×3
=20÷5×3
=12(千克)
需要巧克力糖12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问题,比较简单,掌握方法认真解答即可。
12.
【分析】每段的长度=总长度÷分成的总段数;把全长看作单位“1”,除以总段数即可。
【详解】÷4= (米),每段长米。
1÷4= ,每段占全长的。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除法的计算,注意平分的是具体数量还是单位“1”。
13.×
【分析】随着时间的变化,琪琪和妈妈的年龄差不变,但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会发生变化,可以用赋值法解答。
【详解】琪琪与妈妈的年龄比是2∶7,假设琪琪今年10岁,那么妈妈就是35岁,3年后,琪琪是13岁,妈妈就是38岁,她们的年龄比是13∶38,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明确两人的年龄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4.√
【分析】真分数<1,被除数除以小于1的数时,商比被除数大。
【详解】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比被除数大,如÷=,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商和被除数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
【分析】长方形的长是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可知宽是长的,据此求出宽,根据长×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再和24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厘米)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比的应用和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应掌握。
16.√
【详解】略
17.×
【解析】略
18.1;;21;
;2;0.09;24
【详解】略
19.20;
180;
【分析】(1)在计算过程中把分子和分母分别约分;
(2)(3)(4)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在计算连乘的过程中把分子和分母分别约分。
【详解】75××
=
=20
÷×
=
=
135÷÷
=
=180
÷8×
=
=
20.;;
【分析】方程两边同时减1,再同时除以 ;
方程两边同时加8,再同时除以 ;
先计算方程右边的乘法,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
【详解】
解:
;
解:
;
解:
21.150页
【分析】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它的是300页,求单位“1”,用300÷,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再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总页数乘,就是第二天读了的页数。
【详解】300÷×
=300××
=500×
=150(页)
答:第二天读了150页。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2.
【分析】根据题意,这瓶可乐的,正好是升,则用除以即可求出这瓶可乐共多少升。
【详解】÷=(升)
答:这瓶可乐共升。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23.2100台
【分析】把去年生产电视的台数看作单位“1”,今年比去年多生产,由此得到等量关系式:去年生产电视的台数×(1+)=今年生产电视的台数,则去年生产的的台数用今年的台数除以1+,解答即可。
【详解】2520÷(1+)
=2520÷
=2100(台)
答:去年生产了2100台。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24.324人
【分析】用四年级的人数除以求出全校学生的人数;再用全校的人数乘计算出六年级学生的人数。
【详解】360÷×
=1620×
=324(人)
答:六年级有学生324人。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5.鸡蛋够;牛奶不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鸡蛋、面粉和牛奶的比是1∶3∶5,就是把鸡蛋、面粉和牛奶分成1份、3份、5份,一共是1+3+5=9份,其中鸡蛋占总份数的,面粉占总份数的,牛奶占总份数的,每种材料准备4.5千克,面粉刚好用完,用4.5÷,就是鸡蛋、面粉和牛奶一共需要的总重量;再用总重量×,就是需要鸡蛋的重量,和准备的鸡蛋的重量比较,求出鸡蛋准备的够不够;用总重量×,就是牛奶需要的重量,再和准备的牛奶重量比较,求出牛奶准备的够不够;即可解答。
【详解】1+3+5=9(份)
鸡蛋占总重量 的;面粉占总重量的;牛奶占总重量的;
4.5÷=4.5×3=13.5(千克)
鸡蛋用13.5×=1.5(千克)
1.5<4.5
鸡蛋准备的够;
牛奶需用13.5×=7.5(千克)
7.5>4.5
牛奶准备的不够。
答:鸡蛋准备的够,牛奶准备的不够。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性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以及小数比较大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