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点单元特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找出得数最大的算式( )。
A.360÷3+2×6 B.360÷(3+2×6) C.360÷[(3+2)×6]
2.小明在学校操场跑步,8分钟跑了6圈,每圈200米。如果要计算小明每分钟跑了多少米,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
A.200×6 B.200×6÷8 C.200×8 D.200×8÷6
3.53-50=3,3×12=36,144÷36=4,写成综合算式是( )。
A.(53-50)×12÷144 B.144÷(53-50)×12 C.144÷[(53-50)×12]
4.下面算式中,去掉小括号后得数不变的算式是( )。
A. B. C.
5.计算“”的正确结果是( )。
A.14 B.30 C.64
6.芳芳在计算“”时,不小心把括号看丢了,这样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A.600 B.150 C.450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小明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36看成63,结果得到商12且没有余数。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
8.在括号里填“>”“<”或“=”。
8升( )800毫升 360÷24( )360÷4×6
2升30毫升( )2300毫升 450÷9÷5( )450÷(5×9)
9.把4256÷56=76,80-76=4,4×25=10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10.一个打字员6分钟打了480个字。按这样的速度他又工作了7分钟把一份稿件打完。这份稿件一共有( )个字。
11.给算式添上一个括号,使结果最大的算式是( )。
12.陈明在计算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期末平均成绩时,把数学分数98看成了89,这样计算出来的平均分是92分。这三个学科正确的平均分应该是( )分。
三、判断题
13.15+45÷15+45=60÷60=1。( )
14.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除法,应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
15.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
16.电影院有120把椅子,三年级有4个班,一个班25个人,4个班一起去看电影,座位是足够的。( )
17.420÷12×5与420÷60的结果不同。(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脱式计算。
(1)(338+412)÷25 (2)978-918÷54 (3)(824-199)÷25
五、解答题
20.某商场购进600台电脑,卖了27天后还剩下195台,平均每天卖多少台电脑?
21.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7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8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2.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如下图)。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3.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加工120个。20天可以完成任务;如果想15天完成任务,每天需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24.植树节那天,三、四年级共植树12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在线段图上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参考答案:
1.A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计算出各个选项的结果,再比较。
【详解】A.360÷3+2×6
=120+12
=132
B.360÷(3+2×6)
=360÷(3+12)
=360÷15
=24
C.360÷[(3+2)×6]
=360÷[5×6]
=360÷30
=12
132>24>12,选项A的得数最大。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2.B
【解析】首先用圈数(6圈)乘每圈的米数(200米)求出小明跑的总米数,再除以时间(8分钟),得出小明每分钟跑的米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00×6是总米数,再除以8得出每分钟跑的米数;
故算式为:200×6÷8
故选:B
【点睛】明确用总米数除以总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要注意时间的单位。
3.C
【解析】根据题意,先用53-50求出差,再×12求出积,最后144÷求出的积即可。
【详解】53-50=3,3×12=36,144÷36=4,写成综合算式是:144÷[(53-50)×1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分式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的运算顺序:有括号时先计算括号内的,没有括号时,先计算乘法或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算出的得数进行对比,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
A.,若去掉括号:;乘法在前,先算乘后算除法,
B.,若去掉括号:;除法在前,先算除法后算乘法,
C.,若去掉括号:282-76-38,先算282-76=206;206-30=176
综上可知,去掉小括号后,得数不变的算式是A项。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括号时四色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没有括号时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本题可总结规律:当括号前是乘号的同级运算,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不需要改变。
5.C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加和减属于运算中的第一级运算,通常放在最后面计算,乘和除属于运算中的第二级运算,运算顺序高于加和减。
【详解】根据四则运算法则可知,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则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情况下的运算顺序,牢记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6.C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括号看丢了,改变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详解】
=600÷4+□÷4
=150+□÷4
600+□÷4-(150+□÷4)
=600+□÷4-150-□÷4
=600-150
=45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应用,注意理解题意,正确进行改写。
7.21
【分析】先用错误的除数乘错误的商求出被除数,然后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求出商即可。
【详解】63×12÷36
=756÷36
=21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根据错误的除数和商求出被除数的数值,进而问题得解。
8. > < < =
【分析】将8升化成毫升为单位,用8乘进率1000,再进行比较;
计算出左右两边的算式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
将2升30毫升化成毫升为单位,用2乘进率1000,再加上30毫升,最后作比较即可;
计算出左右两边的算式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8×1000=8000,故8升=8000毫升,8升 (>) 800毫升;
360÷24=15,
360÷4×6
=90×6
=540
360÷24 (<) 360÷4×6
2升=2000毫升,2升30毫升=2030毫升,故2升30毫升 (< ) 2300毫升;
450÷9÷5
=50÷5
=10
450÷(5×9)
=450÷45
=10
450÷9÷5 ( = ) 450÷(5×9)
【点睛】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和四则运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9.(80-4256÷56)×25=100
【分析】由题意可得,4256÷56=76,80-76=4,4×25=100是先用4256÷56求出商,再用80减去求出的商,最后乘25即可。
【详解】把4256÷56=76,80-76=4,4×25=10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4256÷56=76,80-76=4,4×25=100。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关键是明确整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即可。
10.1040
【分析】6分钟打480个字,那么该打字员每分钟打字80个,每分钟打字数乘时间可以得到这份稿件的字数。
【详解】一分钟打:(个)
一共打了:(分钟)
(个)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与除法的实际应用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
11.
【分析】要想结果越大,最后应当算加法或者乘法,据此判断。
400÷20+5×4添加括号后可能成为:
(400÷20)+5×4
(400÷20+5)×4
400÷(20+5×4)
400÷(20+5)×4
400÷20+(5×4)
【详解】根据所得公式:
(400÷20)+5×4=40
(400÷20+5)×4=100
400÷(20+5×4)=10
400÷(20+5)×4=64
400÷20+(5×4)=40
100>64>40>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含有小括号在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12.95
【分析】根据“把数学分数98看成了89”,可知在计算总分时少算了98-89分,把少算的分数求平均数再加上已经算出的平均分数,就可以求出正确的平均分。
【详解】少算的平均分为:
(98-89)÷3
=9÷3
=3(分)
正确的平均分为:92+3=95(分)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对分数错看的理解,比正确的数小就是少算,比正确的数大就是多算。
13.×
【分析】15+45÷15+45有除法和加法,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由此求出结果,再比较求解。
【详解】15+45÷15+45
=15+3+45
=18+45
=63
63>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找清楚计算的顺序,不要被数字所迷惑。
14.×
【详解】根据整数的运算顺序可得,一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除法,应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计算。
例如:135÷5×32应按照顺序先计算除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可知,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四则混合运算规律的掌握理解。
16.√
【详解】首先求出4个班的总人数,用总人数与120比较大小即可。
25×4=100(人)
120>100,所以座位是足够的。
故答案为:√
【点睛】求出总人数是解题关键。总人数小于座位数就够;总人数大于座位数就不够。
17.√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可知,计算420÷12×5时,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据此求出算式的得数。再根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求出420÷60的商,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420÷12×5
=35×5
=175
420÷60=7
两个算式的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
18.30;16;87;15
46;115;28;101
【解析】略
19.(1)30;(2)961;(3)25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运算顺序是: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详解】(1)(338+412)÷25
=750÷25
=30
(2)978-918÷54
=978-17
=961
(3)(824-199)÷25
=625÷25
=25
20.15台
【分析】先用电脑总台数减去剩余台数,求出27天共卖了多少台,再除以天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天卖多少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600-195)÷27
=405÷27
=15(台)
答:平均每天卖15台电脑。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卖出的总量。
21.532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分别客车和货车行驶的路程。再将两个路程加起来,即为A、B两城的距离。
【详解】75×4+58×4
=300+232
=532(千米)
答:A、B两地相距532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22.950平方米
【分析】把图中9块草坪平移到一块,会形成一个长是(40-1×2)米,宽是(27-1×2)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40-1×2)×(27-1×2)
=38×25
=950(平方米)
答:草坪的面积是950平方米。
【点睛】此题考查长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是通过平移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块大草坪再计算。
23.40个
【分析】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这批零件的数量,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实际每天加工零件的数量,再减去120个即为每天需要多加工的零件数量。
【详解】120×20÷15-120
=160-120
=40(个)
答:每天需要多加工40个零件。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键。
24.54棵;74棵;
【分析】根据题意:三、四年级共植树12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先求出三年级植树的棵数,列式计算(128-20)÷2,即可解答。
【详解】三年级植树数量:
(128-20)÷2
=108÷2
=54(棵);
四年级植树数量:54+20=74(棵);
答:三年级植树54棵,四年级植树74棵。
【点睛】根据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求出三年级植树的数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