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读看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刘彻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岁登基。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汉武帝面临的问题内忧:匈奴趁秦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之机,重新占领河套平原,并经常骚扰西汉北方边疆地区。外患:
诸侯国力量日益强大,皇权受到威胁由皇帝身边的侍从人员组成内朝,
作为决策机构以原来的三公九卿为外朝,
作为执行机构削弱相权一、汉武帝的改革现在我们看一看汉武帝的父亲景帝时出现了怎样的王国问题?“七国之乱”六王被杀,王国问题彻底解决了吗?郡国并行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此材料说明了什么?“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导火线是当时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很惶恐,就听信了谗言,捕杀了晁错,乞求刘濞退兵。刘濞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其余六王皆自杀,七国都被废除。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由嫡长子继位外,还得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封给其他子弟为侯。)假如这个正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他有四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阴影部分)这个诸侯王的封地和以前相比有何变化?效果: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加强中央的监察权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行为加强中央的经济权废除旧货币,通行五铢钱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资料: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此材料说明了什么?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汉武帝儒家道家法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到了汉武帝时候,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力日益强盛,继续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合统治者要求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治国思想,以维护加强君权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秦实行法制导致暴政横行,最后使秦朝二世而亡。西汉统治者显然吸取了这一教训,不会采取法家思想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核心思想:忠君、仁爱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采取了那些措施?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也从此确立。
有利于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有利于西汉“大一统”的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但其独尊儒家思想,排斥其他思想的传播,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是文化专制的表现。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这样的描述:西汉初年在与匈奴的交往中,备受屈辱。当时西汉皇帝为了笼络匈奴政权,不得已把西汉皇室女子嫁给匈奴的首领,实行“和亲”政策,以迟缓匈奴骑兵南下掠夺的步伐。西汉初年为什么要如此对待匈奴?
三、经略边疆匈奴趁秦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之机,重新占领河套平原,并经常骚扰西汉北方边疆地区。西汉初年经济困难,国力有限,不具备打败匈奴的实力
白登之围
和亲政策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派张骞出使西域在南部和西南部设郡县4、经略边疆:措施:效果:效果:效果: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反击匈奴
时间:长达30年
人物:卫青、霍去病
结果:把匈奴赶过大青山,最终退居漠北汉武帝汉武帝在位50多年,西汉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边疆稳定,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常年用兵,生活奢靡,导致人民生活困苦,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罪己诏”结合所学内容,同学之间相互议一议“你对汉武帝有怎样的看法”? 汉武帝雄才大略,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经济、军事上的大一统,不愧为一代杰出人物,但是晚年他也犯了一系列的过错,连年穷兵黩武,加重赋税,给人民带来灾难,下“罪己诏”,知过能改,做为封建帝王是难能可贵的,可见功大于过,仍要对他持有肯定态度。汉武帝的大一统1、政治上:
2、思想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设置内外朝,设立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效果:效果:措施: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措施: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经济上:
4、经略边疆: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派张骞出使西域在南部和西南部设郡县措施:效果:措施:效果:效果:效果: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历史人物?你最欣赏或最钦佩谁?说说你喜欢或钦佩他的理由。自 由 空 间1、如果请你来编写《汉朝帝王传记》,以下几个皇帝的先后顺序应该如何排列?
①汉景帝 ②汉武帝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3412我是历史小专家我是历史小专家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A我是历史小专家(1)汉武帝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 )
(2)董仲舒建议汉高祖,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
(3)汉文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3、辨别真伪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