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教学课件+视频:第三章 相互作用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一教学课件+视频:第三章 相互作用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1-23 10:14:00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个同学在回家的路上,只顾回头看路边的一只小狗在玩耍,结果他一头撞在了路边的树干上,很快头上起了一个包,并感觉很痛。明明是他撞了树,给树一个作用力,为什么他还感觉到自己痛呢?足球的速度为什么发生了变化?树枝的形状为什么发生了变化?由以上现象你发现什么?
1.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1.知道力的概念及力的两种作用效果。(重点)
2.学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3.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心,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及方向。
4.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其他物体作用的结果生活中我们说:
用力了!科学告诉我们: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践体会:用手拍桌面,脚踢足球等。
只要速度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大小还是方向变了,我们就说运动状态变了!
3.力的性质:你能从力的定义总结出力的性质吗?(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思考:要表示力的作用效果,需要考虑力的哪些特征?
4.力的三要素:
(1)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单位:牛顿,符号:N。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5.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15NF=30NF=30N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力的图示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典例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
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
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
性质的力AB【解析】选A、B.根据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知选项
A正确。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选项B正确。根据
力的三要素,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
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有关,选项C
错误。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选项D错
误。【典例2】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大小为100N的力F,如何表示这个力呢?首先选一标度(可以用1cm长表示20N的大小)然后,从力的作用点向右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是标度的5倍,表示100N,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生活中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物体为什么会
下落?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问题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又是谁?
问题2:物体受重力,需要与地球接触才能产生吗?
问题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对吗?二、重力2.大小: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G = mg(g = 9.8 N/kg = 9.8 m/s2)重力的大小可由弹簧测力计测定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原理是什么?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等
效如何确定重力的作用点?【讨论与探究】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一个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对重心的理解: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其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都有关系。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物体
质量 均匀
分布分布不
均匀形状决定重心
位置重心
位置形状和质量
分布决定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建筑工人在砌墙的时候,常常用这种东西.你知道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它的原理是什么?【典例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ABC【典例4】如图所示,一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
装满了细砂,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砂慢慢
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细砂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C【解题指导】求解此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2)正确分析物理的初末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选C。球壳的重心位置是不变的,细沙不断流出,则细沙的重心不断下降,故整体的重心在不断下降,降到一定位置后又会上升.也可用极限思维方法来研究:设想细沙流尽,则整体的重心就是球壳的重心,故共同重心是先降后升,所以C正确.1.引力相互作用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相互作用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电磁相互作用电磁摩擦力、弹力、压力等都属于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 弱相互作用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力的作用效果4.力的三要素:6.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力2.力的性质:5.力的单位: 牛顿 国际符号:N1.产生的原因3.大小(1)G=mg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5.作用点(重心)注意: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重力2.定义重心的定义重心位置的判断1.下述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A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物体相互接触时才存在力
B.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用手抛出的石块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C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B.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
C. 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D.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于重心处,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A 4.关于重心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B.用细软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B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