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7 20:5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影响巨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能量
B.能量主要集中在0.76~4微米波段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D.目前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已非常大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行进中的汽车 B.煤球炉
C.太阳能电池   D.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2022年共有两次日食,一次日环食,一次日全食。其中日环食可在中国地区观测到,日全食中国地区不可见。下图为日全食照片。读图,完成3-5题。
3.日全食发生时看不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4.太阳最外层大气的太阳活动标志为(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5.观测到日全食的地区(  )
A.会观察到月球的光辉
B.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极光
D.太阳辐射急剧减弱
近年,我国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7.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与太阳能无关(  )
A.风能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能源),据此完成8-9题。
8.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9.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  )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下图表示1960—2012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宁西北地区年降水距平关系。回答10-11题。
10.图示信息表明(  )
A.黑子数量变化周期忽长忽短,无规律可循
B.降水量的最大值约150 mm,出现在1994年
C.总体上黑子高值期降水偏少,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11.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B.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D.水循环的动力增强
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如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出现    B.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喷发 D.风的形成
13.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
1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个月 (  )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16.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六
下图为某一时期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18.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9.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暗黑。
(2)B是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
(3)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________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________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北美洲受太阳活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北部居民常看到壮观的________现象。
20.读中国年太阳辐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比较A、B两地,选出适合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地区,并说明该地年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3)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某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连船都无法航行。
太阳黑子的周期性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和             。
(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从上图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峰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
(4)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短波通信
22.读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________________,极小值出现在________。
(2)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在________的纬度带上,由此向________和________逐渐减少,最小值在________。
(3)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________,随着________的增高,太阳辐射量迅速________,到________为零。
(4)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________的增高而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于波长为0.4~0.76微米的可见光部分;8.24焦/(平方厘米·分)是太阳常数,而不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农作物现在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仅仅为2%~4%。第2题,汽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答案:3.A 4.C 5.D
解析:第3题,日全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挡住的是太阳大气层的最里层——光球层,而外侧的色球层、日冕层可以看到,A项正确。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最外层大气是日冕层,其上的太阳活动类型是太阳风,C项正确。第5题,日全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因此能看到月球的背影,但不能看到月球反射太阳光,A项错误;太阳被月球挡着,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少,对地球的电离层影响减弱,因此不会产生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的现象,B项错误;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影响,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极光现象,日全食时,太阳被月球挡着,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减弱,一般不会看到美丽的极光,C项错误;太阳被月球挡着,使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急剧减弱,D项正确。
答案:6.C 7.C 
解析:第6题,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导致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小;加之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故太阳辐射能丰富。气候寒冷不是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第7题,地热能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能无关,其他三种能源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由材料知,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第9题,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使用效果会更好,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答案:10.C 11.A
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黑子数量多少呈现周期变化,周期约为11年;据图可知,黑色柱只是表示降水距平,不表示降水量,降水距平的最大值约250 mm,出现在1994年;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第11题,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的耀斑活动也增多,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地表温度明显升高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大气逆辐射作用、水循环增强无明显相关性。
答案:12.C 13.B 
解析:第12题,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生命活动、水体的运动、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说明生物的出现、水体的运动、风的形成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有关;火山的喷发来自地球的内能,与太阳辐射无关。第13题,大致与青藏高原同纬度的上海也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上海经济发达,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该计划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是能量分散。
答案:14.A 
解析: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且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很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故选A,不选B、C、D
答案:15.B 16.A
解析:第11题,根据气温曲线可知,该地这一周的日最高气温在17 ℃左右,最低气温在9 ℃左右,符合5月的气温日变化特点。第12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农产品品质的提升。
答案:17.D 18.B 
解析:读图可知,在图示区域的南部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负相关,在图示区域的北部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呈正相关。结合区域地理相关知识可知,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只有少部分地区呈负相关;相关性最小的区域在图示区域中部;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大于0.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江淮地区不同区域出现梅雨的强度变化不同,但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19.[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A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第(1)题,黑子发生在光球层,黑子的形成原因是温度比周围低,看起来暗一些。第(2)题,B是色球层,耀斑活动发生在此层。第(3)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生磁暴、极光现象并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第(4)题,加拿大是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的国家,其北部在北极圈以内,太阳活动爆发时可欣赏到极光现象。
[答案] (1)光球 黑子 比周围温度低
(2)色球 耀斑
(3)黑子 耀斑 无线电短波通信 磁暴
(4)加拿大 极光
20.答案:(1)总体上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2)A地。A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3)太阳能资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特点。局限性是能量分散,并且受天气影响大,能量不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年太阳辐射分布。第(1)题,图示反映我国年太阳辐射总体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四川盆地为年太阳辐射量最贫乏地区。第(2)题,A地为青藏高原,主要从地势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析。第(3)题,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可从太阳能的主要优点角度分析,其局限性可从利用太阳能的不利角度分析。
21.答案:(1)光球 耀斑
(2)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但并不一定就刚好是11年,有时会略有差异。
(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依靠电离层传播的短波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解析: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它们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影响短波通信,还会影响气候。
22.[解析] 第(1)题,根据坐标图判断,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判断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依次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第(2)题,根据曲线找准横坐标对应的纬度范围,然后判断向两侧减小,最小值出现在极点。第(3)题,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然后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量减少,到极点为零。第(4)题,夏半年的辐射量高于冬半年,且最大差值出现在极点上,最小差值出现在赤道上。
[答案] (1)赤道 减少 极点
(2)20°~30° 极点 赤道 极点
(3)赤道 纬度 减少 极点
(4)纬度 增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