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掌握其内容和影响(重点)
2.知道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和农业集体化的概况(重点)
3.正确认识苏联模式(难点)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47—48页的内容,查找下列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1、找出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时间、实施者、内容、作用;
2.苏联的成立时间:_______年
了解感知
一.新经济政策的史实: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________ 实施者:____________
3.内容:
(1)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3)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4)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影响: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了解感知
(1)背景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1921年
列宁
1920年俄国粮食和工业生产产量统计表
图表一
上述图表和自学检测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背景:(1)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
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2.时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征收粮食税
工业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允许自由贸易
统一配给制
取消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特点
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验,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作用:①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5.启示:
①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47—48页的内容,查找下列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1、找出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时间、实施者、内容、作用;
2.苏联的成立时间:_______年
了解感知
1922年
二、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沙俄( 古 —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今)
二、苏联的工业化
工业落后的穷国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斯大林的愿望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48—5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将答案用铅笔在课本相应处做标记,4分钟后找同学口头展示。
1.通过看课本P48页,找出苏联工业化时间、措施、成就、作用;
2.通过看课本P49页找出农业集体化时间、目的、影响;
3.通过看课本P50页归纳苏联模式的标志、特点、影响;
深入学习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时间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果:
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1926
措施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
占全世界的比重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特点:
如何评价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
(1)积极作用:
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2)危害:
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1、目的
直接:解决粮食问题。根本:
2、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起
3、措施:
①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②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
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为实现工业化建设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这笑话说明什么
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影响
积极: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弊端: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3、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
2.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表现:
经济方面---忽视商品经济,重视计划经济
政治方面---忽视民主法制,个人高度专权
3.评价
积极: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 ①没有尊重经济规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②苏联模式日益僵化,是造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③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治建设
材料一: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英国首相丘吉尔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思考: 通过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思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启示?(教训)
要求:前后5人为小组谈论,小号负责组织,大号先说,依次组织归纳总结,时间2分钟
迁移运用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发展经济时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④要关注民生
⑤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