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精选】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导练:单元测试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B)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精选】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导练:单元测试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B)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2 16: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B)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了“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到后来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变化主要表明了( )
A.完全否定了中世纪的神学 B.研究领域由自然界转向人与人类社会
C.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形成 D.重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2.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3.下列两幅作品是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其主题的思想的变化是()
图一 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图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A.开始抛弃宗教思想的束缚 B. 从忽视人体之美到赞美人体之美
C.绘画的形式和题材发生了重大变化D.体现的女神形象有了重大变化
4.右图为15世纪末荷兰画家画的一幅描绘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作者的真实意图是( )
A.反对罗马教皇的统治B.要求摆脱宗教束缚
C.讽刺教会,弘扬人性D.宣传理性主义
5.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宣扬了等级观念 B.反对封建等级制
C.否定教会的作用 D.肯定知识的作用
6.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为使这层“纱幕”消失而展开的活动中,首先开始于( )
A.天文学领域 B.数学领域 C.生物学领域 D.文学领域
7.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这句话主要针对文艺复兴哪方面的评价?( )
A.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 B.是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
8.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阿尔伯提写道:男人应该把对“小事的操心”留给他们的妻子,
以使自己能不受牵绊做一些“有男子汉气概的、光荣的事业”。这反映的实质是( )
A.性别歧视未改变 B.妇女地位的提高
C.男女分工的不同 D.男性责任心增强
9.下列是四位同学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A.甲:反对神权和神学世界观 B.乙: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C.丙: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发展 D.丁: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制
10.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赦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立建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教主,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王权与教权互不干涉
11.右图为16世纪西欧流行的一幅漫画:《被丑化的神父》,画中所反映的一种思想倾向是( )
A.否定教皇权威 B.否定专制制度
C.宣传罗马古文化 D.否定宗教文化
12. “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 )
A.康德 B. 英王亨利八世 C. 马丁?路德 D .加尔文
13. “九十五条论纲”规定: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正是由于这论纲的发表在欧洲揭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14.某历史人物传记中的一段书摘:当日欧洲的政教早已陷于分崩离析的局面,加上他的推波助澜,情况便益见一发不可收拾。改教运动摧毁了宗教的统一,而国家主义正在忙于破坏政治上的联合。在这当儿,这位充满矛盾的人物却振兴了欧洲基督徒的意识。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
15. 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
A.打破教会的思想控制 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16. 启蒙运动之所以被称为“启蒙”,其主要原因是( )
A. 它批判蒙昧主义,破除迷信思想 B. 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C. 它提倡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法制奠定了根基
D.它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17.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奥巴马当选为美国首位非裔黑人总统。美国政治制度中权力运作方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实践运用?(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18.19世纪初,哥尼斯堡的新人结婚时常到某位哲学家的雕像前献鲜花,该哲学家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他的主要观点是( )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
1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有过这样的评论:“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文中的“他们”是指(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B.宗教改革时期的改革家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者
20. “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所以伏尔泰也可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这样说的前提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
A.有少数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 B.有少数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
C.一般都赞颂英国的君主立宪 D.一般都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
21.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做有可能出下列哪一著作( )
A. B. C. D.
22. 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进行过深刻的探讨,其中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思想家分别是( )
A.伏尔泰.孟德斯鸠 B.卢梭.康德
C.孟德斯鸠.卢梭 D.伏尔泰.康德
23.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
24.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对此,美国《纽约时报》评价:“就在这一刻,南北战争真正结束,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请判断《纽约时报》做出这个评价所持的角度是( )
A.人权观念 B.经济观念 C.宗教观念 D.法制观念
25.历史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① 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 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发源地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③ 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 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材料二 超越性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它往往是经验范围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我们人还是去追求这个答案。所谓超越性就是要为生命寻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比生命本身更高的意义,并不满足于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这就是超越性。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1)依据材料一对“人性”的阐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差异。(4分)
(2)依据材料一对“理性”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有何主要区别?(8分)
(3)依据材料二对超越性的解释,请你从教材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思想观点。(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五 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马迪厄
商务印书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6分)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6分)
(3)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三和材料四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3分)
(4)如果要对上述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五所列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明你的理由。(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三人各自的主张。(8分)
(2)上述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4分)

单元测试(B)
一、选择题:
1.B 2. C 3. B 4. C 5. B 6. D 7. C 8. A 9. C 10. A 11.A 12. C 13. D 14. B 15. D 16. A 17. B 18. D 19. C 20. C 21. C 22. B 23. B 24. A 25. A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1)希腊思想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价值和尊严;中国思想家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关注民生。(4分)
(2)前者主张以人的眼光去考察一切:主张平等;提倡信仰自由。后者侧重独立思考和理性认识;主张法律面前的平等;提倡“公共意志”。(8分)
(3)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德性。(3分)
27.答案:(1)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6分)
(2)可以。(1分)理由:因为材料三的观点是人民主权、社会契约;(2分)材料四的观点是三权分立。(2分)都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1分)
(3)材料三的史料价值更大。(1分) 因为材料三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或答材料四是后人撰写(第二手的、间接的)。(2分)
(4)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理由:启蒙思想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选《法国革命史》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任答一点给3分)
28。答案: (1)共同主张:反对君主专制;(2分)
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平衡、制约。
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
卢梭——主权在民。(6分)
(2)材料一:发展了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启蒙作用;(2分)
材料二:发展了人文主义;既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提出革命胜利后的政体构想。(3分)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