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多彩的光1-2节练习
一、选择题
1. (14盐城)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2.(多选) 如图光路图中,表示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教育网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4.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5. (多选)(2014株洲)图中是一位小朋友正在打量玻璃幕墙中的自己的一幅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小朋友能打量自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B.小朋友在右侧,左侧为他在玻璃幕墙中的像
C.小朋友不可能在玻璃幕墙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照相机不可能拍到小朋友在玻璃幕墙中的虚像,故照片一定是合成的
6. (14宁波)如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7. (14丽水)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2·1·c·n·j·y
A. 所成的像是实像 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8.(14青岛)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A. 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 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 地球上现在的景象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 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二、填空、作图题
1. (14宁波)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 屏上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_________(选填“上升” 或“下降”)了 _______m。
3. (14武汉)靠近北极圈的挪威中部小镇留坎镇四面环山,由于高山阻挡,每年9月到第二年的3月太阳光都照射不到小镇,这种情况维持了100多年。现在,当地人在附近一座450米高的山顶上竖起了三块巨大的平面镜,如图甲所示。这些平面镜由电脑控制,能跟踪太阳自动调整角度,确保太阳光被反射到镇中心广场,这样小镇的三千多居民就能在镇中心广场感受到温暖的太阳光。如图乙所示,MN表示置于山顶的一块平面镜,B点表示广场上被照亮的某一位置。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1)一束太阳光经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后到达B点,请在乙图中画出该入射光(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入射光在纸面内绕O点转过6度,则平面镜MN需绕O点转过 度,才能使反射光仍然照射到B点。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www-2-1-cnjy-com
4.(14聊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郑能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 21*cnjy*com
(1)为了探索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则蜡烛B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 ,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
(2)郑能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 m.【来源:21cnj*y.co*m】
三、实验探究题
1. 教材实验情景再现: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图1中甲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板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1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出处:21教育名师】
在图1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版权所有:21教育】
(2)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图2甲是实验装置图,在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竖直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再拿出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当移到A′处时,看到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方法是 法.经三次实验,分别将图2乙中像点A′、B′、C′和对应物点A、B、C连接,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如图l l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cnjy*com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饭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4南昌)完成下面的探究性试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1甲所示,进行实验.
玲玲按照图1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v/cm
3.7
4.5
6.3
9.5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cm.
4. (14泉州)小勇利用如图23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c-n-j-y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D
A
B
AB
C
C
B
二、填空题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A,变大 2.(1)虚(2)6 (3)下降,0.5
3.
(1)
(2)3.
4.(1)不需要,完全重合 (2)4.6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探究题
1.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等效替代 相等21cnjy.com
2. (1)显示光路 (2)不能 (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4)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www.21-cn-jy.com
3.不正确 0.5
4.(1)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完全重合,相同,不能,虚
(3)便于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