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培优系列——第四章第五、六节检测题 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培优系列——第四章第五、六节检测题 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11-23 21: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 第5——6节练习
一、选择题
1. (14达州)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21世纪教育网
D、图丁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2. (14咸宁)“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 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下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3. (2014黄冈)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4. (14盐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21*cnjy*com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21世纪教育网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14陕西)3D电影具有三维立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6.(2014东营)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21世纪教育网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7. (14鄂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火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8.(14常德)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9. (14昭阳)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版权所有:21教育】
A.小于1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
C.大于20cm D.等于10cm21世纪教育网
10. (多选)(14河北)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10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 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D. 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11.(多选)(14天津某同学对凸透镜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21世纪教育网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2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2)他再将该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
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6cm
B.
实验(2)中,物距u为20cm
 
C.
实验(2)中,物距u为30cm
D.
实验(2)中,得到的像为放大实像
12. (14泰安)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C.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
13.(14河南)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到了清晰的像,如图 7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火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二、填空、作图题
1.(2014黄冈)“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__的范围,能形成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www.21-cn-jy.com
2.(14扬州)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首次采用“门线技术”。图中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_____(凸/凹)透镜,足球到摄像机距离U______2f(>/=/<)。裁判员手腕处的表在一秒内就能接收到分析结果,表是通过_________接收信号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14呼和浩特)有一凸透镜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C是从物点A发出的一条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请做出这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1世纪教育网
(2)如果AB向左移动,则它成的像将向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 主光轴上有刻度,每一小格代表1cm,请你通过作图读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m。
4.(14苏州)下图是小明自制的游戏打桩机的示意图,它利用光学元件改变太阳光的传播方向,从而烧断细线,使重锤下落打在桩上.图中元件a为21教育网
镜,元件b为 镜.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动能.
?三、实验探究题
?1. (14衡阳)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21世纪教育网
(1)正确安装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明开始实验.图乙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cnj*y.co*m】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2.(14益阳)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凸透镜。
(1)透镜A的焦距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B的焦距;21世纪教育网
(2)实验记录时,除了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性质外,还应记录 ;
(3)当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光屏上所成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答: 。
?3.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 cm。【出处:21教育名师】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___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21*cnjy*com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_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___ 。
A.凸透镜 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的实像。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___ 。(1分) 21世纪教育网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A
D
D
B
A
A
ABD
BD
C
A
二、填空题
1.凸透镜,2倍焦距,倒立21世纪教育网
2.凸,>,电磁波
3.(1)直接连接C到A' (2)左 (3)过A点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A'点,然后测量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21世纪教育网2·1·c·n·j·y
4.平面镜,凸透镜,重力势能
三、实验探究题
1.(1)照相机 (2)完整 (3)凹透镜,近视眼 (4)上
2.(1)大于 (2)像距 (3)变大 (4)左右移动光屏,反复比较像的清晰度
3.(1)10 (2)同一高度 (3)照相机 (4)B (5)放大 (6)D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