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一课时)(37张)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一课时)(37张)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08 09: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一课时)
目标
01
02
03
通过归纳糖类和脂质的结构与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科学思维)
通过关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行为的同时,向人宣传有关营养保健知识。(社会责任)
通过阅读教材,归纳说出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培养物质和能量观。(生命观念)
学习目标
情境材料一:
不吃早饭
上午头晕眼花、四肢乏力
不吃早饭为什么容易导致低血糖
情境材料二:
在科学研究和制药等领域,经常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为细胞分裂和生长提供营养。绝大多数情况下,培养基中都会有葡萄糖。
细胞培养
问题1: 对于细胞培养来说,葡萄糖可能起什么作用呢?
情境材料三:
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种有机物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问题2: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你所熟悉的含糖的物质名称吗
你能列举一些熟悉的糖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特点?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甜的就是糖吗?
2
3
4
1
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3-24,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什么?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为什么?
糖类的种类可分为哪些?分类依据是什么?存在于哪种生物体内?在细胞中哪些作用?
一、细胞中的糖
为什么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营养学家还将其列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呢?
一、细胞中的糖
红糖
冰糖
甘蔗
葡萄糖
白糖
问题3: 这些糖有什么共同特点?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甜的就是糖吗?
这些糖的共同特点:都是甜的
1
纤维素不甜,但是糖
2
木糖醇很甜,但不是糖
3
纤维素
木糖醇

一、细胞中的糖
糖类(列举) 分子式
核糖 C5H10O5
脱氧核糖 C5H10O4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半乳糖 C6H12O6
蔗糖 C12H22O11
乳糖 C12H22O11
淀粉 (C6H10O5)n1
纤维素 (C6H10O5)n2
问题3: 结合下表,请总结出糖类的元素组成特点吗?
1.糖的共同点:
共同点
元素:C、H、O
1
分子式:(CH2O)
2
糖类(carbohydrate )分子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简写为 (CH2O)
问题4: 糖类的种类可分为哪些?分类依据是什么?
一、细胞中的糖
2.分类依据:
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分子数进行分类
分类
依据
二糖
单糖
多糖
不能水解的糖
水解后生成多个单糖的糖
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1)单糖
问题5: 自主阅读及小组合作归纳单糖的分类及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1)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的能源物质
葡萄糖
“生命的燃料”
果糖
植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六碳糖
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五碳糖
C5H10O5
C6H12O6
与生活的联系
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送的液体成分里含有葡萄糖。加入葡萄糖的作用是什么?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命的燃料”。它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放出大量的能量,为病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灵魂拷问
问题6: 以上两张网红图片是否科学?请说明原因。
左边科学,右边不科学,只有单糖才能直接被吸收,其他糖需要经过消化道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问题7: 单糖是如何形成二糖的?
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一般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2)二糖
二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在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量丰富。
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在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拓展延伸:喝牛奶时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耐受
乳糖不耐受
乳糖
乳糖
细菌发酵
产气
产酸
腹痛
乳糖酶
小肠
大肠
问题8: 自主阅读及小组合作归纳多糖的分类及功能。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3)多糖
种类 分布 功能
多糖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3)多糖
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淀粉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糖原
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
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
肝糖原:补充血糖(葡萄糖)
肌糖原
肝糖原
问题9: 为什么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相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3)多糖
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纤维素
淀 粉
糖 原
空间结构
不同功能
决定
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方式不同。
问题10: 多糖都溶于水吗?
纤维素不溶于水
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
草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
借助
某些微生物
纤维素才能分解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3)多糖
问题11: 为什么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营养学家还将其列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呢?
旁栏知识
问题11: 为什么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营养学家还将其列为人类“第七类营养素”呢?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还有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由于膳食纤维具有如此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一些科学家把它称为人类的“第七营养素”。
问题12: 除以上多糖外,还有其他多糖吗?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3)多糖
几丁质
(壳多糖)
外骨骼
用途
废水处理
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
人造皮肤
元素:C、H、O、N
种类 分布 功能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肌糖原
肝糖原
糖原
几丁质
(壳多糖)
植物细胞
动物肌肉
动物肝脏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储存能量,为肌肉供能
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制作人造皮肤等
一、细胞中的糖
3.糖的分类:
(3)多糖
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1.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乳糖
糖原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动物储能物质
植物储能物质
植物细胞壁成分
构成DNA和RNA
葡萄糖
核糖
脱氧核糖
 实战训练 
旁栏知识
问题13: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多糖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释放能量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酶
呼吸酶
二糖
单糖
水解酶
水解酶
缩聚酶
缩聚酶
很多糖类是不甜的,例如淀粉、植物细胞壁之一的纤维素等。经过消化分解,这些糖类会生成葡萄糖,同样会提高病人体内的血糖,加重糖尿病人的病情。
糖类的相互转化过程
与社会的联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统计表明,市场上的一些饮料(如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等),每100mL可能含糖就达到10g;很多冷饮的含糖量在2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喝一瓶(500mL)这样的饮料,当天所摄入的糖量就超标了。而肥胖、高血压、龋齿、某些糖尿病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关。
问题1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出的“控糖”是控什么糖?为什么要控糖?
添加的蔗糖,因糖经消化吸收后在人体细胞中会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物质。
 实战训练 
2.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是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储存能量,可作为储能物质
D.几丁质是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
 实战训练 
3.若某生物体可以发生“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的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④葡萄糖、麦芽糖和糖原都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生砖红色沉淀
A.①④ B.① C.②④ D.③④
元素
C、H、O
单糖
组成
葡萄糖
核糖
脱氧核糖
果糖
半乳糖
常见类型
多糖
二糖
组成
纤维素
淀粉
糖原
几丁质
类型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类型
重要储能物质
功能
细胞或生物体的结构物质
功能
课堂小结
4.糖都有甜味,淀粉不甜,因此不是糖(  )
5.所有的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
6.糖类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内的糖都是能源物质(  )
7.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肌糖原便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
8.所有糖类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都为2:1,分子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2:1的都是糖类(  )
9.二糖或多糖必须水解成单糖后才能细胞吸收,因此蔗糖和葡萄糖一样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
×
×
×
×
×
×
 实战训练 
 实战训练 
10. 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 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 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实战训练 
11.节食减肥是指通过减少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降低体重的一种方式。过度节食减肥会引起营养不良、头晕甚至昏迷等情况,节食终止后会导致体内脂肪快速积累和肥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量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脂肪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B.脂肪被分解为甘油、脂肪酸和胆固醇后才能用于氧化分解供能C.开始节食后,为满足能量供应,体内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D.节食终止后,糖类转化为脂肪的过程中氧元素的含量降低
 实战训练 
12.“小饼小葱加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均匀的裹着孜然,在木炭的高温下,每块五花肉都被烤的滋滋冒油,又劲道又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件套”中的多糖都能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被人体吸收B.烤熟的五花肉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C.五花肉在烤制后蛋白质已变性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D.蘸料中的无机盐进入到人体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实战训练 
13.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一个非还原性二糖。它是一种典型的应激代谢物,能够在高温、高寒及干燥失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在酵母菌表面形成独特的保护膜。在正常生存环境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生成砖红色沉淀B.休眠状态的酵母菌中,G6P含量会增加C.休眠状态的酵母菌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D.代谢旺盛的酵母菌中,海藻糖含量会增加
 实战训练 
14.奶茶近年来是街头巷尾的热门饮料,奶茶中既含有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等糖类,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奶茶中含量最多的是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B.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不能区分葡萄糖和麦芽糖C.在对奶茶提取物之一的脂肪进行检测时可以不需要使用显微镜D.脂肪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的糖类少
 实战训练 
15.2023年1月7日,合成生物学国际论坛在杭州召开。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有望破解人类面临的健康、能源、环境等诸多问题,比如为食品研发赋能:开发多种功能的替代蛋白、糖类和脂质等。下列有关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分子中C、H的比例高,O的比例低,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B.糖原和淀粉的功能不同是因为其单体的排列顺序不同C.细胞中各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都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参与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中均含有由糖类参与形成的化合物
 实战训练 
16.苏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的“酥”是指酥油,即从牛奶或羊奶内提炼出来的脂肪;“饴”是指麦芽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B.植物与动物细胞中都含有麦芽糖C.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含量高、氧含量低D.糖类和脂质通过相互大量转化以维持机体内能源物质供应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