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A:梳理双基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18世纪60年代,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18世纪80年代,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3.影响
(1)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机器大工业工厂出现,真正意义亡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5)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科技发明
(1)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新能源。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也日趋成熟。
3.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为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4)致使殖民侵略进入瓜分世界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5)英国核心地位开始动摇,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最终酿成一战。
(6)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科技发明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1)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实现源共享;
(2)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
(4)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还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5)互联网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等。
B.精讲例题
【例1】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B.史蒂斐逊发明了火车机车
C.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D.爱迪生发明了灯泡
【例2】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例3】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济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例4】有位英国人说:“一便士即时邮,改变了我们从朋友处获取新闻和我们与其他团体进行通信的方式;电话改变了我们的谈话方式,并扩大了可相互切磋问题的联系人范围-互联网所能改变的不仅囊括了这一切,而且还将远甚于此。”下列对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将即时邮和电话机的优势集于一体
B.20世纪40年代,因战争需要在美国诞生
C.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
D.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例5】读图题。
(1)联系图一、二和图四、五,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二、三、五、六,简要谈谈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以上六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C . 随堂巩固
1.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最大影响是A.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 B.引发了第一次能源革命
C.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2. “电力”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能源,为此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牛顿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3. 在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中,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人工合成材料 D.电子计算机技术
4. 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请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组回答问题。
(1)简述近代史上交通工具的动力演变过程。
(2)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D.课后提高
一、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不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2.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的变化主要是
A.机械种类的变化不同 B.制造材料的变化
C.交通工具的变化 D.能源动力的变化
3.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4. 下列关于电(电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力是继蒸汽动力之后的一种新型能源
B.电动机发明后电力完全取代了蒸汽动力
C.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D.电能可很容易地转化为热和光等其他能源
5. 火车的鸣叫,召唤着“铁路时代”的到来,火车的发明者是
A.富尔顿 B.菲奇 c.史蒂芬孙 D.莫兹利
6.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7.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8. 右图情景最早出现应在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四五十年代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激光技术 D.宇航技术
10.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1.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 B.打越洋电话 C.用电灯照明 D.网上购物
12. 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HYPERLINK "http://blog./sp1/goodboy/16010663136.shtml" \t "_top"
伽利略做过实验的比萨斜塔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 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方法D. 重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13.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出现了一些共同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4. 有学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下列能典型反映信息社会到来的是()
A.信息成为经济的增长点 B.网络技术的出现
C.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D.证券行业的成熟
15.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
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回答:(1)根据相关知识说明“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是什么
材料二 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评选始于1993年,每半年评选一次。评选机构主要有美国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田纳西大学和德国曼海姆大学等相关机构根据世界范围内超级计算机性能共同完成。最新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于2007年7月4日揭晓,前10名均为美国公司所占据。冠军由美国的“蓝色基因/L”蝉联。它的速度为280.6万亿次/秒,浮点运算。上一届评选入围的标准是2.737万亿次/秒,本次的标准提高到4.005万亿次/秒
——2007年7月5日人民网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今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哪两大特点
(3)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是怎样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的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B.精讲例题
【例1】答案:A
精析:根据“人类动力史上”的限定,思考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等在各领域的开拓特点,万能蒸气机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推动了交通工具和运输业的发展变化。
【例2】答案:B
解析: 仔细解读材料,注意提取有效信息“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以蒸汽机为基础”。综合分析可以判断。
【例3】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说明科技发明是科学实验和理论基础上的发明,这属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例4】答案:B
解析: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69年互联网诞生。
【例5】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1)图一、二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创造的不同特点的分析。(2)由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科技进步促进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劳动的工场手工业被现代的机器生产的工厂所代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促进了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图片体现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案:
(1)科技含量不同。瓦特改良蒸汽机更多的是经验总结;发电机的发明,主
要是在科学理论(电磁感应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2)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将
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发电机的研制,使电成为新能源,电灯、电车等的发明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同时,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1分)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1分)
C.随堂巩固
1. D 2. A 3. D 4.【答案】(1)演变:从畜力、人力、自然力转变为蒸汽动力,后发展到以内燃机为驱动力。
(2)原因:①工业革命期间,马车和帆船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机器大生产的需要。瓦特制成改良蒸气机,投入使用并广泛推广,促进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相继问世。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科学技术成就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内燃机等新能源、新机器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相继问世,并得到迅速发展。
影响:①扩大了交通工具的种类和适用范围,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工业部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②为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和联系起来的加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态,扩大了战争的规律和范围。
D . 课后提高
1. A 2.D 3. A 4. B5. C6. D7.C8..C 9. A 10. C 11. D 12. C13. D14. A15. B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①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①美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②全球超级计算机的整体运算速度大幅提高。
(3)①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②20世纪60年,互联网在美国产生,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③20世纪90年代,信息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