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8 12:15:02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单元导语关键词: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在内忧外患中,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主权
半封建:仍然是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受到西方工业生产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
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阶段特征 政治 一方面近代列强发起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等受到严重侵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 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文化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醒,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派开眼看世界,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洪仁玕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时代趋势 近代中国的觉醒
单元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导言课
中国近代史
一个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后变为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后变为主要矛盾);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
一个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
四个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三条线索:屈辱、抗争与探索
半殖民地: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主权
半封建:仍然是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受到西方工业生产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
核心素养时代
第1课 鸦片战争
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学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思维创新
素养拓展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虎门销烟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这237万斤的鸦片,换到现在用4吨载量的卡车来装,需要近300辆!数量巨大!
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你知道“6·26”国际禁毒日的来源吗?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立足时空观念,对比分析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和中国,了解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评价目标导航
时空观念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立足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通过材料分析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原因
立足唯物史观,通过《南京条约》,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林则徐禁烟(1839年) 原因
鸦片危害
过程
意义
①国内: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②国际: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对外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③直接:19世纪前期,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①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②政治上:官吏更加腐败; ③军事上:军队战斗力被削弱;④生活上:严重摧残了鸦片吸食者的身心健康。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学法提示:原因试从国内、国际、直接原因对比分析归纳。
(自主学习)
评价任务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B层学生展示。
【展示课前预习成果】阅读教材P2第一段,完成下列图示。
世界
中国
封建专制
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小农经济
装备废弛
闭关自守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外 交
先进工业文明
落后农业文明
VS
思考: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状况如何?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英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正常贸易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英国无法获利
鸦片贸易鸦片贸易
(出超)
(入超)
1、鸦片走私:
【合作探究】
思考: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状况如何?
出超:出口大于进口
入超:进口大于出口
思考: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资料一: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léi,瘦弱) ,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梦厂杂著》
资料二: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
资料四:1821年-1840年间,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1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银货流通总额的五分之一。
资料三: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章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①严重损害中国人的身体,
②还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③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④政治腐败,严重败坏社会风尚。
鸦片危害:
思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合作探究】
思考:鸦片的大量输入严重危害到中国人民的安全,为此清政府采取什么措施?
▲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没收来的英美商人的鸦片,总计21306箱(近240万斤),耗时23天。由于林则徐的决心,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中国通史》(社科版)
材料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英国政府以中国禁烟损害英商利益为由发动了鸦片战争!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思考:鸦片战争:偶然?必然?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吗?
需求市场原料
请求通商被拒
扩大鸦片走私
借口禁烟运动
对华贸易逆差
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 通商战争。
英国为保护毒品走私发动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
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中国的市场和原料。
不是
【合作探究】
纽约林则徐广场
为纪念 “虎门销烟”,
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面对中国的禁烟,结合材料分析英国的态度?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爆发原因
战争进程
战争结果
战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
②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借口。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①战: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
②和: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并与英军进行谈判;
③战: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下诏作战,涌现关天培、陈化成等英雄;
④和: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宣布妥协和谈判。
①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无力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主观原因: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仇视人民,对外妥协;
③客观原因:清朝经济落后,武备废弛,抵挡不住英军的坚船利炮。
学法指导:从根本、主观、客观三方面分析
学法指导:用唯物史观分析根本原因
(自主学习)
评价任务一:鸦片战争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A层学生展示。
结合地图把握时空观念
材料: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英)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合作探究】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吗?
1840年6月---1841年5月
第一阶段
陷定海
逼天津
攻广州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经过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南京
占香港岛、进攻虎门炮
台、占四方炮台
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
经过
鸦片战争结果
鸦片战争以清朝的失败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领域 英国
中国
政治
经济
外交
军事
思想
结论
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君主专制 盛极而衰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 重农抑商
殖民扩张
天朝自居 闭关锁国
船坚炮利装备先进
军备废弛 武器落后
理性主义 自由民主
文化专制 禁锢思想
材料: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材料“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18世纪末马嘎尔尼对大清的观察
迅速崛起工业强国
封建专制 危机四伏
【自主学习】中英双方之实力比较
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泱泱大清帝国为何会输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英帝国?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3)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枪支
《南京条约》及后续条约 主要内容
性质
后续条约
影响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开赔款先例,增加了人民负担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最能体现战争目的
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英、法两国进一步扩大了侵略权益
(自主学习)
评价任务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先独学后合作讨论,小组形成结论后由小组C层学生展示。
领土主权
关税自主权
司法主权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图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
半封建: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
【合作探究】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主权不独立
既保存封建经济,
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领土不完整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领土完整
主权独立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割香港岛
协定关税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
战前
战后
材料1:以往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碰撞的结果……19世纪以后出现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先进”与“落后”的文明涵义已被资本主义形态下的奴役和被奴役的经济涵义以及侵犯主权与丧失主权的政治涵义所取代。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2:1846年据时人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摘自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3:
材料4: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显著增加,并且变得越来越有影响,越来越向社会各方面渗透,最后终于促使中国人的生活彻底改观。—[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问题探究】 鸦片战争后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1.政治上:国家主权、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均发生变化)
2.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文化上:西学东渐,学习西方,萌发新思潮
(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的思潮)
4.生活上:传统的社会生活及习俗逐步走向近代化
(衣食住行等方面深受西方文化传入影响)
【素养延伸】
英国
(资本主义强国)
中国
(落后的封建王朝)
正当贸易
走私鸦片
挑起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虎门销烟
战败求和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