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同步辅导课件54PPT+课后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同步辅导课件54PPT+课后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3 10:08:21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教学方案设计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导学当堂双基达标 课后知能检测课时教法分析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课程标准
展现本课课标,并离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图片导入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
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
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首歌形象地描绘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指导这一切的就是邓小平理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案例二——文字导入
1979年中央决定开放深圳经济特区,从荒凉的小渔村走出了一头改革开放的拓荒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的成功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教学流程设计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①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
②号召大家解放思想,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实事求是2.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底。
(2)内容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___的思想路线。
②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_____________上来。
3.意义
我国的___________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事求是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阅读教材第86页【历史纵横】: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什么意义?
【提示】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因而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形成过程十二大中国特色初级阶段一个中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力共同富裕邓小平市场经济体制指导思想2.内容
(1)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__________的论述。
(2)提出“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3)阐述了______与______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3.评价
(1)继承和发展了_____________。
(2)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和平发展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1.背景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2)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____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_的发展方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
3.地位
2002年,在中共_________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4.精神实质
(1)是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最广大人民十六大(3)创造性地回答了_________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5.意义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建设什么样的党阅读教材第88页【历史纵横】:
中共十六大为什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判断回扣】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共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 )
邓小平南方讲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而不是中共十四大。×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时中共已经正确认识这一国情。(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的,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我国国情,肯定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1.史料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问题:史料中邓小平的基本思想主张是什么?
【提示】 社会主义要改革,但不能搞僵化模式。2.史料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问题:据史料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  )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 邓小平“南方讲话”是在1992年。A、B两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中进行的探索;C项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项的确立是在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从此我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探索。
【答案】 D【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3卷1.史料 实现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应该看到,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既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新的国内外条件下如何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课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胡锦涛讲话问题:史料认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提示】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史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问题:史料集中体现了什么建党思想?这一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强调实事求是,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析】 A、B两项是邓小平回答的问题;D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C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问题。
【答案】 C【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1.史料一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认真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胡锦涛《按照“三个代表”
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代序)》(2001年3月19日)2.史料二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抓住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较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的共同特征是(  )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三次理论飞跃的掌握能力,解题关键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与侧重解决问题的方向要理解。②只能代表邓小平理论的要求,其他三个特征都是共同点,故选D项。
【答案】 D【备选训练】(教师用书独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下列不能证明这一历史地位的是(  )
A.“三个代表”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其主要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D.是新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科学理论【解析】 B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与题干无关。其余选项是“三个代表”重要地位的体现。
【答案】 B一、选择题
1.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
A.《论十大关系》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论持久战》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析】 “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和思想。邓小平在全国发起了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结论,揭开了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答案】 D2.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  )
A.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
B.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
C.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工作判断标准
【解析】 A项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项是在十三大上;C项是21世纪之初提出的;D项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内容之一。
【答案】 D3.(2013·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选D项。A、B两项是邓小平提出,C项是周恩来提出。
【答案】 D4.(2013·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中国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  )
①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②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解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三民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排除②。B项正确。
【答案】 B二、非选择题
5.(2013·北京石景山高二检测)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召开,使党和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
(2)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解析】 第(1)问考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把握建国初到中共八大的史实即可。 第(2)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即可。 第(3)问把握两大理论的继承发展性即可。【答案】 (1)成就: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八大会议的召开。借鉴:注意防止“左”倾错误。
(2)领导全党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策,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国两制”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奋斗目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开始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这一过程既有思想理论上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也有前后衔接和转换,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课后知能检测
点击图标进入… 
一、选择题
1.(2014·福州高二检测)邓小平曾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社会影响是(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解析】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 C
2.叶永烈的《邓小平改变中国》一书的封面上写着:“故步自封,两个凡是,思想解放竟何其艰难;力挽狂澜,实事求是,大智大勇显英雄本色”。导致“思想解放竟何其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人们的思想还未解放
B.“左”的思想依然顽固
C.拨乱反正工作还没有开始进行
D.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阶级斗争的方针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两个凡是”占据主导,其实质是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晚年的“左”的错误,“两个凡是”严重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答案】 B
3.(2014·沈阳高二检测)“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解析】 A、C、D三项都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答案】 B
4.(2014·汕尾高二测试)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解析】 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此书与南方谈话有关,南方谈话中对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选择D项。
【答案】 D
5.下列各项是邓小平讲话、谈话的摘要,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解析】 ①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提出的;②是在1978年底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的;③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故C项正确。
【答案】 C
6.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析】 A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D项是在中共十四大上;C项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的,是对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故选B项。
【答案】 B
7.某学生在备考研究生的时候,对邓小平理论概括成了下面表格,其中“三条鱼”的内容不包括(  )
“一块石头,两只猫”
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论
“三条鱼”
“四只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五十加一百”
“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促进党的发展和建设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 根据整体的表格内容可以判断,其中“三条鱼”应该是指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谈话精神,其内容是A、B、D三项所说。
【答案】 C
8.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A.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如何保持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
【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答案】 C
9.《辞海》是我国唯一一部极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每一次编修,都忠实记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第六版《辞海》(右图)就收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如果我们在第六版《辞海》中查阅“三个代表”,不会看到(  )
A.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B.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它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10.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解答本题应准确地阐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概念。中国工人阶级只是中国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着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利益,所以排除①,②③④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准确表述。
【答案】 C
11.胡锦涛在《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说:“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主要是因为(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所以排除②,选C项。
【答案】 C
1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实事求是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4·北京东城区高二检测)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对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做出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宣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后,孙中山对宣言的宗旨作了说明。他指出:此次通过宣言,就是“从(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计划彻底的革命” 。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材料一中“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是指什么责任?“计划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在第一阶段探索出什么革命道路?结果如何?为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产生什么作用?
【解析】 第(1)问联系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两党进行国民革命的目的回答“责任”。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指导思想。第(2)问第一阶段,毛泽东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共在经济方面实行三大改造政策。据此回答即可。第(3)问回忆教材知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反帝反封建;国民大革命;新三民主义。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思想解放,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方向。
14.史料研习、论证说明是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试运用这些方法完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研究课题。
史料研习
麦克纳马拉(世界银行前行长)这样评价邓小平:
“邓小平知识渊博,富有远见,他清楚他想让中国走向何方。他拥有一种情感,我认为这种情感十分重要。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依赖于中国人民和中国自己的领导人。他说外援是好的,我们需要,但他不管是否有外援都决心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的这种依赖自身、自己国家、自己的资源、自己的人民的意愿是至关重要的,是你们成功的根本。”
(1)你认为麦克纳马拉的评价反映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什么特点?
论证说明
 
(2)运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上面两则史料你认为最能说明邓小平理论的什么特点?请说明你的依据。
【解析】 本题以历史探究的形式考查学生基本的历史研究能力,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特点。第(1)问要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努力,吸收外资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特点: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点。
依据:《双猫图》反映了邓小平坚持以实践效果来评价历史的特点,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对毛泽东的评价客观公正,既不回避错误又不抹杀功绩,也同样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