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04 13:42:3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课堂导入
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是古希腊人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公元前776年开始,在对宙斯的祭典上举行体育竞赛,竞赛期间,各城邦之间所有敌对活动一律停止。比赛项目最初只有赛跑一项,后来不断设置新的项目。比赛获胜者被本城邦人视为英雄。后来这个体育竞赛,成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你知道希腊的文化成就 吗?
核心素养时代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新课 标
新课标新教学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思维创新
素养拓展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导入
《掷铁饼者》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概括希腊神话的特点和《荷马史诗》、希腊宙斯像和《掷铁饼者》,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
评价目标导航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家国清怀
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对比分析中外文化差异,掌握希腊的主要哲学家及其成就、罗马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罗马法学的主要成就。
从家国情怀和人类文明发展角度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评价任务一:希腊文学和雕塑
互动探究一
1.希腊神话
断臂维纳斯
普罗米修斯盗火后受惩罚
结合你所读过的希腊神话作品,观察图片中的希腊神话描写的神,他们和人有何相同?
特点
“神人同形同性”
如何理解“神人同形同性”?
“神人同形”是指神有着人一样的形态和肉体,却比人高大健美。
“神人同性”是指神有着和人一样的性情,也有各种弱点和缺点。
评价任务一:希腊文学和雕塑
互动探究二
2.文学
说一说:结合图片和材料分析《荷马史诗》的内容和地位?
盲诗人荷马
材料
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对爱琴文明的了解,原先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的描写。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提供的线索,历经三年发掘,终于揭开发岑文明的面纱。
①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
②地位: 《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史书记载的缺陷。指出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①缺陷:真实性、可信性较差
②关系:古代史书中的记载是考古发掘的重要依据,考古发掘出的实物能够佐证古代史书记载的真实性
《伊利亚特》
《奥德赛》
主要内容是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它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歌颂英勇善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建立功勋的英雄。
诗人把奥德修斯的10年海上历险,用倒叙的手法放在他临到家前40多天的时间里来描述。这10年惊心动魄的经历,包含了许多远古的神话,反映出经幻想加工过的自然现象以及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和胜利。
世界七大奇迹指的是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七座宏伟的建筑和雕塑。它们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只有埃及胡夫金字塔得以保存至今。
掷铁饼者
断臂的维纳斯
奥林匹亚神庙宙斯像
不完整却完美
评价任务一:希腊文学和雕塑
3.雕塑
比较下列图片,你能判断出这些建筑分别是古代哪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吗,请简述判断的理由(依据特点)。
希腊: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罗马: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
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罗马万神庙穹顶
罗马的大竞技场
评价任务二:建筑艺术
互动探究一
罗马万神殿
美国白宫
比较左右图片,看看今天的建筑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有什么相似之处
比利时议会大厦
顶部三角形长方形主体建筑前面有圆柱
古罗马竞技场
荷兰
现代
歌剧院
英国
奥林匹克中心
鸟巢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评价任务二:建筑艺术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木结构为建筑体系,采取纵深轴线的布列方式,讲究高低有序、主次有别,如同交响乐的一个又一个乐章。明堂是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它也是著名的礼制建筑,很多重大典礼均在此进行;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大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华丽的中轴建筑群。
材料二 古罗马建筑追求个体宏伟壮丽的气魄与热闹喧闹的氛围,帝国的许多城市都用石头兴建角斗场,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是古罗马角斗场。罗马人曾以大角斗场象征国家的永恒,“只要角斗场在,罗马就在”。大角斗场观众席分为五个区,可容纳8万多观众,60排座位逐排升高,观览条件好,这种设计被今天的大型体育场沿用。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不同的原因。
(1)建造理念不同: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群体的和谐;古罗马建筑强调建筑个体的宏伟壮丽。建筑的主要材质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古罗马以石制建筑为主体。
(2)原因:中国儒家思想主导社会秩序,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中国强调封建专制制度,古罗马则是商业文明和民主制度。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恩格斯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希腊三哲”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
评价任务三:哲学和法学
1.哲学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认为世界是可以依靠人的观察解释、认知的。
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指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
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逻辑学等新学科
质疑神
认识人
人的价值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理性精神。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哲学
评价任务三:哲学和法学
《苏格拉底之死》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克·路易·大卫创作
阅读课文,说说苏格拉底因何获罪?
“不敬神”和“蛊惑青年”。
雅典实行城邦民主制度。“不敬神”
即不信城邦的神,反对民主制度。
雅典法庭作出怎样的判决?
判处死刑(一个月后执行)
你认为苏格拉底有脱身的可能吗?
1.认罪;2.越狱逃生(雅典政府默许)
苏格拉底案件的结果如何?
苏格拉底饮鸩(毒汁液)从容赴死
苏格拉底为何选择伏法?
坚持自己的信念;维护法律的尊严
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决不折腰。
你认为是谁杀死了苏格拉底?
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
多数人的主张不代表一定正确
评价任务三:哲学和法学
互动探究一
史料实证
材料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和老子在认识世界方面分别有怎样主张?据材料一指出,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影响?
(1)主张: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人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老子:顺应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影响: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评价任务三:哲学和法学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话中的法律指的就是罗马法。那么什么是罗马法,罗马法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法学
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罗马共和国疆域
罗马帝国疆域
根据地图概括罗马国家发展的历程?
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疆域不断扩大
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杰斐逊
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习惯法
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公民法
万民法
《民法大全》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经济法+其他法学概念
=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评价任务三:哲学和法学
2.法学
罗马法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法国是接受罗马法最早的国家之一。1804年《法国民法典》接受了罗马法学关于人和物划分的体系,沿袭了罗马法学。这部法典经过修改,至今认为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而且成为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典的基础。
德国历届皇帝都宣布罗马法的效力遍及全国,视罗马法为其帝国法。德国大学普遍设置罗马法教程,广输人才学习罗马法。精通罗马法的人才在具体的行政机构中任职。罗马法在德国司法中得以确认。
西班牙王室聘请罗马法学家在王室参事府和王室法院任职,学者赴意大利和法国学习罗马法。
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1.来源:
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儒略历”。
太阳历
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定出的一种方便的历法。把尼罗河泛滥日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
儒略历
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2.编制:
评价任务四:公历的缘起
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你出生的年是闰年吗?为什么?
3.内容:
4.影响:
中国农历的闰月和儒略历的闰年是两回事。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是阴阳历,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究竟闰哪一个月由节气来决定。。
第一,希腊自然条件优越。与外界接触多,便于继承和吸收周边地区的文明遗产。
第二,社会政治制度先进。城邦的精髓便是公民的集体治权,这种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有利于民主法制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社会经济发达。有利于公民意识、自由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成长。
第四,先哲们的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传承和发展。
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古代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素养拓展
材料一:西方著名的古典文化学者安邦纳曾说:"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安邦纳的这一概括也同样适用于古时代的罗马。
材料二: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
材料三:奥德赛说“人生在世,最大的光荣,莫如用自己的双手和两脚赢得胜利。”希腊人看重奥运会冠军的荣誉,在他们看来获得这个称号的人是宙斯神最喜爱的勇士,是全希腊最优秀的公民。
帕特农神庙
米隆《掷铁饼者》
特征:(1)具有明显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特征;
(2)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3)富有民主和法治精神;
(4)艺术创作具有庄重典雅、优美和谐等特征;
(5)崇尚英雄、竞技精神。
思考:根据材料和图片思考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主要特征?
素养拓展
奴隶制下东西方文明的对比
类别 东方文明(亚非) 西方文明(欧洲)
典型代表
自然起源
经济发展
文明类型
政治制度
民族特性
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世界各地文明有差异,但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文明具有多样 性;互相包容、彼此尊重、相互取长补短;等等。
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古罗马
大河流域
地中海
农业为主
工商业为主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民主政治
封闭、保守
开放、进取、乐观
拓展素养
思维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