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2 13: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吉祥瑞兽
龙是国家祥瑞。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每当春节、元宵节来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比如人们会选择在这天理发,俗称“剃龙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龙一样精神饱满,生机无限。
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竟渡歌》描绘其精彩场面:“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五月初五更是不祥,旧俗在这一天要将未满周岁的幼儿带到外婆家躲藏,称“躲午”,这显然具有躲避灾难的含义。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洒香汤(以艾叶、菖蒲煮水沭浴)、悬艾老虎素(用彩绸缝扎成粽子、辣椒、扫帚、布老虎等串以彩线挂于胸前)、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等等,都以辟邪除祟为主旨。至于龙舟竞渡,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一种形式。
吉祥瑞兽是龙的主要属性,却并非龙性的全部。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动物比龙更难以言说,没有一种动物的文化属性比龙的文化属性更复杂,也没有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多样。在我国,对龙的认知、崇拜是多民族共同的事情。龙,这个主要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千百年来已深深地扎根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它出现在皇宫朝廷,也出现在民宅陋巷;它现身于婚嫁场合,也现身于丧葬礼中;它舞动于街头,也张挂于家门;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龙有容九似于一体的包容大度,亦有兴云布雨、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它刚健有为,昂扬奋进,它仪表威武,不容侵犯……
龙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今天,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更盼望中华民族能够像龙一样迅速地腾飞起来,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百科知识》 2012.1)
1.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龙是国家祥瑞,属于最高等级的祥瑞。龙的吉祥意义和国家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皇宫朝廷。
B.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C.龙的吉祥意义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异,但表达的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众在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竟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和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
C.因为龙是吉祥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龙风呈样、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为、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龙出现在许多场台,形象各异;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像出来的,本没有原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数年,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龚遂传》,有删改)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B.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C.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D.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节操,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他敢于直言,以至昌邑王和国人都畏惧他。
B.龚遂具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声名远播,汉宣帝一见龚遂就非常赏识他。他虽然身材矮小,但才思敏捷,与皇帝对答如流,皇帝很高兴,赏赐黄金、加官晋爵。
C.龚遂一直忠诚于昌邑王刘贺。刘贺即位仅27天,就因淫乱而被废黜,而原昌邑群臣都被处死,只有龚遂与中尉王阳多次正言直谏而得以免去死刑,被剃去头发服徭役。
D.龚遂理政才能突出,在担任渤海太守时,罢免追捕盗贼的官吏,安抚百姓,改变当地的奢侈之风,使百姓安居乐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2) 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10.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假于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白居易《琵琶行》)
(3)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酒酿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或者说是一种民俗。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
黄阿二说:皮包水、水包皮乃人生的两大享受,神仙也不过如此。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
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只要指点指点,指派指派,人又省力,钱又多赚,这等好事别人想觅也觅不来。”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黄阿二的酒酿总比别家的甜,比别家的香,比别家的酒酿汤多,问他有啥诀窍,他搔搔头说:“能有啥诀窍,凭良心做,凭经验做。”其他,他就实在说不出啥了。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有时碰到孤老太孤老头,只要买一点点的,黄阿二就取出一把毛竹片刀来,把小钵头里的酒酿一划二或一划四,你这次拿回家称是这分量,下回买,准仍是这些分量。从无短斤缺两的。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日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来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人们开始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由于“酒酿黄”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加上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最好最受欢迎,因而人们干脆叫他“酒酿王”。
B.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黄阿二以“自己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为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
C.黄阿二卖酒酿打出了牌子,不允许顾客挑拣,只能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挑拣,他就不卖。这是出于黄阿二个人的习惯,也说明他对自己酒酿的品质和重量十分自信。
D.上午卖酒酿,下午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与茶友、浴友们谈天说地,黄阿二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满足,认为自己过的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E.从情节方面看,这则小小说有一定的故事性,主人公黄阿二的性格,主要不是通过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黄阿二的语言来展现的。
(2)与其他人的酒酿相比,黄阿二的酒酿有什么不同特点? (6分)
(3)请结合小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黄阿二这一人物形象。(6分)
(4)黄阿二坚持不扩大经营规模,每天只卖三十钵酒酿,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做法?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1)——(4)题。
“精神贵族”钱钟书 张建术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
B.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C.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麟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独特的个性与作品的别具一格所致。
D.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E.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2)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3)文中是如何表现钱钟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8分)
第Ⅱ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普通市民——一位年愈六旬的老者,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单枪匹马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B、荣获大赛冠军后,他的家长和朋友欢天喜地,弹冠相庆。 C、同是变法维新中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一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昆山爆炸案发生后,许多媒体都提到中荣金属的粉尘问题曾屡遭举报,但举报无果。这或许与地方政府的环保及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置于经济增速之下的“亲商思维”有所关联。
B.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于今年10月召开,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还将聚焦党的建设,并进行部分人事调整。这次全会必将对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C.2007年在第一岛链附近,中国潜艇突然在离美国小鹰号航母不足5000米处浮出水面。当美国人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大惊失色。那还是中国的老式潜艇。
D.有消息称辽宁省体育局新出台了一项政策,不允许有体育局编制的辽宁籍教练员去外省市球队执教的规定。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感谢生活!它的历练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一个从容的自己。懵懂到从容,要跨越那布满荆棘的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跋涉那滔滔浊流的河。在无尽的磕磕碰碰之中,感觉悲喜交加的心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证阴晴圆缺的变幻。当举起那带有红晕的幸福酒杯时,才明白,痛苦是幸福的促销商,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痛苦与伤害,使暗淡的灵魂有了升华!
17、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5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3分)
(2)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习主席治国理念。不超过10字。(2分)
七、(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兄弟俩觉得屋内太阴暗,就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想把阳光搬到屋里来。搬了许多次,屋内还是没有一点阳光。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兄弟俩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想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
这则故事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语文答案
1.B(“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因果颠倒,此外龙只是五种祥瑞之一)
2.C(“这些节日都起源于龙的祥瑞意义”错,“端午节”就不是)
3.D(“本没有原型”错,从文中“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来的复合动物”看,一些动物就是龙的原型)
4.A。通“诤”,规劝。
5.A(解析:正确的断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馀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6.B(解析:“汉宣帝初见龚遂就非常赏识他”一句表述有误,依据原文“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一句可知,汉宣帝初见龚遂时并不喜欢他,更谈不上赏识。另外“加官晋爵”也错)
7.(1) 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错,以至昌邑王捂着耳朵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太会羞辱人了。”(得分点:“刺”“至”“愧”)
(2) 昌邑王让左右侍从回避(后),龚遂说:“大王知道胶西王做无道之事而灭亡的原因吗?” (得分点:“辟”“所以”“无道”)
【参考译文】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为通晓儒学做了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刘贺行为举止大多不合正道,龚遂为人忠诚厚道,刚毅有节操,在朝堂内对昌邑王进行规谏,在朝堂外批评昌邑王的太傅、丞相等左右大臣,引经据义,痛陈祸福,(有时甚至)到了落泪的地步,正言直谏没有丝毫懈怠。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错,以至昌邑王捂着耳朵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太会羞辱人了。”以至国中人都害怕畏忌他。昌邑王曾经长期与养马驾车、宰杀牲畜的奴仆一起饮酒作乐,随意赏赐,没有节度,龚遂入宫拜谒昌邑王,哭泣着用膝盖爬行,左右侍从见此情景都禁不住流下眼泪。昌邑王说:“郎中令为什么哭泣?”龚遂说:“我为社稷危亡而痛惜!希望(大王)给我机会诉说我的看法。”昌邑王让左右侍从回避(后),龚遂说:“大王知道胶西王做无道之事而灭亡的原因吗?”昌邑王说:“不知道。”龚遂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个谀臣叫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与桀纣一样,而侯得却认为可以与尧舜相比。胶西王很喜欢他的谄谀之辞,曾经与他起居一处,只听侯得的话,以致落到亡国的下场。如今大王亲近众小人,沾染上各种恶习,这是存亡的关键,您不可以不谨慎啊。请允许我选择一些通经术有品行的侍从郎官与您共处,平时起居多诵读《诗》《书》,熟悉礼仪,应该大有益处。”昌邑王答应了。(后来)赶上汉昭帝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昌邑王刘贺承嗣即位,他原先的官属都征召入京。昌邑王即位二十七天,最终因淫乱而被废黜。原昌邑群臣因犯“陷大王于恶行不道”之罪,都被处死,(因为这)被杀掉的有二百多人,只有龚遂与中尉王阳因多次正言直谏而得以免去死刑,被剃去头发服徭役。
汉宣帝即位后,过了很长时间,渤海郡及其相邻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宣帝自远处看见,认为龚遂与所听说的不符,心中对他有轻视之感,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困,而(当地的)官吏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渤海岸边耍弄耍弄罢了。现在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外加赏赐黄金给龚遂,还为他增派了驿车。(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到了,(便)派兵来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传达文书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罢去。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是盗贼。龚遂单独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都散去了。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行安抚管理。
龚遂发现渤海郡一带的风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亲自做表率。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富足充实。诉讼停止了。
过了几年,宣帝因为龚遂年老不能担任公卿,让他担任水衡都尉一职。宣帝很看重他,龚遂在官任上寿终。
(4)【示例一】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黄阿二就必须雇佣工人来做酒酿,这样,酒酿制作过程就不再是全由黄阿二亲手操作,酒酿的质量就有可能难以保证;(4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来赚钱既不是黄阿二所要追求的,也与他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这样做反而会使黄阿二心中不安,生活过得不踏实。(4分)
【示例二】不赞同他不扩大经营规模的做法。一方面,他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酒酿,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要求,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古庙镇以外的人来讲,就很难吃到他做的酒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仅是他固执保守,不思进取的表现,还不利于弘扬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4分)另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即使自己不能亲手做酒酿,只要指点的方法得当,管理到位,不仅可以保证这酒酿的质量,还可以使这项传统的文化技巧传承下去。不然,一旦黄阿二有个三长两短,这种传统的独家美食就会失传。(4分)
12【答案】:(1)CE(对一个2分,对两个5分)(D项“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不合理A项“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错;B项“不愿出国的心意”错)
(2)性格方面:恃才傲物且有童心、聪明机智、博闻强识、淡泊名利、乐于助人;
文学方面:创作了《围城》《管锥编》等名著,文学成就显著;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
生活方面: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 (每个方面2分)
(3)不看重金钱,物质上要求低:拒绝普林斯顿大学的高薪聘请、拒绝出售重金求购的英文大辞典、婉拒好莱坞片商的多次盛邀、别人借钱对折送人、家里陈设朴素;
重视精神追求: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在困境中仍能坚守:困居上海时学术文稿没人买,写《围城》仍旧精工细作。
(每条2分)
(4)①名家也需要钱养家糊口,但绝不把发财当作做学问的目的;②当今商业化社会一味追求财富的名家很多,他们应该学习钱钟书的精工细作精神,向社会奉献高质量的文化成果;③一些出了名到处走穴挣钱的人,应该多学学钱钟书坚守文化阵地、潜心研究学问的高尚品格;④名家当如钱钟书不迷信金钱,超越金钱,把知识看作是自己最大的财富。(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2分)
13参考答案:A 【解析】(A、单枪匹马: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也说匹马单枪。此句中是对的。B “弹冠相庆”使用有误。此原意指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互相贺喜,现用于贬义,形容坏人得势,而用于褒义,显然感彩不当。 C “始作俑者”使用有误。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人。“始作俑者意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有极强的贬义色彩。D “无所不为”含贬义,是“没有什么坏事不干”的意思,与褒扬科学家的句意不协调。以上几题考查的是不辨成语的感彩。) 14.B(A、介词误用:最后一句,“与地方政府的环保及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中“的”改为“将”;C、缺少主语:“当美国人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应把“当…时”删去;D、重复:去掉“的规定”。)
15参考答案D 【解析】(“语意连贯”是指语句之间的连接贯通,它是语言表达的标准之一,也是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连贯的考查,大多采用排序与语句复位或“嵌入式”两种题型。解答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语段的话题与中心,理清语段的结构层次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本题的选文仍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阐述的是“生成整体论”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生成整体论”强调两点,一是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二是仅仅通过分解来了解整体是不充分的,因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借助句中 “然而”、“所以”、“虽然”等明显表逻辑关系的词语,以及“例如”等有较强提示作用的词语,选出正确答案D。)
16.答案解析:首先通读全文,明确主要内容。其次梳理句子关系,分析句内成分。再次寻找句子间的呼应点。整段文字抒发的是对生活的感悟,①处与“要跨越那布满荆棘的路,”“要跋涉那滔滔浊流的河”构成排比句,且采用比喻修辞;②处与“感觉悲喜交加的心跳”“见证阴晴圆缺的变幻”构成排比句;③处与“痛苦是幸福的促销商”“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构成排比句,且采用比喻修辞。
参考答案:①要攀登那崎岖不羁的崖②体察炎凉冷暖的世态③伤害是坚强的陪练员(每句2分)
17、(1)示例:图片以习主席高大的形象为中心,他的右手紧紧按在一个笼子上,笼子里边是代表权力的图章,上方有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意思对即可)(2分)
(2)将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装进笼子里。把权力锁起来。限制滥用国家权力。等等。(2分)
18立意参考:(1)敞开封闭的心门,就能迎来阳光,驱除阴暗。(2)转变思路,方能事半功倍。(3)正确的方法,成功水到渠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