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检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检测(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8 12:3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鸦片战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022年是看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项正确;《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排除C项;《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香港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抗侵略的决心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帝救国的主张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可知反映的是英国的侵略,题干“不共戴天,誓灭英夷”反映反抗英国的决心,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对清政府失望,反帝救国的信息,排除AD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梁等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排除C项。故选B项;
3.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割香港岛给英国,A项正确;BCD都是《南京条约》内容,与题意要求的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4.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并结合所学可知,D项是作者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属于历史史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
5.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写道:“I841—1842年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材料中的"远征”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派远征军入侵中国,A项正确;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BCD项。故选A项。
6.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这是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历史解释,A项正确;BCD三项,均是对历史的陈述,是历史叙述,排除。故选A项。
7.下图是2018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以纪念近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关天培抗击的侵略者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抗击的侵略者是英军,不是英法联军、日军和八国联军,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8.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体现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指的是康熙帝时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入侵我国黑龙江的沙俄侵略军,“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体现的是林则徐禁烟,以上都是维护国家主权之举,B项正确;题干名句所指事件均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排除ACD项。故选B项。
9.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陈化成吴淞抗英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左宝贵平壤御敌
【答案】A
【解析】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的设立与虎门销烟有关,A项正确;陈化成吴淞抗英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左宝贵平壤御敌,排除D项。故选A项。
10.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为民主革命中心
【答案】A
【解析】
1842年,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由材料“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可知,上海贸易地位快速提升,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B项;上海是通商口岸,并非太平天国控制的地盘,没有实践《资政新篇》,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上海成为民主革命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年的十年间,除了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三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名称,概括这项政策对中国世界地位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2-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一观点概述你的理解。
【答案】(1)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中国的世界地位。
(2)从增加到减少;前期由于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从而扩大了对华贸易输出,但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后期对华输出商品数量减少。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推动中国向近代化发展。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的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使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从而削弱了中国世界地位。
(2)第一问:根据“英货输入总值……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概括可知,1842-1846年英国输华商品量增加,但1846-1855年英国输华商品量减少。因此呈现了从增加到减少的发展趋势。第二问:根据“鸦片战争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不得不接受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等协议,这些协议有利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根据“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方面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产品销路不广,使得英国减少了输华商品量。
(3)根据“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也说明了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向近代化发展,出现了如魏源等“开眼看世界”的士大夫。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