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同步辅导课件57张PPT+课后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同步辅导课件57张PPT+课后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4 09:36:34

文档简介

课件57张PPT。教学方案设计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导学当堂双基达标 课后知能检测课时教法分析●课程标准
展现本课课标,并离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图片导入
你是否听过“如果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它鼓舞那
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使他们
对未来充满希望。你知道《巴黎圣母院》吗?很多人虽然不一定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艺术价值,却清楚那位丑陋但善良的敲钟人以及巴黎圣母院中发生的一段故事。 上面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分别出自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和法国作家雨果的笔下。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坛群星璀璨、巨著纷呈,推动世界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有哪些突出成就呢?它们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由此导入新课。案例二——文字导入
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单元内容介绍的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主要是西方的文学艺术。●教学流程设计 1.背景
(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原因
①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②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________”深感失望。理性王国2.特点
(1)政治上反对____________。
(2)深入发掘人类的__________,通过瑰丽的想象和
______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_____为主要特征。封建制度感情世界夸张情节3.成就巴黎圣母院光明情节自由君主专制爱国情怀阅读教材第107页【资料回放】:
结合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话,你对美与丑有何看法?
【提示】 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外表的美并不代表内心的纯洁,外表的丑也掩盖不了心灵的善良。1.时间
19世纪30年代以后~20世纪早期。
2.原因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__________日趋尖锐。
3.特征
(1)关注社会问题。
(2)典型地再现__________。社会矛盾社会风貌(3)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4)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成就人间喜剧普希金安娜·卡列尼娜社会问题剧种族歧视安徒生阅读教材第107页【历史纵横】:
易卜生是欧洲戏剧史上继莎士比亚、莫里哀之后的第三个高峰,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其剧为什么大都遭到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非难和围攻?
【提示】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1.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萧伯纳的《________》。
(2)法国_____________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2.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苹果车罗曼·罗兰经济危机(2)特点:强调________________;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____________悖离传统。
(3)成就:美国作家海明威的《__________》。法国作家贝克特的《____________》。
3.苏联文学
(1)状况:20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2)成就:_________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_______》,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集中表现自我语言风格老人与海等待戈多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亚、非、拉美文学
(1)特点:反映了_________和爱国主义精神。
(2)成就:印度的_________、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
____________、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反帝反殖泰戈尔马尔克斯【判断回扣】
1.浪漫主义文学体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但并不反对资本主义。( )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是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但反封建仍然是其主要内容,不是反对资本主义。√2.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都对现实不满,但表述不满的手法不同。( )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都体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只是表达不满的表现手法不同,前者侧重于对未来的向往,后者侧重于对现实的揭露。√3.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传统的特点,其目的是鼓励人们消沉和颓废。( )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传统的特点,以荒诞的主题和手法,描绘人类的受难图画,其目的不在于鼓励人们消沉和颓废,而恰恰相反,它最终目的是唤起人类的振奋和觉醒。×4.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虽一字之差,但在创作特点上截然不同。( )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现代主义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手法怪诞,语言悖离传统。√1.史料 你可会忘记那快乐的时刻,
被我们在爱之亭榭下埋没?
对着那冰冷的尸体,我们铺了
不是青苔,而是叶子和鲜花。
呵,鲜花是失去的快乐,叶子是希望,还依然留贮。
——雪莱《往昔》
问题:史料作品特征是怎样的?这种风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浪漫主义特征。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的失望与不满反映到文学领域,浪漫主义就兴起了。2.史料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问题:史料的作品与上题史料的作品风格有何不同?
【提示】 更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作形式以小说为主。下面两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流派的相同点是(  )
A.揭露社会问题     B.塑造英雄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义【解析】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这两种文学流派都在文学作品中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只是采取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已。
【答案】 A【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一 纵向上看,浪漫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浪漫主义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念,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史料二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忌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
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1.史料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做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问题: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
【提示】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下层社会日益贫困,阶级矛盾尖锐。2.史料 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
——贝克特《华特》
问题:史料体现的文学流派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其特点。
【提示】 流派: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手法怪诞,逻辑混乱,语言风格悖离传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某种联系,它们都(  )
A.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设计了一个明显的理由
B.赞成在作品中表现自我
C.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反映
D.提倡用意识的延续取代行动的延续【解析】 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比较注重表现自我,这也正是传统文学的一大特点。
【答案】 B【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一 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独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做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选自《外国文学史》史料二 19世纪30年代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和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为基本特征,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史料三 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从思想内容来说,它们几乎都是表现所谓“现代人的困惑”,即表现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那种陌生、孤独痛苦情绪。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西方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2014·华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 题中材料是指某一流派的作用真实记录了社会生活。这应指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除了细节的真实描写外,还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它的客观真实性较强。
【答案】 C【备选训练】(教师用书独具)
1.巴尔扎克的名言“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反映了巴尔扎克的思想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理想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解题关键是注意巴尔扎克语言中的“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说明了他的作品注重反映现实,故选B项。
【答案】 B2.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应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答案】 B一、选择题
1.“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下列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解析】 “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反映了浪漫主义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求理想世界的特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 A2.(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
A.《唐璜》       B.《红与黑》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解析】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答案】 C3.“叙述没有时序,没有因果关系,没有完整性,文本没有可以阐释的意义。小说无始无终,作品的认识功能也被淡化。”这种小说的创作风格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 材料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的特点,故选D项。
【答案】 D4.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品有《红高粱》《蛙》等,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百年孤独》 D.《等待戈多》【解析】 材料中的“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是关键信息,选项给出的四部作品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雨果、法国的巴尔扎克、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和爱尔兰的贝克特。可以判断,应该选C项。
【答案】 C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创作出了众多具有时代性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紧密结合社会变革,一方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另一方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这类文学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人们胜利的信心。
(1)列举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2)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教材知识,分国别列出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即可。罗列时,注意作家及其作品的正确对应。【答案】 (1)英国雪莱的《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2)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课后知能检测
点击图标进入… 
一、选择题
1.(2014·承德高二检测)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解析】 注意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频繁的革命与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此感到失望,这一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
【答案】 C
2.(2014·佛山高二检测)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来描绘。”该小说家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19世纪中叶描绘人类按照主观希望的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故选D项。
【答案】 D
3.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雪莱的诗歌《西风颂》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解析】 根据教材可知选D项。
【答案】 D
4.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领域的大师勒内·韦勒克对某种创作风格这样评价:“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你认为这种创作风格应该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解析】 浪漫主义特征是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材料内容体现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 A
5.《安娜·卡列尼娜》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与浪漫主义文学的相同之处是(  )
A.揭露社会问题
B.反映爱国主义精神
C.鼓吹暴力革命
D.以夸张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解析】 B项是20世纪亚非拉民族文学的特点,C项与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均无关,D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A项正确。
【答案】 A
6.(2013·扬州高二期末)狄更斯的作品描述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贫富差距、罪恶丛生,简直就是一幅19世纪的社会风俗画。据此,可以判断狄更斯的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民族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 A项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文学主流风格。B项正确,属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文学主流风格。C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二战后的文学主流风格。
【答案】 B
7.(2014·江门高二检测)恩格斯说,“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种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解析】 浪漫主义特征是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它歌颂美好的事物,对未来充满希望;现代主义特征产生20世纪,采用反传统反理性手法来表达对现实失望对未来的迷茫;现实主义特征是对现实的再现;古典主义是强调模仿古代,采用民族语言,对古代英雄的歌颂。
【答案】 C
8.(2014·大连高二期末)恩格斯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流派归纳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种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B.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C.古典主义文学流派 D.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解析】 根据题干中“真实地再现”推断,应该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答案】 B
9.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体现这一哲学思想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印象派文学
【解析】 材料描写的世界观与荒诞派的创作思想是相似的,荒诞派属于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 C
10.作家乔伊斯在小说《尤利西斯》中,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不分段落,没有标点,充分体现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据此,你认为乔伊斯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 题干中描述的情况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吻合。故选C项。
【答案】 C
11.1957年,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解析】 据题干中“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等信息可知,该作品应是现代主义风格,所选项中只有B项是现代主义风格。
【答案】 B
12.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建立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成为人民的奋斗目标。与这种目标一致的文学(  )
A.代表人物是托尔斯泰
B.代表作品是《战争与和平》
C.代表作品是《母亲》
D.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解析】 注意区分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前者是沙皇俄国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后者是苏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代表,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则以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为代表。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本堂神父来给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他那双显然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银制的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忽然复活,目不转睛地盯住这些圣器,鼻子上的那颗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
……
“万事要多操心,以后到那里向我交账。”他用这最后一句遗言证明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
——摘编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材料二 只有精神错乱的疯子,才能获准停止飞行。但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如果你在“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就证明你头脑清醒,决不是个疯子。因此,如果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可是一旦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再是个疯子,你就得继续执行飞行任务。你若要去执行飞行任务,那你准是疯了。如果你不再去执行任务,就证明你没有疯。你就必须继续执行飞行任务。如此反复,以至无穷。
“这里面只有一个圈套,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万事要多操心,以后到那里向我交账”表明了什么?据此判断该作品的创作风格。
(2)根据材料二,你怎样理解《第二十二条军规》?试分析该作品的创作风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种不同流派文学的认识。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进行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第(2)问,根据小说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传神地描绘出老葛朗台凶狠残忍、贪财好利而又悭吝成性的资本家形象,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血腥发迹史和由金钱崇拜带来的社会丑恶和人性沦丧。风格:现实主义。
(2)作品用一个不存在的军规,嘲弄并讽刺了社会的丑恶,同时也反映了西方人心灵的迷惘与痛苦。风格:现代主义。
14.(2014·徐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做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材料二 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独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做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选自《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
(2)现实主义文学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就突出,请你举出法国、英国、俄国著名的作家及其作品各一例。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在创作风格上有何明显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以及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点。第(1)、(2)问依据所学基础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注意从创作风格上比较不同点。
【答案】 (1)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下层社会日益贫困,阶级矛盾尖锐。
(2)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或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3)浪漫主义文学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