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提升Ⅹ 交变电流规律的应用
目录
模块一 知己知彼 1
模块二 知识掌握 2
知识点一 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2
知识点二 交变电流“四值”的比较及应用 4
模块三 巩固提高 6
模块一 知己知彼
考点分布 命题趋势
1、知道交变电流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的区别,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2、根据电流热效应探究交流电的有效值 通过交变电流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知识应用的实例,感受物理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 通过交变电流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知识应用的实例,感受物理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考试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知识点一 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重难诠释】
计算交变电流有效值应注意:
(1)计算有效值时要注意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抓住“三同”;“相同时间”内“相同电阻”上产生的“热量相同”,进而列式求解.
(2)利用公式Q=I2Rt和Q=t可分别求得电流有效值和电压有效值.
(3)正弦式交变电流在和内有效值与峰值间的关系都是I=,U=.
(4)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与电流的方向无关,一般以一个周期来计算有效值.
(2023春 徐州期中)两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以正弦波形的交变电流和方波形的交变电流,两种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周期相等(如图甲、乙所示)。在正弦波形交变电流的一个周期内,正弦波形的交变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1,其与方波形交变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2之比,Q1:Q2等于( )
A.1:1 B.2:1 C.1:2 D.3:4
(2023春 合肥期末)一只电阻分别通过四种不同形式的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产生热量最大的是( )
A. B.
C. D.
(2023春 宁波期中)家庭用电是交流电,因为传输,变压比较方便,驱动电机也比较简单。但仍有不少家用电器设备使用直流电,如电视机,电脑,充电器等,其工作机制是在交流电输入后有一个专门的整流变压滤波电路,可以将正弦交流电变成如图所示的脉动直流电(每半个周期按正弦规律变化),则该脉动直流电电流的有效值为( )
A.2A B.4A C.8A D.16A
(2023春 黄浦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
A.5A B.5A C.A D.3.5A
(2023春 宜丰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
A. B.10A C. D.5A
知识点二 交变电流“四值”的比较及应用
【重难诠释】
名称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应用情况
瞬时值 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 电流为正弦式 交变电流时: e=Emsin ωt i=Imsin ωt 分析交变电流在某一时刻的情况,如计算某一时刻线圈受到的安培力
最大值 最大的瞬时值 Em=NωBS Im= 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有效值 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的恒定电流值 电流为正弦式交变电流时: E= U= I= (1)计算与电流热效应相关的量(如电功率、电热、热功率) (2)交流电表的测量值 (3)电气设备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4)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平均值 交变电流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与时间的比值 =n = 计算通过电路横截面的电荷量 q=Δt=n
(2023春 永春县期末)在图乙的电路中,通入如图甲所示的交变电流,此交变电流的每个周期内,前三分之一个周期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后三分之二周期电压恒定。电阻R的阻值为12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6V
B.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C.电阻R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9J
D.电阻R换成一个耐压值为6V的电容,会被击穿
(2023 台州模拟)如图甲为交流发电机内部结构图,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位置不变,磁铁绕轴转动后,线圈中生成正弦式交变电流如图乙所示,其电动势峰值为Em,周期为T,回路总电阻为R,则在时间内通过矩形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 )
A.0 B. C. D.
、
(2023春 天河区校级期中)一个电炉上标有“220V、1.0kW”,那么为了使它正常工作,所使用的正弦交流电应是( )
A.电压最大值约为311V,电流最大值约为4.5A
B.电压有效值约为311V,电流有效值约为6.4A
C.电压最大值为220V,电流最大值约为6.4A
D.电压有效值为220V,电流有效值约为4.5A
、
(2023春 温江区校级期中)在图乙的电路中,通入如图甲所示的交变电流。电阻R的阻值为10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B.电流表的示数为2A
C.电阻R换成一个耐压值为10V的电容,不会被击穿
D.电阻R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30J
、
(2023春 荔湾区校级期中)单匝闭合矩形线框电阻为R,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Φ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线框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
C.线框转一周外力所做的功为
D.从t=0到过程中线框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模块三 巩固提高
(2023春 越秀区校级期中)某小组用如图a所示的风速仪研究交流电,风杯在风力作用下带动与其连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如图b所示。已知风杯转速与风速成正比,则( )
A.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0
B.该交变电流的峰值为Im
C.风速增大,产生的交变电流有效值增大
D.风速增大,产生的交变电流周期增大
(2023 江苏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金属线框放置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MN两点连线与磁场垂直,线框绕MN连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灯泡电阻为R,其它电阻不计,则( )
A.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变
B.图示位置回路磁通量变化最快
C.灯泡两端电压为
D.由图示位置转过180°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为0
(2022秋 邢台期末)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5×10﹣3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B.t=1.5×10﹣2s时,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C.线框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60°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155.5V
D.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311V
(2022秋 邯郸期末)图为某一正弦交变电流的输出电流,则该输出电流的有效值为( )
A.10A B.A C.A D.5A
(2022秋 保山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交变电流的i﹣t图像,曲线部分按正弦规律变化,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4A B.2A C.A D.A
(2023 淮安模拟)如图所示,KLMN是一个竖直的单匝矩形导线框,全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电阻为R,MN边水平,线框绕某竖直固定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转动方向为俯视顺时针。在t=0时刻,MN边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3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30°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率逐渐减小
B.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60°的过程中,导线框中电流方向由KLMNK变为KNMLK
C.在t=0时刻,导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D.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180°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2022秋 李沧区校级期末)通过一阻值R=100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s。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
A.12V B.4V C.15V D.8V
(2022秋 五华区校级期末)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A通以图甲所示的方波交变电流,B通以图乙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这两个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等于( )
A.2:1 B.3:2 C.4:3 D.5:4
(2022秋 大兴区期末)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像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t=0时刻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B.曲线a、b对应的交流电周期之比为3:2
C.旋转过程中两种情况的最大磁通量均相同
D.在相同的时间两种情况在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均相同
(2022秋 喀什市校级期末)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甲、乙图中的U0、T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B.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C.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D.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提升Ⅹ 交变电流规律的应用
目录
模块一 知己知彼 1
模块二 知识掌握 1
知识点一 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1
知识点二 交变电流“四值”的比较及应用 4
模块三 巩固提高 8
模块一 知己知彼
考点分布 命题趋势
1、知道交变电流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的区别,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2、根据电流热效应探究交流电的有效值 通过交变电流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知识应用的实例,感受物理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 通过交变电流峰值、瞬时值、有效值、平均值知识应用的实例,感受物理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考试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知识点一 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重难诠释】
计算交变电流有效值应注意:
(1)计算有效值时要注意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抓住“三同”;“相同时间”内“相同电阻”上产生的“热量相同”,进而列式求解.
(2)利用公式Q=I2Rt和Q=t可分别求得电流有效值和电压有效值.
(3)正弦式交变电流在和内有效值与峰值间的关系都是I=,U=.
(4)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与电流的方向无关,一般以一个周期来计算有效值.
(2023春 徐州期中)两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以正弦波形的交变电流和方波形的交变电流,两种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与周期相等(如图甲、乙所示)。在正弦波形交变电流的一个周期内,正弦波形的交变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1,其与方波形交变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2之比,Q1:Q2等于( )
A.1:1 B.2:1 C.1:2 D.3:4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种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Im,其中正弦式电流有效值为
方波形交变电流有效值为I2=Im
根电流热效应,可得:;
联立可得,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3春 合肥期末)一只电阻分别通过四种不同形式的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产生热量最大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图示不相同可知:A、B两个电流均为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均为2 A,有效值均为 A,电流C的有效值为1.5 A,电流D的有效值为2 A,电流D的有效值最大,在R、t相同时,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D产生的焦耳热最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23春 宁波期中)家庭用电是交流电,因为传输,变压比较方便,驱动电机也比较简单。但仍有不少家用电器设备使用直流电,如电视机,电脑,充电器等,其工作机制是在交流电输入后有一个专门的整流变压滤波电路,可以将正弦交流电变成如图所示的脉动直流电(每半个周期按正弦规律变化),则该脉动直流电电流的有效值为( )
A.2A B.4A C.8A D.16A
【解答】解:根据图像,整流变压滤波电路仅仅改变了正弦交流电的方向,每时每刻电流的大小仍然一定,即该脉动直流电电流的有效值与滤波前的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相同,则有I,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3春 黄浦区校级期中)如图表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
A.5A B.5A C.A D.3.5A
【解答】解:设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I,根据交变电流有效值的定义得:(4)2R (3)2R I2RT
解得:I=5A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3春 宜丰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
A. B.10A C. D.5A
【解答】解:将交流与直流通过阻值都为R的电阻,设直流电流为I,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
代入数据有:
解得:I=5A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知识点二 交变电流“四值”的比较及应用
【重难诠释】
名称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应用情况
瞬时值 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 电流为正弦式 交变电流时: e=Emsin ωt i=Imsin ωt 分析交变电流在某一时刻的情况,如计算某一时刻线圈受到的安培力
最大值 最大的瞬时值 Em=NωBS Im= 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有效值 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的恒定电流值 电流为正弦式交变电流时: E= U= I= (1)计算与电流热效应相关的量(如电功率、电热、热功率) (2)交流电表的测量值 (3)电气设备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4)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平均值 交变电流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与时间的比值 =n = 计算通过电路横截面的电荷量 q=Δt=n
(2023春 永春县期末)在图乙的电路中,通入如图甲所示的交变电流,此交变电流的每个周期内,前三分之一个周期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后三分之二周期电压恒定。电阻R的阻值为12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6V
B.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C.电阻R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9J
D.电阻R换成一个耐压值为6V的电容,会被击穿
【解答】解:A、分析图(甲),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求解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有:,解得电压有效值为:U=6V,电表读数为有效值,故A正确。
B、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0.5A,故电流表示数为0.5A,故B正确。
C、热量根据有效值进行计算,则有:Q=I2RT=0.52×12×3J=9J,故C错误。
D、电容器能否击穿,用到最大值,V>6V,故电容器会击穿,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2023 台州模拟)如图甲为交流发电机内部结构图,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位置不变,磁铁绕轴转动后,线圈中生成正弦式交变电流如图乙所示,其电动势峰值为Em,周期为T,回路总电阻为R,则在时间内通过矩形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 )
A.0 B. C. D.
【解答】解:根据电动势最大值表达式得:
由图像可知,0时刻的电动势为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则时间内,磁通量变化量大小为|ΔΦ|=|﹣BS﹣BS|=2BS
时间内通过矩形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为
联立可得,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23春 天河区校级期中)一个电炉上标有“220V、1.0kW”,那么为了使它正常工作,所使用的正弦交流电应是( )
A.电压最大值约为311V,电流最大值约为4.5A
B.电压有效值约为311V,电流有效值约为6.4A
C.电压最大值为220V,电流最大值约为6.4A
D.电压有效值为220V,电流有效值约为4.5A
【解答】解:电动机上标“220V、1.0kW”,说明其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所需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I4.5A,即电流有效值约为4.5A;根据正弦交流电有效值跟最大值的关系,,可得电压最大值为220V≈311V,电流最大值为4.5A≈6.36 A。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3春 温江区校级期中)在图乙的电路中,通入如图甲所示的交变电流。电阻R的阻值为10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B.电流表的示数为2A
C.电阻R换成一个耐压值为10V的电容,不会被击穿
D.电阻R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30J
【解答】解:A.由一个周期内Q交变=Q恒定、Q,有
解得U有效=10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故A正确;
B.电流表的示数为其电流的有效值,IA=1A,故B错误;
C.该交流电的电压峰值为,大于电容的耐压值10V,故电容会被击穿,故C错误;
D.电阻R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故D错误。
故选:A。
(2023春 荔湾区校级期中)单匝闭合矩形线框电阻为R,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Φ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线框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线框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
C.线框转一周外力所做的功为
D.从t=0到过程中线框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时刻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因此此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T,则ω,由交流电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Sω=Φm,则有效值为E,故B正确;
C、线圈转一周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则有:W,解得W,故C错误;
D、从0时刻到时刻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故D错误。
故选:B。
模块三 巩固提高
(2023春 越秀区校级期中)某小组用如图a所示的风速仪研究交流电,风杯在风力作用下带动与其连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如图b所示。已知风杯转速与风速成正比,则( )
A.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0
B.该交变电流的峰值为Im
C.风速增大,产生的交变电流有效值增大
D.风速增大,产生的交变电流周期增大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2t0,故A错误;
B.该交变电流的峰值为Im,故B错误;
C.风速增大,产生的交变电流峰值增大,有效值增大,故C正确;
D.风速增大,转速增大,产生的交变电流周期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023 江苏一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金属线框放置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MN两点连线与磁场垂直,线框绕MN连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灯泡电阻为R,其它电阻不计,则( )
A.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不变
B.图示位置回路磁通量变化最快
C.灯泡两端电压为
D.由图示位置转过180°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为0
【解答】解:A、线框绕MN连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线框处于中性面时,电流方向发生变化,故A错误;
B、线框经过图示位置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零,故B错误;
C、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有效值为
灯泡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则
故C正确;
D、由图示位置转过180°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
由图示位置转过180°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荷量为
故D错误。
故选:C。
(2022秋 邢台期末)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5×10﹣3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B.t=1.5×10﹣2s时,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C.线框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60°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155.5V
D.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为311V
【解答】解:A.t=5×10﹣3s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则此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故A错误;
B.t=1.5×10﹣2s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通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故B错误;
C.线框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60°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故C正确;
D.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为311V,根据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可得:
有效值为V=220V,故D错误。
故选:C。
(2022秋 邯郸期末)图为某一正弦交变电流的输出电流,则该输出电流的有效值为( )
A.10A B.A C.A D.5A
【解答】解: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正弦交变电流有效值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2秋 保山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交变电流的i﹣t图像,曲线部分按正弦规律变化,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4A B.2A C.A D.A
【解答】解:设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I,周期为T。
取一个周期时间,由有效值的定义有:I2RT=()2R 42R
可得:IA,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3 淮安模拟)如图所示,KLMN是一个竖直的单匝矩形导线框,全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电阻为R,MN边水平,线框绕某竖直固定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转动方向为俯视顺时针。在t=0时刻,MN边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3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30°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率逐渐减小
B.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60°的过程中,导线框中电流方向由KLMNK变为KNMLK
C.在t=0时刻,导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D.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180°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解答】解:A、导线框中产生的瞬时电动势满足正弦函数的特征,所以,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30°的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率逐渐增大,故A错误;
B、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30°的过程中,磁通量向左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导线框中电流方向为KNMLK,同理再转过30°的过程中,导线框中电流方向仍为KNMLK,故B错误;
C、导线框中产生的瞬时电动势的大小是e=Emsin(90°﹣30°)BSω,故C错误;
D、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Sω,周期T,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180°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故D正确。
故选:D。
(2022秋 李沧区校级期末)通过一阻值R=100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s。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
A.12V B.4V C.15V D.8V
【解答】解:由有效值的定义可得:,
代入数据得:,
解得:,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2秋 五华区校级期末)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A通以图甲所示的方波交变电流,B通以图乙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这两个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等于( )
A.2:1 B.3:2 C.4:3 D.5:4
【解答】解:根据有效值的计算式,设图甲中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I1:
代入数据解得:
图乙中交变电流有效值为:
再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I2R得,两个电热器电功率之比,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2秋 大兴区期末)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像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t=0时刻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B.曲线a、b对应的交流电周期之比为3:2
C.旋转过程中两种情况的最大磁通量均相同
D.在相同的时间两种情况在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均相同
【解答】解:A、由图像可得,两次t=0时刻感应电动势均为零,即磁通量变化率为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A错误;
B、由图像可得,曲线a对应的交流电周期
曲线b对应的交流电周期
所以Ta:Tb=2:3
故B错误;
C、最大磁通量Φm=BS,则旋转过程中两种情况的最大磁通量均相同,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两种情况电动势的最大值不同,则有效值不同,而电阻相同,则两种情况电流的有效值不同,又Q=I2Rt,则在相同的时间两种情况在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2022秋 喀什市校级期末)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甲、乙图中的U0、T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B.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C.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D.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U0
【解答】解:AB、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U1U0
故A正确,B错误;
CD、第二次,设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U2,则 T
解得:U2U0
故CD错误;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