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
23父亲、树林和鸟
第2课时
单元主题
我与自然
单元主题
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
学习任务二:课文赏析
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
新知导入
黎明 雾蒙蒙 猎人 鼻子 翅膀
浓浓的 苦苦的 热腾腾
一瞬间 舒畅 凝神静气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二
课文赏析
新知讲解
父亲一生最喜欢______和_________。
树林
歌唱的鸟
点明主题,总起全文
中心句
时间长
程度深
新知讲解
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讲述了父亲爱鸟,勾画出你认为能体现父亲了解(爱)鸟的词语或句子。
新知讲解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读着画线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里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新知讲解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很生动,让我们好像走进了那片笼罩在雾气中的幽深的树林。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够发现鸟的踪迹,说明他对鸟非常熟悉。
新知讲解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比喻
突出了父亲观察得细致和专注。
“我”茫然没有发现鸟和父亲的专注确定有鸟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对鸟的了解。
新知讲解
父亲既专注,又高大,仿佛与树林融为一体。当父亲观察到林子里有不少鸟时,“我”却“茫茫然”,并没有发现一只鸟,对比中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新知讲解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从第一段话中,你能发现父亲的什么特点?
从“轻声”“生怕”可以看出,父亲非常喜爱鸟,对鸟爱护备至。
新知讲解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描写了草木的气息,父亲能在这样浓郁的草木气息中闻到鸟的气味,而“我”却不能,可见父亲对鸟的习性的确非常了解。
新知讲解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通过父亲的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熟知鸟的习性
新知讲解
这是因为父亲爱鸟。这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与第1自然段相照应。
父亲对鸟的了解以及和爱鸟的程度很深。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新知讲解
鸟最快活的时刻容易发生什么?为什么?
父亲的话语中既有对鸟飞离树枝的喜悦,又有对鸟被猎人打中的担忧,这一矛盾的心理突出父亲的爱鸟情怀。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新知讲解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惊愕”一词写出了作者吃惊的样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鸟的习性并不了解,自然引出下文父亲的解释。
为什么父亲不是猎人,“我”很高兴呢?
新知讲解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我”为什么感到高兴呢?
因为父亲对鸟的习性太熟悉,甚至知道鸟容易被打中的秘密,如果他是猎人的话,小鸟们的生命就会有危险,所以“我”很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由此可见,父子俩都是爱鸟、护鸟的人。
新知讲解
“我”、父亲、树林和鸟是什么关系?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我”与父亲在树林里进行的关于鸟的对话,使“我”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我”也开始爱鸟。
新知讲解
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三
拓展总结
新知讲解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
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有人也真懂鸟语。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
鸟 语
新知讲解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于是,我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
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
“你做什么?”
“种田织布。”
“你喜欢什么?”
“勤劳刻苦。”
新知讲解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爷爷见我呆愣愣地跟树上的鸟儿说傻话,便在一旁提醒
我:“听,布谷鸟叫你勤劳刻苦呢!还不赶快上学去,愣着干啥?”我听了立即背起书包,向学校跑去。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每当这时,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着喜事快快降临。
新知讲解
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还有画眉啦,黄莺啦,百灵啦……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做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 多有趣的故事来。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新知讲解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四
检测评价
新知讲解
1. 判断对错。
(1)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 )
(2)黎明时的鸟翅膀干燥。( )
(3)父亲是爱鸟的。( )
2. 课文是从 、 、 三方面来写父亲懂鸟的。
√
×
√
视觉 听觉 嗅觉
新知讲解
评价内容 评星
☆☆☆☆☆
1.熟练朗读课文。
2.课堂专注度高。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搜集鸟类濒临灭绝的视频和材料,到社区宣传,
提高大家爱鸟爱大自然的觉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父亲、树林和鸟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思维能力: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审美创造:能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提高保护鸟类并与之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难点: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
黎明 雾蒙蒙 猎人 鼻子 翅膀
浓浓的 苦苦的 热腾腾
一瞬间 舒畅 凝神静气
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父亲爱鸟的细节写具体的。
学习任务二:课文赏析
父亲一生最喜欢______和_________
中心句:点明主题,总起全文
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讲述了父亲爱鸟,勾画出你认为能体现父亲了解(爱)鸟的词语或句子。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很了解鸟呢?
(1)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赏析学习。
①引导想象:读着“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里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学生交流。教师播放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视频。
③小结: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多生动,让我们好像走进了那片笼罩在雾气中的幽深的树林。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够发现鸟的踪迹,说明他对鸟非常熟悉。
(2)课件出示第5~6自然段,赏析学习。
①观察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凝神静气”的父亲是怎样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又是怎样的?
②小结:你们看,这两个词连用,让父亲的形象更立体了!在作者眼里,父亲当时既是那么专注,又是那么高大,仿佛与树林融为一体。当父亲观察到林子里有不少鸟时,“我”却“茫茫然”,并没有发现一只鸟,对比中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3)课件出示第10~11自然段,赏析学习。
①引导:从“轻声、生怕”中,你能发现父亲的什么特点?(喜爱鸟、对鸟呵护备至)
②学生交流。
③小结:“浓浓的苦苦的”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草木的气息,父亲能在这样浓郁的草木气息中闻到鸟的气味,而“我”却不能,可见父亲对鸟的习性的确非常了解。
(4)课件出示第13~15自然段,赏析学习。
①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并思考问题:通过父亲的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②组织学生交流,进一步感受父亲对鸟的习性和气味的了解。
小结:课文通过“我”和父亲的对比,以及对父亲形象的生动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非常熟悉鸟的习性的父亲。
2.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为什么父亲不是猎人,“我”很高兴呢?
预设:父亲对鸟十分了解,如果他是猎人,树林里的鸟就会轻而易举地被猎杀。但父亲并没有伤害它们,所以“我”会因为父亲不是猎人而感到庆幸。
引导学生思考:“我”、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我”与父亲在树林里进行的关于鸟的对话,使“我”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我”也开始爱鸟。
小结:父亲如此了解鸟,却不伤害鸟,而是那么喜爱鸟,“我”也喜欢鸟,所以父亲不是猎人“我”很高兴。让我们也像文中的父亲一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吧!
3.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
(1)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正确,第1自然段明确指出)
(2)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3)父亲很善于观察。(4)父亲热爱自然。
也都正确。父亲一闻味道、一看叶动便知有不少鸟,知道鸟什么时候要准备歌唱,知道鸟飞离枝头的一瞬间最快活;父亲能捕捉到这些信息,说明他善于观察;父亲喜爱树林和鸟,了解鸟的习性,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5)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预设1: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熟悉,他可能曾经是个猎人。
预设2:父亲可能没有做过猎人,因为他不会去猎杀自己最喜欢的鸟。
师生共同总结父亲的形象。(知鸟爱鸟、热爱自然)
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
1.拓展阅读
鸟语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
听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有人也真懂鸟语。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于是,我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
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
“你做什么?”
“种田织布。”
“你喜欢什么?”
“勤劳刻苦。”
这样无拘无束地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爷爷见我呆愣愣地跟树上的鸟儿说傻话,便在一旁提醒
我:“听,布谷鸟叫你勤劳刻苦呢!还不赶快上学去,愣着干啥?”我听了立即背起书包,向学校跑去。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每当这时,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着喜事快快降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还有画眉啦,黄莺啦,百灵啦……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做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 多有趣的故事来。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2.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1.判断对错。
(1)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 )
(2)黎明时的鸟翅膀干燥。( )
(3)父亲是爱鸟的。( )
2.课文是从 、 、 三方面来写父亲懂鸟的。
评价:
①熟练朗读课文。 ②课堂专注度高。
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搜集鸟类濒临灭绝的视频和材料,到社区宣传,提高大家爱鸟爱大自然的觉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