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学方案
老师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复习) 课时计划 第( 1 )次课
教学目标 对第一章“有理数”部分的内容进行复习总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数轴的绘画以及运用。绝对值以及相反数的运用。科学记数法的掌握。教学难点: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本章知识点总结。1.1、正数和负数 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写法区别:正数前的‘+’可写可不写,但通常不写;负数前的‘—’必须写。(3)表示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例如:气温零上与零下,海拔以上与海拔一下,收入与支出,向北与向南…… 1.2.1、有理数 有理数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关于分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切记无限不循环小数(目前只知道π)不属于分数,所以π也不属于有理数。 有理数分类:两种分类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有理数最终可分为5类: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分数。 其他常见分类方法:例如:非正数、非负整数、非负有理数…… 非正数:(不是正数)=>负数和零 非负整数:(不是负的整数)=>正整数和零 非负有理数:(不是负的有理数)=>正有理数和零 1.2.2、数轴 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的直线叫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数轴画法: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0,作为原点。 b、规定正方向(通常向右)。 c、任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注意数轴上每一格表示的长度必须一致。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即是两点间的距离。例如5与-3之间的距 离为5-(-3)=8 1.2.3、相反数 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a与-a,其中一个叫做 另一个的相反数。 相反数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零。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常见表示方法:a与-a互为相反数;a+b=0,a与b互为相反数; a=-b,a与b互为相反数。 ※※1.2.3、绝对值绝对值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a |。 | 7 |:数轴上表示7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值为7。 绝对值的非负性:由绝对值的定义知,绝对值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表示一段距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数 a都有| a |≥0;并且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式子应牢记在心,它不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而且说明了如何化简绝对值符号,即看绝对值符号里的数字的符号,如果大于0,则去掉绝对值符号后不变,如果小于0,则取掉 绝对值符号后,在前加上一个’-’。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按符号可分为三种,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只需掌握两个负数如何比较大小,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a、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b、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c、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1.4、有理数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等正,异号等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有理数乘法步骤:先判断结果符号,再计算结果。 多数相乘结果符号判断: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等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数,都得0。 (6)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1.5、有理数的乘方 乘方的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 http: / / www.21cnjy.com ) 表示的意义:n个a相乘。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指数1通常省略。 (3)有理数乘方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0的0次幂不存在)
课堂作业 二、复习巩固。选择题已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A 1 B 2 C 3 D 4 、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把、-、b、-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b B -<-b<<b C -b<<-<b D -b<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B -7-2×5=-9×5=-45C. D 若+b<0,b<0,则 ( )A >0,b>0 B <0,b<0C 、b两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D 、b两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的值是( )A . B. C . -2 D . 2的值是 ( )A.-2 B. (-2)21 C . 0 D -210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 . 1 B. -1 C . -1和1 D . -1 、0和1表示的意义是( ) A .6个—5的积 B.-5乘以6的积 C . 5个—6的积 D .6个—5的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负数 B.-||一定是负数 C.|-|一定不是负数 D.-2一定是负数长城总长约为6700010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A.6.7×105米 B.6.7×106米 C.6.7×107米 D.6.7×108米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0,则它们的商是( )A.0 B.-1 C.+1 D. 不能确定把与-6作和、差、积、商的运算结果中,为正数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数轴上的两点A、B分别表示-6和-3,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A、-6+(-3) B、-6-(-3) C、|-6+(-3)| D、|-3-(-6)| 现规定一种新运算“※”:※b=,如3※2==9,则(-2)※3等于( )-6 B、6 C、-8 D、8基础知识训练: 下列各数:,,3.14,+3065,0,-239。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它表示的什么含义?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它表示什么含义? 4.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5. 正分数集合{ }整数集合{ } 非正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6.7.-(+5)表示_____的相反数,即-(+5)=_______; -(-5)表示_____的相反数,即-(-5)=____。 8.-2的相反数是______;75的相反数是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 9.化简下列各数: -(-68)= -(+0.75)= -(-53)= -(+3.8)= +(-3)= +(+6)= 10.分别写出5、―7、―321、+11.2的相反数; (2)指出―2.4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化简下列各数: (1)―(+10) (2)+(―0.15) (3)+(+3) (4)―(―20) 12. 化简: 计算:|0.32|+|0.3| |–4.2|–|4.2| 计算(+26)+(―18)+5+(―16); 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66)+(―12)+(+11.3)+(―7.4)+(+8.1)+(―2.5) 16.计算: (1)(―32)―(+5) (2)7.3―(―6.8) (3)(―2)―(―25) (4)12―2117.计算下列式子。 18.计算。计算。 ―2.5×(―4.8)×(0.09)÷(―0.27)
课后作业 1、若,,求a+b的值.2、一辆汽车沿着南北方向的公路来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驶,某天早晨从A地出发,晚上最后到达B地,约定向北正方向(如:+7表示汽车向北行驶7千米)。当天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8,-9,+7,-14,-6,12,-6,+8.问: (1)B地在A地的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2)若汽车行驶1千米耗油0.35升,那么这一天共耗油多少升?
课后记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
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 部分能接受□ 不能接受□
学生的课堂表现:很积极□ 比较积极□ 一般□ 不积极□
学生上次的作业完成情况:数量 % 完成质量 分 存在问题
备 注: 教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