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诗词、歌曲、故事等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一些特长,以便有利于自己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么样策划才能把一次活动搞成功,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古人就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出示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组长是小组策划的组织者,还要安排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同学汇报。
3.根据讨论列出节目表。
四:交流反馈,展示活动方案
1.以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重点要说说怎么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可以采取演唱歌曲、朗诵诗词、家乡画展、小小导游等方式)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班长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通过策划“浓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的抒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在活动中我们有同学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让我们的家乡变的更美好。那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大胆的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出示目标
1、作文主题《二十年后回故乡》,审清题意。
2、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合理构思,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家乡的新面貌。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会有怎样的感慨。
(指名同学回答)
四、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可以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
2.可以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
3. 可以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
4. 回忆本组课文中作者们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师点拨,范文引领
1. 老师和你们一起想象“二十年后会故乡” 的情景。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张开想象的翅膀。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2)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怎么样。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说什么话?有什么感想?)
2.列写作提纲
3.读范文
五、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六、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七、作业
把写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作文赏析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
2、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
4、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
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
3、指导学生写出条理清晰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有条理的叙述作文的意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出示目标:
1、借它山之石提高自己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
2、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
3、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
三、作文赏析:
出示自学指导: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
交流反馈:
先让作者说出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再指名同学说说写的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
四、小结:
本次作文优点:
1、想象力丰富合理,符合文章要求。
2、语句通顺流畅。
缺点:
1、虽然想象丰富,能写出家乡二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条理不够清晰。只是泛泛而谈家乡的变化,并没有抓住一个镜头来进行特写。
2、字体还需努力,书面再整洁。
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二 (学习园地一第四课时)
设计者:马向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书法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读懂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诗句,回顾所学课文和自己的习作,交流心得体会,也可以交流度过的其他诗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书法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让我们共同走进“回顾拓展二”。
二、出示目标:
1、回顾所学课文,交流心得体会。
2、积累有关表达思乡的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3、自主阅读“趣味语文”,并能说出“趣”在哪里,体会锤炼问紫的重要性。
三、学习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
1、引领自学,质疑合作
自学指导一:
1、大声朗读日积月累的内容,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句?
2、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2、精讲释疑,训练点拨。
⒈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 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 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⑴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如“故乡情”“浮云”“游子”“他乡”“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词,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
⑵熟读成诵。
⑶引入部分原诗朗读,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
[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2.回顾课文、交流互动
出示相关语句: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⑶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⑷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⑸“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
(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谈表达方法,读相关句段,这样做一是避免交流时语言枯燥,二是与文章紧密联系,加深对表达方法的体会。]
3.课外拓展。
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思乡情的诗文。
过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向我们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情怀!家乡,真是人们心中扯不断的牵挂呀!请同学们默读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⒋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⒌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整体回顾中进一步提炼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习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奠定一个基础;结合习作交流自己和同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1、引领自学,质疑合作
出示自学指导二:
⒈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⒉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⒊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
⒋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
[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2、精讲释疑,训练点拨。
出示《题李凝幽居》整首诗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五、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当堂训练:
1、背诵诗句。
2、背写诗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目标,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泊船瓜洲》、《长相思》、《秋思》等诗句学生会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