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导读】
本课主要学习两块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两部分内容之间为并列关系,都是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情况。本课为本书最后一单元中的一课,内容涉及之前所学七个单元,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教师要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与之前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民族资本发展所受到的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原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依据历史资料及视频、图片等材料,利用小组演讲、短剧等多种方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 (检测目标1)
2.完成任务二: (检测目标2)
【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120、121页正文研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指向目标1)
1.填出下列空格:
(1)产生与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 。
(2)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 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和 。
(3)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4)特点: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 和 的双重压迫,还遭到 _______的摧残。内优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发展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集中在 部门, 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 ,主要集中在上海、武庆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5)企业家代表:状元实业家 创办 ,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 ”道路。还有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仔细阅读教材P121第二段,思考: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3.仔细阅读教材P121第三段,思考: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工业陷入萧条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篇章 社会生活的变化
任务二:识读教材第122页“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2)
材料一:《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
1.上述材料中表明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你能说出其他的交通工具吗?
材料二: 1906年8月,《大公报》以《剪发易服议》为题进行有奖征文活动,部分获奖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的发辫被外国人讥为“豚尾”,成为笑柄。“论中国现状,固为各国所蔑视。本危弱之国而为此单独不雅之状态,益足令人轻视”。
剪发易服可以“去人一身之累赘牵绊,令其皆便利轻矫……则其勇健活泼之精神成矣”,“我四万万之同胞皆易文弱为强武,我国家亦易文弱为强武”。
一旦剪发易服,“发虽益于经济稍小。而服之益于经济则甚多。以吾人现时仅成一衣者,易服后可成二衣,是则吾人年可省一倍之费,明矣”。
“我国今当财政奇绌(chù,不足,不够)之时,所谓实业生则国民生,实业亡则国民亡”。实业是实行机器生产,但中国人的辫子、长衫在操作机器时十分不便。
——摘编自陈雷《清末<大公报>有奖征文的思想史研究》
2.依据材料二,说出《大公报》获奖征文赞同剪发易服的理由。
【检测与作业】
1.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资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 ) (检测目标1)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2.右面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检测目标1)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3.对以下两幅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检测目标1)
A.它们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B.它们建立起中国重工业的体系
C.它们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D.它们改变了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
4.右图是1876—1949年我国铁路里程及分布图(单位:千米)。该图可用于研究 ( ) (检测目标2)
A.近代公共设施分布不平衡
B.多元发展的近代思想文化
C.新旧并呈的近代社会习俗
D.近代新式军队的曲折发展
5.一位作家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检测目标2)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6.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们的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合所学,下列图片属于辛亥革命后的是( ) (检测目标2)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学后反思】
学完本课,你有哪些认识 你还有什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