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 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只是局限于社会上层精英分子的活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材料不是评价戊戌变法方式,排除A项;材料评价的是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排除B和D项。故选C项。
2.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A.弘扬了民主科学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实现了自强求富 D.促进了思想启蒙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旨在说明戊戌变法促进思想启蒙,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科学,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但没实现国家富强,排除ABC项。故选D项。
3.《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可知,这一时期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使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思想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说法有些片面,这时翻译的大量的西方自然科学书籍,不仅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文化,更使得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思想发生变化,排除A项;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给到的信息是“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没有说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排除D项;故选C项。
4.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
A.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再结合这一时期因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群情激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的宣传正好激发了民主救亡图存的意识,B项正确;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排除A项;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排除C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传统思想不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5.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
A.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B.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都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A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与洋务运动不符,排除B项;“彻底”表述过于绝对,且洋务运动学习技术、维新变法运动学习制度,与文化无关,排除C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6.仔细观察图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是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B.图2反映出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D.图1、图2、图3都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戊戌变法中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图2中反对帝制,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图1、图2、图3都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7.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
A.列强不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反对变法
C.当时民众民主素质缺乏 D.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
【答案】D
【详解】根据“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作为戊戌变法的领袖,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的了解流于表面,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D项正确;列强的不支持、慈禧太后的反对和民众缺乏民主素质都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8.在中国近代早期探索中,洋务运动和戊成变法先后发生。它们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B.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由地主阶级领导 D.都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了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是中国近代挽救民族危机的运动,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主张学习西方,A项正确;这两项运动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排除C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排除D项。故选A项。
9.史料是通向认识的桥梁。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详解】由题干“明定国是”诏书等信息和所学可知,在1898年维新变法中,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851—1864年,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0.戊戌变法不但在政治变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从此,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在“西学”和新学的冲击下,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材料主要反映了戊戌变法( )
A.是一次伟大政治变革 B.促进了思想解放
C.意在宣传西方的思想 D.摧毁了封建制度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古老的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说明戊戌变法在中国促进了思想解放,B项正确;材料不是从政治角度说明戊戌变法影响,排除A项;戊戌变法的目的不是宣传西方思想,排除C项;戊戌变法并没摧毁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
1858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动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
1879年 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
1882年 到北京参加乡试来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 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 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 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 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 速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 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7年 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
【答案】(1)家庭出身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入侵的影响。
(2)人生经历:第一段:熟读经书、研究西学;第二段:宣传组织变法;第三段:复辟帝制。
认识:人生的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人的思想变化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详解】(1)根据“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动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得出家庭出身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得出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根据“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得出外国列强入侵的影响。
(2)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康有为人生经历的第一段是1858—1879年,这一阶段他熟读经书、研究西学;第二段是1879—1898年,这一阶段他宣传组织变法;第三段是1898年以后,这一阶段他复辟帝制。结合所学可知人生的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人的思想变化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