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答案】B
【详解】根据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看到象征觉醒的刀在他们头上悬着,说明西方列强对自己入侵中国的担忧,即西方人担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会被赶出中国,不能在掠夺中国,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开始于1900年,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史实,列强没有放弃侵略中国,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在1901年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
2.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签订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我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青少年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民族多元化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3.《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详解】由“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保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清政府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割让土地,排除B项;材料中说明列强对清政府政治控制,不是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排除C项。故选D项。
4.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英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反映的是近代以来外国列强对华的侵略,而“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督战吴淞”“顿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殉职”“义和团组织廊坊狙击战抗击八国联军”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因此该学习主题是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A项正确;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对应题干中的部分历史事件,排除B项;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的开展,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项;1895年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只是对应题干中的部分历史事件,排除D项。故选A项。
5.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C.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及所学可知,“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C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故选C项。
6.如图为漫画《经过盟军的努力,龙被征服了》。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彰显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C.体现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宣告清王朝统治的最终结束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漫画反映的时间是1900年,根据所学知识,中国龙象征清政府,盟军指的是八国联军,此漫画是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描述,反映了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此漫画与彰显西方文明的优越性无关,排除B项;辛亥革命宣告清王朝统治的最终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7.《泰晤士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随着大教堂昨天被解放,北京现已完全掌控在列强手中。从8月16日开始,列强在北京公开抢劫三日,系统的掠夺开始了。法国、俄国的旗帜在城内最好的地段飘扬。上述情景出现于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鸦片战争期间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北京现已完全掌控在列强手中”“法国、俄国的旗帜在城内最好的地段飘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法国、俄国参与派兵且最终攻占北京的列强侵华战争,只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符合,B项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指的是七七事变后,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发动战争的是英法联军,排除C项;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排除D项。故选B项。
8.下图所示读书卡片,其反映的学习内容是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口号:“扶清灭洋”;性质:反帝爱国运动;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后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B项正确;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排除A项;武昌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时间是1915年,排除D项。故选B项。
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内容是
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答案】D
【详解】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列强可驻兵;拆除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 动。,《辛丑条约》促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材料中“以华制华”是指《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项正确;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南京条约》,排除A项;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排除B项;“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排除C项。故选D项。
10.如图为《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的一幅漫画,它反映了列强
A.合谋中国门户开放 B.既合作又各谋私利
C.争先恐后瓜分中国 D.大力扶植清朝政府
【答案】B
【详解】从画面的场景可得出,西方列强共同拉扯中国,反映出他们合作侵华。但是从“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可得出列强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因此反映出列强既合作又各谋私利,B项正确;庚子事变时,门户开放政策已经推行,排除A项;CD项不符合材料中的场景分析,排除CD项。故选B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面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如果把以上9件大事作为一个学习单位,请为这个学习单元拟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2)仿照示例,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加以说明。(答题示例除外)
示例:事件:义和团运动高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正确写出两个有因果关系的事件)
说明: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威胁到列强利益。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等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出原因,例如“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威胁到列强利益”;说出结果,例如“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等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语言表达清楚)
(3)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为题制作一个表格,内容包括条约名称、签订时间、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答案】(1)主题: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或者,屈辱与抗争;沉沦与自救;危机与奋起等等,只要能表明这两个意思即可)
(2)举例一: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说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举例二:事件: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3)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影响
《南京条约》 1842年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年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1901年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详解】(1)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中国近代史大事既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实,又有中国人民不屈反抗的史实,故如果把题干材料中的9件大事作为一个学习单位,这个学习单元拟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为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2)仿照示例,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史实恰当,言之成理即可。如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说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事件: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3)以“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为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列强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