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了太平天国、清朝对峙的局面,B项正确;三元里人民抗英、 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 武昌起义是在武汉而不是在南京,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相继建立各项制度。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永安建制,初步确立了天国的各项体制,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故①对应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发生在1856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故②对应天京变乱,D项正确;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起义的开始,排除AB项;定都天京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排除C项。故选D项。
3.下图文献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关于该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B.使全国土地得到平均分配
C.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D.有利于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天朝田亩制度”结合所学知识,1853年,洪秀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现,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行不通。“使全国土地得到平均分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没有解决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故“有利于消除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答案】B
【解析】
根据“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的历史使命,由于反动势力强大,最终难逃列强和封建势力联合绞杀的命运,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反对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D项。故选B项。
5.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说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答案】B
【解析】
根据“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得出,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危及清政府统治,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C项不是“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排除C项;维新变法是1898年,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6.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的“内部事物”是指(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西方停止侵略活动 D.维新变法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并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从而出现“内部事物万分火急”的情况,B项正确;洋务运动的开展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西方停止侵略活动与“内部事物”不符合,排除C项;维新变法的出现是在19世纪9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7.太平天国运动出现既反封建又反侵的新特点,其根源在于( )
A.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B.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它是属于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封建说明中国还是封建社会,反侵略说明中国是半殖民地,所以说明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C项正确;中国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是根据社会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的,排除A项;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8.据下图,可以得出太平天国的意义是( )
A.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B.领导农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反外国侵略、反本国封建统治,它规模巨大,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D项正确;材料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和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对抗关系,不是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最终失败了,排除B项;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大泽乡起义,排除C项。故选D项。
9.下图所示的农民运动( )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金田起义”可知是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领导的武装起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项正确;太平天国起义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排除B项;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C项。
10.1853年4月,太平天国谕英使文翰称:“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这反映出太平天国领导人( )
A.已有近代外交意识 B.存在天朝上国的思想
C.对英国的妥协退让 D.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可看出,太平天国直白的要求英国归顺。反映太平天国领导人存在天朝上国的思想,B项正确;题干反映不出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外交意识,排除A项;题干“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可知是太平天国领导人要求英国归顺,不是对英国的妥协退让、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排除CD项。故选B项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11.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1)材料一中“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
(2)材料二中太平天国革命纲领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对此你有何看法?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拜上帝会。原因:①清王朝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使阶级矛盾激化;②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③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④拜上帝会的宣传发动。
(2)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看法:消极:《天朝田亩制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积极:①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②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3)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③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④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⑤外交上缺乏经验⑥遭到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解析】
(1)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依据材料“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田起义的原因可以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列强侵略、自然灾害和拜上帝会的宣传等角度作答。
(2)依据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可知太平天国革命纲领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具体鲜明地表达了广-大贫苦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剥削和压迫,废除封建十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所以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并没有真正执行。
(3)领导集团内讧使太平天国迅速走向衰落。结合材料二、三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领导集团内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