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4.乡 愁
R·九年级语文上册
1.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
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船 票
乘船区间: 大陆——台湾
乘船编号: 5942086
票价: ×××元
有效时间: 2020年5月1日-7日
猜猜船票编号的含义:5942086
提示:5— 我 2—爱 8—大
我就是爱您大陆!
走近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
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整体感知
阅读诗歌的方法
朗读诗歌:
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重音、押韵等;
赏析诗歌:
再现意境,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一、二节,语速要慢,读出思念之情;
(2)第三节,“啊”读作轻声,相当于“呵”,读出生死离别的伤感;
(3)第四节,音调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一字一顿。
本诗朗诵技巧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细节感知
思乡爱国之情,渴望祖国统一。
乡 愁
小时候----邮票----母子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之爱
后来------坟墓----丧母之哀
现在------海峡----恋国之思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 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全诗以时间、空间的变化为线索展开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时 间
邮 票——船 票——坟 墓——海 峡
空 间
这头
那头
我
母 亲
这头
那头
新 娘
外头
里头
母 亲
这头
那头
大 陆
乡愁
地点 时间 愁绪 情怀
大陆
小时侯
邮票
恋母
长大后
船票
念妻
后来
坟墓
哭娘
台湾
现在
海峡
盼统一
时空交织
感情物化
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
一张
一方
一湾
四个数量词
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四个形容词
(叠词)
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4.乡愁是凝重、浓烈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把乡愁浓缩于四个程度轻的对象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小见大。
《乡愁》这首诗的结构美和音乐美体现在哪里呢?
艺术特色
(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自由诗的特点。
(2)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与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托物言志
故乡之思
逐层推进
家国之情
板书设计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课堂小结
仿照余光中的《乡愁》试仿写一段诗。
(以乡愁为主题)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