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备课-统编版语文九上】15.故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轻松备课-统编版语文九上】15.故乡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8 14:45:37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15 故乡
R·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1.了解时代背景,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3.探究人物变化的根源,初步把握小说的主题。
学习目标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几多凄婉的心声。与文人骚客不同的是,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新课导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救国救民,
一生“三易其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近作者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背景介绍
潮汛( )  鄙夷( ) 装弶( )
惘然( ) 寒噤( ) 嗤笑( )
猹( ) 恣睢( ) 髀间( )
祭祀( ) 断茎( ) 模样( )
瓦楞( ) 愕然( )
xùn

jiànɡ
wǎng
jìn
chī
chá
suī


jīnɡ

lènɡ
è
字词积累
阴晦:
萧索:
鄙夷:
惘然:
隔膜:
恣睢:
展转:
阴沉,昏暗
缺乏生机,不热闹
轻视,看不起
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思想感情不相通
任意胡为
生活不安定,四处奔波
阅读课文,初步思考:作者写了哪三个故乡?侧重写了故乡的哪两个人物?
三个故乡:回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人物:闰土、杨二嫂
整体感知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请根据这个线索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小说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那就是:

故乡变了
杨二嫂变了
闰土变了
“我”变了
人物分析
记忆中的故乡是什么样的?现在的故乡是什么样的呢?
神异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景色
儿时的故乡
现在的故乡
神奇、美丽、五彩缤纷、辽阔鲜活
萧索、沉寂、没有一些活气
人性
纯真、温情
富裕
冷漠、麻木
市侩、猥琐
穷苦
故乡之变
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速读课文,勾画出描写闰土的语句。
肖像
紫色的圆脸小毡帽手红活圆实颈套银项圈
很深的皱纹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手像松树皮无银项圈
(健康开朗朝气蓬勃)
(苍老贫困饱经沧桑)
对比
语言
对比
乡间趣事滔滔不绝热情活泼脱口而出
无聊的客套生活的痛苦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动作
对比
月夜刺猹动作灵活身手敏捷无拘无束
老友相见手提纸包
拘束瑟缩麻木迟钝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社会落后愚昧。
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
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
深层原因:
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闰土:
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的挣扎着的中国光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作者对其态度:
塑造其目的:
杨二嫂之变
对比
端庄文静豆腐西施
泼辣刻薄自私圆规
社会挤压、扭曲 可笑可气可恨可怜
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杨二嫂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想一想:小说塑造主要人物“闰土”和次要人物“杨二嫂”有何作用?
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也披露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毒害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纯真人性扭曲的总根源。
小说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深刻揭示出封建传统对人民大众精神的束缚和影响,深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
鲁迅笔下的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仔细观察一下你的故乡,说说现在的故乡与你印象中的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包括故乡的景色变化、人文变化等等。
第二课时
1.分析小说的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
2.品味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重点)
3.正确把握“我”的形象,理解“我”对故乡的情感和在小说中的作用。(难点)
4.学习运用多方对比突出主旨的写法。
学习目标
找出文中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说一说“我”对故乡有一份怎样的感情?
回故乡—急切:“冒了严寒”
见故乡—悲凉:“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忆故乡—沉重、忧愤:“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自主预习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我愈加愕然了”;“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在朦胧中……也便成了路。”
“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我”: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闰土:在生活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别人,如杨二嫂:因生活每况愈下而变得尖刻、泼悍和势利。“新”生活是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隔膜的生活,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作者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分别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小说中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而十多年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环境描写
这样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故乡景物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
结尾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有何用意?
结尾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本文语言妙用修辞,生动传神,意蕴深刻,请按要求品析。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的体形之瘦,突出了其尖酸的个性特征。
品味语言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欢喜”和“凄凉”是否矛盾?为什么?
(2)闰土的那一声“老爷”为什么会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3)“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不矛盾。欢喜是因见到儿时的伙伴“迅哥儿”而感到高兴;凄凉是因想到自己贫穷,处境艰难,与“迅哥儿”不属于同一等级,不能再称兄道弟,所以感到悲伤。
(1)“欢喜”和“凄凉”是否矛盾?为什么?
(2)闰土的那一声“老爷”为什么会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闰土的一声“老爷”,表明了闰土深受封建意识的毒害,心灵世界已变得麻木,这使“我”打了一个寒噤。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3)“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为何“非常气闷”又“非常的悲哀”?)
“非常气闷”是因为故乡的人与“我”之间有了深深的隔膜;“非常的悲哀”是因为曾经充满活力的小英雄,如今成了麻木迟钝的“木偶”,以至于“我”觉得美好生活的希望十分渺茫。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本句有何深刻含义?)
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我”从“相隔二千余里”的异地,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然后又和一家人离开故乡到异地去谋生。在“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的时候,“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真的对故乡不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
人物探究
二十余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记忆中“美丽”的故乡,且它在“我”心目中是童年,是大自然,是天真无邪的小伙伴,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但是,当“我”回到故乡,却是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闰土的憔悴不堪、呆滞麻木,杨二嫂的自私、贪婪、势利、泼悍,使“我”备感失望与悲哀。所以,“我”并非真的不留恋,“我”对故乡的感情是既失望又抱着希望的,既想离开又很留恋。
小说中“我”是怎样的形象?小说塑造“我”这个形象有何作用?
“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我”在文中起到线索人物的作用;同时“我”同情劳动人民、渴望普天下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表达了“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1.是不是鲁迅?
不是。本文是小说(虚构)。散文(真实)
2.“我”小时候是什么人?
地主家的小少爷。
3.长大后是什么人?
知识分子
小说中的“我”
1.“我”对故乡萧条、衰败、冷漠,感到
(悲哀、失望)
2.对闰土那样的劳苦农民,感到
(深切同情和爱)
3.对未来,——读86-88段
有美好的憧憬
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体会文中的“我”
在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是本文的独到特色。你认为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写作特色
将记忆中美好的故乡与现在萧瑟的故乡进行对比;中年“木偶般”的闰土与少年“小英雄”闰土进行对比;现在的“圆规”似的杨二嫂与年轻时的“豆腐西施”杨二嫂进行对比;少年闰土跟“我”的友谊与中年闰土跟“我”的隔膜进行对比;“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的关系进行对比等等。


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
(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
我和闰土的关系。
(封建等级的鸿沟)
杨二嫂前后生活。
(黑暗社会已病入膏肓)
故乡情景。
(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
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水生的关系。
(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闰土和杨二嫂: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
通过这些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每况愈下,纯真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的生活”的期盼,从而充分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讨论小说的艺术特色并分析其作用
  1、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
  3、运用典型的语言表现典型的形象,传神的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
开头景物:
神异图画:
离乡景物:
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
创造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
少年闰土的热爱。
创造静谧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
远意境。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课堂小结
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已经变成了经典名言,你还知道其它关于“路”的名言吗?请写两句在下面。并以这句话为话题,写一段约300字的习作。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