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课时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08 17: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课时
表现型: 3:1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实验注意问题:
1.要随机抓取,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保证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 比例 相同。
2.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要相同)

Dd
D
d
1:1
(3)结果与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 1:2:1 ,彩球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 3:1 。
任务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表示D)和绿色彩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D.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D
任务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验证
(1)方法: ,即让F1与 杂交。
测交
隐性纯合子
(2)测交实验遗传图解 F1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Dd × dd       ↓配 配子 和矮茎 矮 测交后代 茎    高茎 矮茎 比例 和 (3)测交结果:高茎与矮茎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 1:1 矮。.
(4)结论:证实 F1是 杂合子(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思考:测交后代为什么会出现性状分离比接近1:1的现象?
高茎豌豆Dd产生含D和含d的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而矮茎豌豆dd只产生含d的一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含Dd和dd的后代,且比例为1:1
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演绎推理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测交后代 30株 34株
比例 高茎:矮茎≈1:1
实验验证
D
d
d
Dd
dd
1
1
任务3、孟德尔第一遗传定律(分离定律)
6.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成对存在,不相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遗传因子
融合
分离
Dd
dd
D
d
配子
高茎
矮茎
高茎
杂种子一代
矮茎
隐性纯合子
×
测交
测交后代
d
Dd
dd
1 : 1
核心
时期
[特别注意]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 生物的性状遗传
2. 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 遗传
4.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有性生殖

细胞核

以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经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据假说进行演绎和推理
测交结果预测: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结论
实际测交实验结果与推理符合,假说正确
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得出结论
4.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D.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也要分离
5.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A
C
(分离定律的核心内容)
(提出假说的重要依据)
(假说的内容)
测交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纯合子 指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合子而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 指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合子而发育而成的个体
单眼皮 双眼皮
任务4、性状的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杂交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 性状。 如:A×B→A 则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自交法: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 性状。 如:A×A→A+B 则B性状为隐性
AA×aa
Aa
全是红花
红花×白花
例:
显性
隐性
3红花:1白花
例: 红花×红花
Aa×Aa
1AA:2Aa:1aa
7.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D
杂交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 显性 性状。
自交法: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 隐形 性状。
任务5、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设一对相对性状中,A为显性性状个体,B为隐性性状个体。
(1)自交法 ①若亲本A→A,则亲本A为显性纯合子。
②若亲本A→A、B均出现,则亲本A为 。
(2)测交法 ①若亲本A×B→只有A,则亲本A为 ;
②若亲本A×B→A、B均出现,则亲本A为 。
杂合子
显性纯合子
杂合子
高 矮
AA Aa aa
AA×aa
Aa
Aa×aa
1Aa:1aa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AA
Aa
× AA
× Aa
AA
1AA:2Aa:1aa
任务5、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3)花粉鉴定法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取亲本A的花粉,加一滴碘液。
a、若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亲本A为 。
b、如花粉全为橙红色或全为蓝黑色→亲本A为 。
非糯性 × 糯性
WW
ww
非糯性
Ww
非糯性W(遇碘变蓝色)
糯性w (遇碘变橙红色)
纯合子
杂合子Ww
9.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②③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检验高茎豌豆是否为纯种
A. 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测交、自交
D.杂交、杂交、测交
B
AA
Aa
自交
× AA
× Aa
AA(白)
1AA:2Aa:1aa
3白:1黑
AA
Aa
测交
× aa
× aa
Aa(白)
1Aa:1aa
(1白:1黑)
杂交:AA×aa→Aa
自交:Aa×Aa→1AA:2Aa:1aa
【提醒】判断是否为纯种时,
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
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便。
课堂检测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遗传因子。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
①一对遗传因子的分离 ②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d
D、
D
d
雄配子多于雌配子
dd
2.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 )A.测交 B.杂交 C.自交 D.正交
3.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  )A.观察 → 问题 → 假设 → 演绎 → 实验 → 结论B.问题 → 观察 → 假设 → 实验 → 演绎 → 结论C.问题 → 观察 → 实验 → 分析 → 假设 → 结论D.观察 → 问题 → 实验 → 演绎 → 假设 → 结论
A
A
F1 × 隐形纯合子
4.豌豆茎的高矮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组中,能判断其显隐性关系的一组是( )
A.高茎×高茎,后代:301高茎+110矮茎 B.高茎×高茎,后代:全是高茎
C.高茎×矮茎,后代:103高茎+101矮茎 D.矮茎×矮茎,后代:全是矮茎
5.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 )
A.0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杂交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 显性 性状。
自交法: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 隐形 性状。
A
Yy
×Yy
YY :Yy :yy =1:2:1
1/4
×120=30
B
哇,恭喜你
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对当下有耐心,对未来有信心
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