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二○二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道德与法治、历史共120分钟题号范围:道德与法治1-23:历史24-50)
(历史满分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答题卡正面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答题范围,反面为历史学科的答题范围。所有试题的答案
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言必行,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上言论来自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5.范文澜《中国通史》:“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
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属于秦朝创建的制度有
A.分封制
B.皇帝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6.右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文信
息反映汉武帝时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禁锢人们思想言行
C.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27.《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
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现统一B.南方条件优越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
28。《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士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A.说汉话
B.改汉姓
C.通婚姻
D.易汉服
29.(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
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30.右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图中②
经济
处出现的我国古代盛世局面是
发
指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5a0
754G60279368
年份
D.康乾盛世
31.《东京梦华录》记载: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
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材料反映宋朝
A.商品经济繁荣B.市民生活富裕C.奢靡之风盛行D.社会阶层分化
3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一一澎湖巡检司
的朝代是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33.为缓解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明清时期从美洲引进并推广了高产农作物。主要有
①马铃薯
②占城稻
③玉米
④胡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4.“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材料反映
了清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
C.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对外实行“闭关锁国”
3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愿创力文档
max.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谭嗣同
下载高清无水印
36.右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列描述最准确
的是
A.高歌猛进
B.奄奄一息
C.朝气蓬勃
D.夹缝求生
37.1950年8月,泰州人柳溥庆所在的北京人民印钞厂接到印制“国家名片”的紧急任务,在没有相应
印制设备的情况下,他带领工人改造印制机器,创新工艺流程,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因此,他当年
获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劳模。这一事件折射出
A.新政权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顺应民心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顺利实施
38.1984年7月,为打破经营困境,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
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导
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
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