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
科目:小学语文 教材:人教课标版 年级:二年级下册
教材 分析 《中国美食》展示了中国菜肴和主食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美食的欲望。文中的素菜有: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荤菜有: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主食有: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学情 分析 本课以词语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丰富的美食文化,学生一般都吃过这些美食,但对于它们的做法不是很了解,教学时,可利用课件等形式,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 学生已经会运用一些方法识字、写字。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教学 目标 1. 巩固生字、熟读词语,了解美食的大致做法。 2. 通过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图片了解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 3. 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了解中国美食。
教学重点 熟读词语,图文结合了解美食的大致做法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了解一些美食的简单做法
教学环节 教学具体流程 教学资源
学生探究活动 教师调控方式
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 学生开火车读 1.复习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烧、茄、煎”等字。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课件 课件 课件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菜单展览厅 (1)自读菜单 先自读再齐读 (2)识记菜肴 读菜名 (3)菜肴归类 思考并回答。将课文中菜肴的烹饪方式圈画出来。 (4)汉字归类 齐读烹饪词,思考回答可根据字的偏旁部首进行归类。 (5)学生齐答: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火字旁和火有关,三点水和水有关。 (6)识字义 观看视频,明白“灬”是火的变形,所以带有“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 2.厨艺展示厅 (1)比一比,认一认 看图,比较,说一说,再认一认。 (2)活学活用,制作美食 动脑思考,举手回答 (3)设计菜谱 利用本节课的烹饪方式,小组讨论设计一份菜谱。 3.美食博物馆 (1)食谱文化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春节、祝寿、结婚” (2)能说会道 认真听讲 1.菜单展览厅 (1)自读菜单 组织学生先自读再齐读 (2)识记菜肴 组织学生开火车读菜名 (3)菜肴归类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的素菜、荤菜和主食,并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这些菜肴的烹饪方式。 (4)汉字归类 组织学生读“煎、烤、煮、爆”等烹饪词,并提问学生这些字可以根据什么进行归类。 (5)提问:提手旁和什么有关?火字旁和什么有关?我们知道的三点水和什么有关?四点底是不是表示有更多的水呢? (6)识字义 播放“灬”的演变视频,得出结论:“灬”是火的变形,所以带有“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 2.厨艺展示厅 (1)比一比,认一认 通过对“炸—煎、爆—炒、炖—煮、烧—烤、蒸—拌”图片的比较,认识各个烹饪方式的做法。 活学活用,制作美食 出示一框鸡蛋,让学生利用刚刚学的几种烹饪方式,自己设计菜品 设计菜谱 出示各种原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利用本节课的烹饪方式,小组讨论设计一份菜谱。 3.美食博物馆 (1)食谱文化 出示与“春节、祝寿、结婚”有关的菜谱,向学生介绍在什么时候会出现这些菜肴。 (2)能说会道 向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美食
(三)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菜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素材、荤菜和主食。素菜的原材料以蔬菜为主,荤菜的原材料以肉类为主,主食则是我们平时吃的主要食物。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并运用了各个菜的烹饪方式和各种美食文化,感受到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课堂讨论
(5)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许多美食。你最喜欢吃的美食是?它是怎么制作的?请你用两三句话说一说,写一写吧!
(六)板书设计 4.中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