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早晨、穿戴、鲜艳”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画出新鲜感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各民族间友好互助、情谊浓。
教学重点:
1.识记会认会写生字以及词语。
2.画出新鲜感的句子与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学过程:
一、回溯历史,感受融合。
1.PPT呈现中国王朝更替中少数民族执政的朝代,教师从此引出“中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同学们介绍的少数民族可真特别,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来到这所特别的小学。师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生齐读。
1.听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给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
2.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这所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字词闯关。
(1)ppt呈现课本每节中生字词语。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成果。
(2)字词游戏—认识少数民族同学
ppt上呈现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小朋友,他们背后藏着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参与认读活动。
三、再读课文,慧眼识“鲜”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用笔勾画出你觉得有趣、新鲜的句子。
3.指1-2名学生分享1-2处。
预设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我觉得少数民族的服装多彩漂亮,所以学校也被这些身着漂亮服装的小朋友打扮了。
预设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这两句很新鲜,好像这所学校里地动植物们也很爱学习呢。
预设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这些小朋友的课间游戏和我们好不同哦,真热闹有趣!
4.师过渡:是啊,这所学校可真热闹有趣,不同民族的同学相聚于此学习,其乐融融。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新的字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四、挑战写字。
(1)游戏1:汉字结构分分类
左右结构: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影、粗
上下结构:晨、装
(2)游戏2:汉字比例分分类
左窄右宽: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
左宽右窄:影
左右等宽:粗
(3)游戏3:小小书法家
师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绒”“影”,讲清关键笔画占格。
学生在书本上书写,师提醒写字姿势与指点字的比例与关键笔画。
评比“小小书法家”。
五、作业超市
必做:
1.背诵本课中你觉得新鲜的句子。
2.抄写本课田字格生字、词语表词语。
选做:
大青树下小学准备招生了,但是招生老师突然生病了,你能帮他写一个学校推荐语吗?
六、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新鲜感
绒 影
教学反思: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突出。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