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4 17:0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奸 难 辨 君权与相权官 吏 难 选选官制度 腐 败 难 治监察制度 地 方 难 管地方制度皇帝的烦恼一、君权与相权 阅读书本第二框,联系上一节内容,梳理出汉、唐、宋、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秦朝?
2、汉朝?
3、唐朝?
4、宋朝?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初:汉承秦制,丞相实质是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设“中朝”牵制“外朝”示意图相权一分为二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开始时间为魏晋南北朝)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 执行机构中书省 制令决策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
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探究:对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
目的不同:
中国是为了加强皇权,美国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
内容不同:
中国三省是行政权上的分权,美国是司法、行政、立法分权。
作用不同:中国分权作用最主要是分割相权,提高办事率,加强皇权。美国的分权最主要是防止了个人专制和独裁。
实质不同:中国是皇权专制的体现;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体现。
作用相同:起到了互相牵制与监督。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宋朝:二府三司制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相权一分为二相权一分为三进一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丞相制。(明太祖)相权很大废除相权其演变的总趋势?
影响?趋势:
君权日益加强,
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奸 难 辨 君权与相权官 吏 难 选 腐 败 难 治监察制度 地 方 难 管皇帝的烦恼 君权与相权秦朝:中央:地方:汉: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州)刺史御史台明初至清末:唐到元朝(宋有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提点刑狱司)都察院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积极: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官员腐败、贪脏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局限: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
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奸 难 辨 君权与相权官 吏 难 选选官制度 腐 败 难 治监察制度 地 方 难 管皇帝的烦恼 君权与相权监察制度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世卿世禄:血缘科举取士:才能九品中正:门第军功授爵:军功察举征辟:孝廉科举制:考试选官(见练习册史料研习)(1)实质:②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3)局限性:①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2)积极性:①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②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③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④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⑤追求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先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明清
世袭 以官举士 以官举士 分科考试,
择优录取
血统 品德才能 门第 考试成绩 世袭
(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封闭性)定期考试,公开选拔
(开放性)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2)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4】 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 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的“雏形”主要指 (  )。A.由地方以品行推荐 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C.以考试为选拔方式 D.注重门第和家世
解析 注意时间1 400多年前,可判断为科举制。公务员选拔的方式主要是笔试和面试。结合所学知识,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明显不符合科举制,B项与当今考试不符。
答案 C热点材料: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系列之申论模拟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在给定资料中有中组部部长关于人事制度讲话。如,“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调查中干部群众认为近年来最有成效的选人用人改革措施”。“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现在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
在《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
思考:和古代相比,当今在选拔干部的方式和标准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忠 奸 难 辨 君权与相权官 吏 难 选选官制度 腐 败 难 治监察制度 地 方 难 管地方制度皇帝的烦恼1、秦汉唐宋的地方行政区划(1)秦代:郡、县(2)汉代:州、郡、县(3)唐代:道、州、县(4)宋代:路、州、县行省的设置——地方行政区划2、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1)行省的设置①全国设十行省:②中书省直辖“腹里”:③宣政院辖区:山西、河北、 北京、山东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④省下行政区:路、府、州、县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2)行省受中央节制①民政——中书省②军政——枢密院③觐见制④监察制⑤互迁制3、明清沿用行省制度(1)明代:省、府、县(2)清代:省、道、府、县4、行省设置的意义:(1)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削弱;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趋势二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皇权不断加强
二弱: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丞相权利不断削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