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速度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1.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手提着。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落,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由一段如图所示 (1)图中所示的纸带,哪端与重物相连 (2)怎样计算在纸带上打A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说出你的理由。 2.甲、乙两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说明它们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初速度? (2)速度的大小变化吗?是加速还是减速? (3)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 3.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7m、5m、3m、1m,如图所示, (1)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刚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2022年】2021年7月20日,速度可达600km/h的磁悬浮列车在青岛下线投入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00km/h”约为2160m/s B. 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不受空气阻力 C. 此磁悬浮列车最大速度比高铁的大 D. 题中“600km/h”指的是全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5.【2021年】百米赛跑时小明到达终点的撞线速度是9.1m/s。这里的“速度”表示( ) A.瞬时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度的大小 C.瞬时速度的方向 D.平均速度的方向 第三节速度 课后练习答案 1.(1)因相等时间间隔内重物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故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可测出A点与其右方相邻一点的距离,记为m,对应时间为s,则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因为s是很小的,所以可以认为A点的速度为0.35m/s。 2.(1)甲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的初速度为0 (2)甲的速度不变,乙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 (3)甲、乙的运动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3.(1)前1s的平均速度;略小些; (2)2m/s m/s 4. A.根据单位转换关系可知故A错误; B.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也会受到空气阻力,故B错误; C.一般高铁的速度为250km/h左右,所以此磁悬浮列车的最大速度比高铁的大,故C正确; D.600km/h指运行的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大小,故D错误。故选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