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内能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13.2内能教案(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09 16: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内能
【方式一】
实验演示:铜管乙醚实验(素材见电子资源包)
铜管中的乙醚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为什么能将塞子顶起来?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同学们就能揭开谜底.
【方式二】
上课开始,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流浪地球》点燃木星片段(素材见电子资源包)
学生在观察并思考当点燃氢气与氧气后是什么能量推动地球离开木星的引力轨道?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同学们就能揭开谜底.
【方式三】
通过前面动能、势能的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弹簧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有没有能量呢?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同学们就能揭开谜底.
详见电子资源包
1.关于内能概念的建立可以类比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引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类比机械能引出内能.
2.注意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内能和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和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机械能是宏观概念,内能是微观概念.
3.注意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难点.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是状态量,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量是过程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课题 第2节 内能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内能的改变. 3.能说出热量的含义,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类比法,建立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养成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内能、热量概念的辨析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通过前面动能、势能的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弹簧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有没有能量呢?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同学们就能揭开谜底. 培养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概括能力,通过适当点拨引入内能概念.
新课教学 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一、内能(板书) 1.内能(板书) 【提问并展示对比图片】类比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同学们能得出分子具有的能量吗? (PPT课件展示对比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也具有动能;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 【总结内能的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大小(板书) 【讨论交流】 (1)炽热的铁水有内能,0 ℃的冰是否具有内能? (2)50 g、0 ℃的水和50 g、40 ℃的水谁的内能大?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冰冷的冰块虽然温度很低,但其内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它具有动能.其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具有分子势能.所以0 ℃的冰也具有内能. (2)50 g、40 ℃的水的内能更大.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步步深入】观看知识点小视频总结内能的影响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板书) 【思维拓展】你能辨析内能和机械能吗?(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板书) 【过渡语】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 1.热传递(板书) 【引导实验】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你的手变热?可以亲自实践也可以说出设想. (1)组织学生实验、讨论. (2)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双手相互搓 (2)手放在书上摩擦 (3)用嘴向手上哈气 (4)用热水泡……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物体内能的改变》,回答问题.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热传递是怎样改变内能的? 热量的含义及单位? 【教师点拨】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都无关. 总结: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量度,因此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热传递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做功(板书) 【过渡语】做功又是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呢? 【演示实验一】压缩空气点火 教师演示实验,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思考. 小结: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联系生活】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适时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底部比气筒壁的温度高 (2)摩擦生热…… 【过渡语】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那么,反过来物体对外做功,会出现什么情况? 【演示实验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教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观察当瓶塞跳出时,瓶内的变化.并思考. 小结: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教师总结】要使物体的内能改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也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以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的实质是能量之间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三、温度、内能、热量的辨析(板书) 引导学生辨析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 一、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1.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3.表述区别 (1)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2)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3)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二、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归纳内能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见PPT课件
课堂检测 见PPT课件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内能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