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认识比热容
【方式一】
新疆气候的特点之一:日气温差较大.一般是白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下降大.许多地方最大的日气温差在20~25 ℃.在吐鲁番,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4.8 ℃,最大日气温差曾达50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若羌县,年平均日气温差为16.2 ℃,最大日气温差达27.8 ℃.一天之内好像经历了寒暑变化,白天只穿背心仍然挥汗,夜里盖上棉被方能安眠.这些现象在全国是罕见的.
【方式二】
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里,午后的气温常升到50 ℃以上,地表气温更是能够达到70~80 ℃,在铁锹上打上一个生鸡蛋,不到5分钟就能煎熟.但是到了夜晚却很凉爽,气温常会降到20 ℃以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方式三】
投影图片:夏日的海滩.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详见本节电子资源包
1.注意温度计、天平的正确使用;实验中注意安全.
2.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实验总结出来是一个好办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至关重要.实验前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实验前要格外强调杯子内的水和煤油质量相同,两个热水器也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实验条件对学生正确得出比热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观察到煤油的温度上升得快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并进一步引申到其他物质.最后引导学生怎样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从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
3.为巩固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可以多联系实际,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比热容进行解释.
课题 第1课时 认识比热容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并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PPT展示】利用PPT展示故事: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里,午后的气温常升到50 ℃以上,地表气温更是能够达到70~80 ℃,在铁锹上打上一个生鸡蛋,不到5分钟就能煎熟.但是到了夜晚却很凉爽,气温常会降到20 ℃以下! 提出问题:为什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这么大?
新课教学 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一、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过渡语】从经验知道,要烧开温度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时,哪壶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多?若都是一壶水,烧成开水和烧成温水谁吸收的热量多呢? 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质量和升高的温度. 提出问题:那么,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头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不一样,并得出猜想与假设: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方案①: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此时温度升高多的物质吸热能力弱. 方案②: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后,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此时吸热多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是:天平、停表、温度计、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天平的作用是控制沙子和水的质量相同;停表的作用是通过记录在加热方式相同的情况下的加热时间,体现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计的作用是控制或比较物体温度升高的多少;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是使两种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收集实验数据: 分别按照方案①和方案②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如果没有条件制作实验,教师PPT展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由本次实验可以看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差异是由它们的种类决定的.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PPT展示小结(板书)】 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二、比热容 【过渡语】由上述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怎样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分析: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而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 kg),温度都取升高1 ℃,比较起来最为方便.让学生类比密度的定义方法,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 引导学生说明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据所表明的物理意义. 【教师PPT展示】阅读课本中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结合比热容表,说说你对物质比热容的认识. 【例题】 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加热t1时间,甲吸收热量多 B.甲的比热容大 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 D.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比乙多 【PPT展示小结(板书)】 二、比热容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3.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小结 见PPT课件
课堂检测 见PPT课件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