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八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秋八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3 19: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年秋八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 文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⑴~⑶题。
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yī wèi退让,宽容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而言的;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shì gù,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温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 ),什么都要( )。要相信,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子里总会得到回报。
⑴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yī wèi( ) shì gù( )
⑵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入恰当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仿写。(2分)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陡坡(dǒu) 溃败(kuì) 寒噤(jìn) 提防(tí)
B、和谐(xié) 仄歪(zè) 箱箧(qiè) 震悚(sǒng)
C、间歇(jiàn) 迫击炮(pò) 琉璃(liú) 瞥见(piē)
D、粗拙(zhuó) 尴尬(gà) 黏性(zhān) 骷髅(lóu)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触目伤怀 莫明奇妙 长途跋涉 滞苯
B、鸡零狗碎 连声诺诺 穷愁潦倒 颠沛
C、情郁于衷 祸不单行 风程苦旅 吊唁
D、生死祸福 絮絮叨叨 人头挤挤 焦灼
4、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惭愧)
B、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身体因为过度兴奋而颤动)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自己停止)
D、开门看见老王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不仅很瘦,而且形容枯槁,毫无生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夏日的真佛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经过三个月紧张的复习,使我们可以从容、镇定地面对这次中考。
C、“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的垃圾箱设置过少,以致游客乱扔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D、我们要此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6、用一句括概括下列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3分)
《羊城晚报》2月12日报道:12日早上7时许,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谢家村附近发生特大山火。经上千名军民奋力扑救,火势一度得到控制下午却又火借风势继续蔓延。到今天上午记者发稿时止,火势已比昨天有所减弱,但仍未得到控制,灭火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名句默写。(4分)
⑴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⑶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恬静,雅致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大道之行也(11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选贤与能( ) 男有分,女有归( )
9、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B、故: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外户而不闭
C、舍:便舍船,从口入 屋舍俨然
D、之:渔人甚异之 水陆草木之花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阿长与《山海经》 节选(10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2、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段的中心人物是阿长,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阿长?请举例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成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的神力,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然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三)神奇的彩色棉(11分)
①不用染料,不用着色,你就能穿上色彩艳丽的衣服。这是变魔术吗?不,21世纪,一个新兴的产业——彩色棉产业就有这样的神奇本领。
②农村的孩子都知道,棉花的花朵是洁白的,人们收获洁白的棉花后,脱籽、纺纱,纺成了一锭锭的纱,再织成纺织物,就成了布料。如果染上色或印上花,就是美丽的衣料、窗帘、床单等等。
③而彩色棉花的棉花纤维中却含有天然的彩色色素。不用印染,用彩棉织成的布就可直接做成花衣裳。彩色棉花是新的棉花品种吗?不是。彩色棉古代就有,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千年之前。在18、19世纪,墨西哥和秘鲁以及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种植有彩色棉。然而,由于彩色棉花产量低、纤维短,因此逐渐被人遗弃,以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彩色的。
④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苏联、墨西哥等国家,义开始对彩色棉花进行研究。90年代初,美国在改造利用野生彩色棉技术上取得突破,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长纤维彩色棉花,并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不久,面目一新的彩色棉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随后,其他一些国家在研究中也相继取得成功。缤纷多彩的彩色棉服装,在一些城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1994年,我国也从美国引进了一批彩色棉种子进行试种。
⑤与普通棉相比彩色棉花不仅色彩缤纷,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农药,在纺织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学染料.这样一来,美国年销售额为300亿美元颜色多样的斜纹棉布,不会受到污染,不会引起皮肤病,并且再也不用染色了。还有彩棉制成服装后,柔软舒适,永不褪色,这也是一大优点。
⑥彩色棉被人们誉为“绿色产品”“环保产品”,而用彩色棉制作的服装则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
1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3分)
18、与普通棉相比,彩色棉具有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彩色棉服装被称为“生态服装”或“保健服装”,其原因是什么?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老百姓也有望穿上这种“保健服装”,其依据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第④自然段段中加点的“相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我和父亲抬担子(13分)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的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影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21、用“/”划出这篇文章的层次。(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2、这篇文章写父子之爱是通过哪一个动作来表现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两次描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心情怎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其中书写分3分)
26、在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世界上什么最快乐?有人说艺术家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品,有人说是努力付出后获得累累果实,有人说是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精神的洗礼……请以“快乐”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⑵请以 __________也美丽 为题作文。
要求:①把标题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