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不可思议”“枉费心机”等词语。
2、认真默读课文,看看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重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难点)
课前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
查找资料
大陆漂移说 :1912年由德国年轻的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魏格纳提出。大约在2亿年前,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长期作用。这块联合古陆开始出现裂缝,并渐渐分离漂移。比重轻的硅铝层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海陆分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积累:含有比喻的四字词:
浩如烟海、柔情似水、恩重如山、健壮如牛 胆小如鼠 、如花似锦 如获至宝 、如隔三秋 、如出一辙、水平如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前边我们了解到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学习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质疑课题,梳理目标
读过课题,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疑问呢?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目标同上)
一、一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1、出示自学提示
我要把课文认真读一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文中优美的四字词语画出来,多读两遍。
2、学生自学
精讲释疑,训练点拨
(1)我会正确读出下列词语的读音:
静谧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资源 召开
(2)我会正确补充下列词语
洁白( )( ) 不可( )( ) ( )如( )海 精神大( )
( )( )心机 ()坐()不安 飞( )重洋
(3)我会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a形容宁静的样子。( )
b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c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
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二
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检查反馈
本文叙述了( )年的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生病住院,因此发现了: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 )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 ),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后来,他作了题为《 》的演讲,提出了关于( )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精读课文,领悟道理
(一)引领自学
1、默读2—6自然段,思考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都分别发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奇妙想法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读课文7、8自然段 ,说说魏格纳有了这个想法后,又做了些什么?完成练习:作者是这样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 ),也见于( )。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 )的。
所以,( )和( )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我眼中的魏格纳是个怎样的人?我想对他说
(二)生交流读书发现,教师引导补充
四、课堂总结,迁移升华
1、魏格纳为什么能从一张普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的世界地图中发现这么重大的地理现象?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引导学生体悟到在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多方考证的好习惯。
2、交流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五、课堂检测
1、我会巧妙搭配下列词语。
( )的病房 ( )的发现 ( )的科学家
( )地端详 ( )地吻合 ( )地出神
2、我会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练习
( )( )心机 ( )( )不安 浩如( )( ) 精神( )( ) 不可( )( )
任选其中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仿照“浩如()()”再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
课时作业
我会正确查字典
“凹”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音节是( )。第四笔是( ),组词( )。
“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画,第八笔名称是( ),组词( )、( )
读课文积累词语
摘抄文中描写魏格纳动作的词语:
摘抄文中描写魏格纳神态的词语:
摘抄文中打比方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