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课堂过关练习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入冬以来,各地雾霾天气增多,其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根据描述,PM2.5中的“2.5”的单位是( )
A.cm B.mm C. D.nm
2.成年人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为,下列物体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 B.一只铅笔的长度
C.教室灯管的长 D.粉笔的长度
3.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任何一个测量工具时,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否则就会增大测量的误差
C.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减小误差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4.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171.2mm B.1.712dm C.0.1720m D.1712m
5.如图,执信校园卡的长度约为( )
A.8.5mm B.85mm C.85cm D.8.5dm
6.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 )
A.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B.减小由于刻度不精密而造成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
D.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7.如图甲,小雯用A、B两把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了使结果更准确,应该选择______尺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小雯用停表测量时间,如图乙所示的时间为______s。
8.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使数值合理:国庆阅兵行进过程中,队员们踢腿高度要求在 30______;步幅间的距离要求在0.75_______;步速定时,每分钟112______;劈枪定位,要分毫不差。
9.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_。
10.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11.亲爱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使用前先看0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B尺的量程是_________;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_刻度尺;
(2)如图2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外圈的读数为_________;
12.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
(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
(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13.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14cm、26.10cm、26.1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
14.实验探究: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1)步骤与方法:小宇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B.计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为D=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数据分析:如图所示,小宇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26圈,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铜丝的直径为______cm(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如果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 D。
5. B。
6. D
7. B 3.30 99.8
8 cm m 步
9. 12.35cm
10. B 3.40cm 减小
11. 0~3.00cm A A s 0.1s
39.8s 1.20 0.01
12. 0~10 0.1cm 乙 3.80
13.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6.42cm 26.12cm
14. CADB 1 0.08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