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1城市的辐射功能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1城市的辐射功能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1 14:08:0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1城市的辐射功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安徽省黄山市的主要城市功能是(  )
A.集散功能 B.经济中心
C.综合功能 D.旅游服务功能
2.纽约、郑州等城市腹地范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  )
A.市场范围的扩大 B.科技水平的提高
C.人口数量的增加 D.交通条件的改善
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不同规模等级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的城镇可分为(  )
A.2个等级 B.3个等级 C.4个等级 D.5个等级
(2)图示区域的城市中(  )
A.漳州的辐射范围大于泉州 B.泉州的城市功能较龙岩单一
C.龙岩的城市功能少于厦门 D.漳州的辐射范围覆盖整个区域
(3)影响厦门城市规模等级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国家政策扶持
④渔业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城市圈中,规模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2)下列有关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等级由早期不如宁波、南京、广州,到后来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这得益于它的位置与交通条件的优越性。
材料二 石家庄原本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现在已发展成为特大城市,而正定县还是几十万人的小城镇。
材料三 大庆市由原来的北大荒发展成为300多万人的大城市。安徽省合肥市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后来成为安徽的省级行政中心,迅速发展为特大城市。
(1)结合图1,分析上海市的发展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分析促使石家庄成为特大城市的影响因素。
(3)结合材料三,说明影响城市规模等级提升的因素。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东京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7.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8.读欧洲西部某城市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示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城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B.甲区域为高级居住区
C.交通是乙、丁两区域共同的区位因素
D.火车站与汽车站不宜集中布局
(2)该城市高速公路的开通,最先影响其(  )
A.城市等级 B.辐射范围 C.产业结构 D.行政范围
9.读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下列城市的规模等级由高到低正确的是(  )
A.③②⑦ B.⑧②① C.③④⑤ D.⑦③⑤
10.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湘中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  )
A.城市功能更全 B.辐射范围更广
C.城镇化问题较少 D.交通更发达
(2)发展都市圈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A.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和合作 B.城市内部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C.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 D.区域交通网建设和环境保护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衡”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现在,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辐射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提示: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等因素分析)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
【解析】【分析】黄山市因为黄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功能突出。故安徽黄山市的主要功能是旅游服务。D符合题意。
个答案为:D
【点评】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此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内容对比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如大同市、黄山市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如株洲市、武汉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2.【答案】D
【知识点】城市及其辐射功能
【解析】【分析】纽约的城市腹地范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郑州城市腹地范围扩大主要得益于铁路的修建,两个城市的发展都是受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兴起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3.【答案】(1)B
(2)C
(3)C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理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共有三种城镇符号,故图中城镇可分为3个等级。(2),读图可知,龙岩为地级市,厦门为副省级市,厦门的城市规模等级高于龙岩,因此龙岩的城市功能少于厦门,C正确;漳州、泉州、龙岩的城市规模等级相同,因此辐射范围、城市功能大致相同,A、B错误;漳州的城市规模等级比厦门低,辐射范围不能覆盖整个区域,D错误。(3)厦门海陆交通便利,扩大了辐射范围,国家政策扶持也能提升城市规模等级。
【点评】中心地理论基本规律:城市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广,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区域内城市的数量越多,彼此距离越近。而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排斥;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则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4.【答案】(1)A
(2)C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理论
【解析】【分析】(1)武汉为湖北的省级行政中心,且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辐射范围最广,规模等级最高。(2)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辐射范围最大,服务种类最多,其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各级城市间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联系。
【点评】中心地理论基本规律:城市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广,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区域内城市的数量越多,彼此距离越近。而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排斥;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则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5.【答案】(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入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扩大了辐射范围;上海市作为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石家庄的发展变化,说明发达的交通条件是提升城市规模等级和扩大辐射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3)资源和政策。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城市等级划分
【解析】【分析】(1)城市等级的提升不仅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还与交通条件、资源条件、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上海市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上海市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扩大了服务范围;上海市作为水陆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石家庄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因此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说明发达的交通条件是提升城市规模等级和扩大辐射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
(3)根据材料三可知,大庆的崛起是因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合肥的发展是依靠国家的行政规划,是政策的影响。
故答案为:(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入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扩大了辐射范围;上海市作为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 石家庄的发展变化,说明发达的交通条件是提升城市规模等级和扩大辐射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3) 资源和政策 。
【点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答案】6.D
7.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6.从图中城市风貌可以看出,东京靠近河流,有桥梁连接两岸,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城市形成。
7.东京是北宋时期的都城,故以行政功能为主。
8.【答案】(1)D
(2)B
【知识点】城市交通的特点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有河流从图示城市流经,说明该城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甲区域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应为高级居住区;丁区域位于商业区,且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程度高,乙区域位于铁路和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因此交通是乙、丁两区域共同的区位因素;火车站与汽车站宜集中布局,方便人们换乘。(2)该城市高速公路开通后,与外地的联系变得更加便捷,最先影响其辐射范围,使其辐射范围扩大。
【点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9.【答案】C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理论
【解析】【分析】③大致位于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加之有放射状的铁路与城市内外相连,同时平坦的地形和区域内充足的资源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规模等级应最高,应为图示区域的核心城市;②④⑥均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产资源,⑦处于城市内外交通的咽喉,所以可能成为图示区域的中等城市;①⑤⑧条件相对较差,易形成较低等级的城市。
【点评】中心地理论基本规律:城市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广,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区域内城市的数量越多,彼此距离越近。而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排斥;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则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10.【答案】(1)C
(2)B
【知识点】中心地理论;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规模等级低,功能种类少,辐射范围小,交通不便,但城镇化问题没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明显,存在问题较少,故C正确。(2)发展都市圈主要考虑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与合作,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区域交通和环境问题。
【点评】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11.【答案】(1)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为省级行政中心
(2)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气象等内容
(3)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方式由以内河航运为主,逐渐转变为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通信事业也发展迅速。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河流(地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处江汉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发展优势明显。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气象等方面。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的变化是服务范围越来越大。变化的原因是:交通方式由内河航运为主,逐渐扩大到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讯事业也发展迅速。
故答案为: (1)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为省级行政中心 ;(2) 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气象等内容 ;(3) 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方式由以内河航运为主,逐渐转变为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通信事业也发展迅速。
【点评】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因素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1城市的辐射功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安徽省黄山市的主要城市功能是(  )
A.集散功能 B.经济中心
C.综合功能 D.旅游服务功能
【答案】D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
【解析】【分析】黄山市因为黄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功能突出。故安徽黄山市的主要功能是旅游服务。D符合题意。
个答案为:D
【点评】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此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内容对比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如大同市、黄山市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如株洲市、武汉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2.纽约、郑州等城市腹地范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  )
A.市场范围的扩大 B.科技水平的提高
C.人口数量的增加 D.交通条件的改善
【答案】D
【知识点】城市及其辐射功能
【解析】【分析】纽约的城市腹地范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郑州城市腹地范围扩大主要得益于铁路的修建,两个城市的发展都是受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兴起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不同规模等级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的城镇可分为(  )
A.2个等级 B.3个等级 C.4个等级 D.5个等级
(2)图示区域的城市中(  )
A.漳州的辐射范围大于泉州 B.泉州的城市功能较龙岩单一
C.龙岩的城市功能少于厦门 D.漳州的辐射范围覆盖整个区域
(3)影响厦门城市规模等级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国家政策扶持
④渔业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B
(2)C
(3)C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理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共有三种城镇符号,故图中城镇可分为3个等级。(2),读图可知,龙岩为地级市,厦门为副省级市,厦门的城市规模等级高于龙岩,因此龙岩的城市功能少于厦门,C正确;漳州、泉州、龙岩的城市规模等级相同,因此辐射范围、城市功能大致相同,A、B错误;漳州的城市规模等级比厦门低,辐射范围不能覆盖整个区域,D错误。(3)厦门海陆交通便利,扩大了辐射范围,国家政策扶持也能提升城市规模等级。
【点评】中心地理论基本规律:城市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广,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区域内城市的数量越多,彼此距离越近。而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排斥;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则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4.下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城市圈中,规模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2)下列有关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A
(2)C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理论
【解析】【分析】(1)武汉为湖北的省级行政中心,且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辐射范围最广,规模等级最高。(2)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辐射范围最大,服务种类最多,其辐射范围可以扩展到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规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咸宁市比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小,规模等级低;各级城市间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联系。
【点评】中心地理论基本规律:城市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广,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区域内城市的数量越多,彼此距离越近。而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排斥;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则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等级由早期不如宁波、南京、广州,到后来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这得益于它的位置与交通条件的优越性。
材料二 石家庄原本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现在已发展成为特大城市,而正定县还是几十万人的小城镇。
材料三 大庆市由原来的北大荒发展成为300多万人的大城市。安徽省合肥市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后来成为安徽的省级行政中心,迅速发展为特大城市。
(1)结合图1,分析上海市的发展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分析促使石家庄成为特大城市的影响因素。
(3)结合材料三,说明影响城市规模等级提升的因素。
【答案】(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入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扩大了辐射范围;上海市作为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石家庄的发展变化,说明发达的交通条件是提升城市规模等级和扩大辐射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3)资源和政策。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城市等级划分
【解析】【分析】(1)城市等级的提升不仅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还与交通条件、资源条件、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上海市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上海市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扩大了服务范围;上海市作为水陆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石家庄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因此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说明发达的交通条件是提升城市规模等级和扩大辐射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
(3)根据材料三可知,大庆的崛起是因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合肥的发展是依靠国家的行政规划,是政策的影响。
故答案为:(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入海口,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扩大了辐射范围;上海市作为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 石家庄的发展变化,说明发达的交通条件是提升城市规模等级和扩大辐射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3) 资源和政策 。
【点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东京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7.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答案】6.D
7.A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6.从图中城市风貌可以看出,东京靠近河流,有桥梁连接两岸,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城市形成。
7.东京是北宋时期的都城,故以行政功能为主。
8.读欧洲西部某城市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示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城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B.甲区域为高级居住区
C.交通是乙、丁两区域共同的区位因素
D.火车站与汽车站不宜集中布局
(2)该城市高速公路的开通,最先影响其(  )
A.城市等级 B.辐射范围 C.产业结构 D.行政范围
【答案】(1)D
(2)B
【知识点】城市交通的特点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有河流从图示城市流经,说明该城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甲区域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应为高级居住区;丁区域位于商业区,且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程度高,乙区域位于铁路和公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因此交通是乙、丁两区域共同的区位因素;火车站与汽车站宜集中布局,方便人们换乘。(2)该城市高速公路开通后,与外地的联系变得更加便捷,最先影响其辐射范围,使其辐射范围扩大。
【点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9.读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下列城市的规模等级由高到低正确的是(  )
A.③②⑦ B.⑧②① C.③④⑤ D.⑦③⑤
【答案】C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理论
【解析】【分析】③大致位于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加之有放射状的铁路与城市内外相连,同时平坦的地形和区域内充足的资源都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规模等级应最高,应为图示区域的核心城市;②④⑥均有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产资源,⑦处于城市内外交通的咽喉,所以可能成为图示区域的中等城市;①⑤⑧条件相对较差,易形成较低等级的城市。
【点评】中心地理论基本规律:城市等级越高,则服务范围越广,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城市等级越低,则服务范围越小,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区域内城市的数量越多,彼此距离越近。而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关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排斥;不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则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10.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湘中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  )
A.城市功能更全 B.辐射范围更广
C.城镇化问题较少 D.交通更发达
(2)发展都市圈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A.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和合作 B.城市内部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C.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 D.区域交通网建设和环境保护
【答案】(1)C
(2)B
【知识点】中心地理论;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规模等级低,功能种类少,辐射范围小,交通不便,但城镇化问题没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明显,存在问题较少,故C正确。(2)发展都市圈主要考虑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与合作,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区域交通和环境问题。
【点评】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衡”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现在,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辐射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提示: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等因素分析)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辐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为省级行政中心
(2)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气象等内容
(3)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方式由以内河航运为主,逐渐转变为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通信事业也发展迅速。
【知识点】城镇的空间结构;城乡区位因素;城市及其辐射功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分析】(1)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河流(地处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处江汉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发展优势明显。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气象等方面。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的变化是服务范围越来越大。变化的原因是:交通方式由内河航运为主,逐渐扩大到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讯事业也发展迅速。
故答案为: (1)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为省级行政中心 ;(2) 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气象等内容 ;(3) 辐射范围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方式由以内河航运为主,逐渐转变为海陆联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通信事业也发展迅速。
【点评】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因素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