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五单元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五单元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3 22:3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导入新课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中美两国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冤家对头到70年代握手言和,你了解这期间的曲折变化吗?你知道“乒乓外交”是如何取得“小球推动大球”的戏剧性效果、从而加快实现中美高级接触的进程吗??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导航目录一、知识目标:
掌握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知道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二、能力目标:
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归纳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到中国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返回主界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新课讲授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截止到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总统就职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M. Nixon) 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她的七亿五千万人民参加,就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
——乔治·桑特尔
《尼克松传》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游览长城乒乓外交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想一想 “小球转动大球”比喻什么?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左)会见尼克松(右)中美会谈 中国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 “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的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建交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想一想 谁能给大家讲讲联合国的来历?试一试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乔冠华为什么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前升起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胡锦涛(右)会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左)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返回主界面课堂小结返回主界面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事业的发展恢复在联合国的地位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新中国成立后,敌对
2.70年代初,出现转机
3.1971年,基辛格访华
4.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5.1979年,正式建交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2.中日建交
3.与中国建交热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
同繁荣
意义: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
多边外交活动1.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 B.布什
C.尼克松 D.克林顿
课堂演练返回主界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