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25 11: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孟子墨子荀子庄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2课复习目标: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各自的主张。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与重要意义。铁器的使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进步,
井田制开始瓦解战乱不断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经济:铁器与牛耕的出现,井田制崩溃,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权威对社会变革的现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观点各异;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束缚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最终归纳:历史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②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思想家。自学思考题:1、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各有哪些代表人物?
2、孟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是什么?
3、荀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其思想有何历史地位?
4、墨子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其思想有何历史地位?
5、庄子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庄子除思想外在哪些方面还有突出的贡献?
6、韩非子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其思想有何历史地位?
7、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孟子的主张与荀子的主张有何不同?
谁更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为什么?仁政学说
民贵君轻礼法并施性善论舍生取义,
先义后利性恶论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
用之“亚圣”,
传统文化儒家异端
哲学材料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材料二:“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想一想,这两则材料分别是谁的什么观点?
你觉得谁的观点有道理?思考三峡这体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 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与天子。请思考: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墨子的
什么思想观点?除此之外墨子还有哪些
观点?“兼爱”、“非攻”、“尚贤”战国时期各家对墨家的评价:
《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庄子》:“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生也勤,其死也
薄,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荀子》:“墨子上功劳苦,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若是
则不威,不威则罚不行。”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觉得应该如何评价墨子的思想?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呢?墨子的观点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其“兼爱”“非攻”等主张有利于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和平。但无等级的爱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地位的上升。这段材料反映出庄子有什么样的性格?鄙视富贵利禄《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
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
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
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
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
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这是多么的可
笑。庄子仰头看着惠子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解读: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
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
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
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
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周
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有一天夜里,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
那蝴蝶翩翩飞舞遨游各处,愉快舒适的样子,
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是庄周。醒来后,已分不
出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就摸摸自己挺挺
躺着的身躯,分明是庄周呀!这使他很纳闷,
心想:究竟是我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
蝴蝶做梦化为我庄周呢?其实蝴蝶就是庄周,
庄周也就是蝴蝶呀。
这段材料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呢?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施前去吊唁。惠施来到庄子家,
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敲着瓦盆唱歌呢。惠施很不理
解,因而责备他说:“你的妻子与你日夜相伴,为你生儿育女,身
体都累坏了。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唱歌,不是太
过分了吗?”庄子回答:“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当我的
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不悲哀呢?可是后来想了想,也就不悲哀了。
因为想当初我的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
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而且连气息也没有。后来恍惚间出现
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地产生了生命。现
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形体也会
消散,气息也会泯灭,她将完全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这样看来,人
生人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有穷尽。我的
妻子死了,也正是沿着这一循环的道路,从一无所有的大房子中走
出,又回归到她原来一无所有的大房子里面休息,而我却在这里为
此号啕大哭,这不是不懂得大自然循环往复的道理吗?正因为如此,
所以我停止了悲伤,不哭了。”庄子认为,人生在世总是“未免乎累”,因为有才者要被社会强制征
用,无才者又要被社会无情抛弃,在才与不才的缝隙中生活根本没
有自由可言。人要自由,最好的途径就是摆脱周围的世界,从而摆
脱诸如是非、得失、祝福、生死等各种矛盾的困扰,以求得精神的
安宁。上述材料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逍遥”的人生观评析:既然生死没有差别,人活着也算不上什么乐事,死亡了也
就没有必要悲哀。因而,最为明智的人生态度是顺其自然。也就是
说,人一旦出生,你就自然而然地活着,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也
用不着为活在世上而庆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地回归,用
不着为离开人生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
怎样才能“逍遥游”呢?无所持庄子的思想:“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无所恃”探究 庄子的顺乎自然观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这对今天我们的建设有何借鉴?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评价:符合建立中央分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分组讨论 法、道、儒家思想适用于王朝统治的什么时期?他们的治国方法对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现实意义?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百 家 争 鸣 的 影 响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
和道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
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孙子兵法》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3.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4.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7.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9,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1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1.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